“小菜篮”大民生
2020-03-13 15:21:3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在全国上下集中主要力量抗疫情稳经济的同时,战“疫”大后方也在全面发力,从确保民生用品保供保质保价,到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再到兜住工资和社保“钱袋子”,一揽子强有力举措密集出台落地,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小菜篮”大民生。围绕民生产品尤其是“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多部门频频发声。

“农产品市场一头连着市民消费的‘菜篮子’,一头连着群众增收的‘钱袋子’,与群众民生关系密切。”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1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采取储备调节、加工奖补、信贷贴息等措施。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介绍,为保障市场供应,春节以来已累计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5.5万吨,3月5日投放第五批中央储备肉2万吨,后期还将视情开展投放。

不仅要保供,还要稳价、保质。市场监管总局9日向企业发出倡议书,加强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和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资生产供应,做到投入市场产品价格与疫情发生前基本相当。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行动以来,已有超过7000家企业践行承诺,涵盖食品餐饮、零售物流、电商、医药器械、家电、家居、建材等各行业,覆盖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衣、食、住、行之外,还要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近日召开的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细化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疫情防控措施。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200多万老人入住在约4万个养老院,打赢养老战“疫”,托起养老服务“方舟”尤其重要。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俞建良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进一步鼓励护理员及时返岗、多渠道招聘,缓解养老院护理员紧缺问题。不少地方针对身体需要照护的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人,坚持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当前,全国各地复工复产有序启动,但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对于其中涉及的托幼问题,商务部表示,将积极支持家政服务业加快复工进度。地方则密集出台新政鼓励双职工家庭中一人带薪居家看孩子。

工资和社保等“钱袋子”同样有坚实保障。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财政部发文要求压实“三保”保障责任,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3月1日至6月底,在已核定的各地当年留用比例基础上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中央财政抓紧下达对地方各项转移支付预算,增强地方基本民生保障能力。

此外,全国总工会发文要求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监督企业履行依法隔离期、医疗期职工工资支付义务,对于企业安排以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职工,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支付工资。

在兜牢民生底线上,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6日在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畅通申领渠道、加速线上经办、扩大保障范围等方式,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及时启动困难失业人员价格临时补贴,缓解疫情对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影响。

在她看来,现在要把疫情中失去的时间、遭受的损失弥补回来,就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一方面是通过流程优化,另一方面是进行数字化转型,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日常运营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每个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要素,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比如制造业可以想想如何让自己的资产变轻,服务业想想怎么跟互联网、大数据结合。

肖星举例说,有家创业公司原本将自己定位为设备制造商,但它的竞争对手是国外著名企业,虽然这家公司前期通过消化国外技术进行国产化,在技术上不落后,但是未来保持技术领先的能力不足,而且设备制造的模式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不匹配,不如借助自己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做设备维修服务,这样不仅避免需要持续保持技术领先的压力,还可以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这家企业后来按这个思路调整了商业模式,企业发展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在疫情中化危为机,探索出新的发展契机。

“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这次疫情也是一个契机。”肖星认为,远程医疗、数字化转型、继续教育等行业都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zN_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