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路灯、一座书屋、一间舞蹈教室……很多在城里人看来“自然而然”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就是乡村人盼望一生的梦想。
从没有路灯、没有操场到和大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围绕“点亮乡村·光明万家”和“一校一梦想”等项目,互联网公益正把乡村人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1月25日,腾讯公益“回响计划”回访项目落地的四川什邡市,当地居民以期待之心聊起未来的生活。曾经的愿望实现之后,故事并没有“大结局”,生活给了他们更多希望。他们期待被鲜花布满的校园,更开阔的场地跳“坝坝舞”,更优质的乡村人居环境。人群中,什邡市元石小学五年级学生曾佑莉,在学校里新建的舞蹈室学拉丁舞,她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家门口的路灯下练习。”
3.5万盏路灯落地
照亮60万村民回家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齐美观的一盏盏路灯点亮了什邡市马井镇建设村的夜晚。“现在有了这个太阳能灯,街道亮堂了,我们晚上还可以出来散散步真不错。”有村民说。
从18世纪到现在,人造光源的成本在直线下降,城市也因此变得光彩夺目。但农村的路灯和城市道路边的路灯不同,前者不属于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村里有没有灯,重点要看村集体有没有钱;如果村集体不富裕,当地的农民到晚上就只能摸黑出门。更进一步而言,村里漆黑一团,邻里之间只能“宅”在家里,信息沟通和交流机会少,农村社会资源缺少整合的空间。
从2018年9月至今,“点亮乡村·光明万家”已在四川、湖北、甘肃和陕西4省的207个行政村和12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安装了35259盏LED太阳能路灯,总计投入善款超过3100万元,照亮了超过60万名村民及师生的回家路。
和大多数路灯不同的是,这些路灯都有固定着一个铭牌,编号“GE-00001”。从捐赠第一盏路灯开始,“点亮乡村·光明万家”就确定了每盏灯都要有一个全国唯一的编号牌,这些“电子身份证”内容包括安装时间、地址、海拔高度、经纬度、编号、资金来源等,以方便捐赠人查验。
乡村振兴需要城市、乡镇和农村的三级互动,公益带来的价值远比改变眼前可见的生活还要丰富。点亮了路灯,村民们能在晚上遛弯、跳坝坝舞,这无形中改变了乡村的风貌。建设村村支书李维吉表示,“一盏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让老人晚上出门不怕摔倒,让孩子们可以出来玩耍,从而打造温暖的社区空间,丰富一个村子的精神文化,这才是公益真正的意义。”
实现愿望不难
山村娃也能安放自己的梦想
如果说“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项目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路,那么“一校一梦想”则通过助力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磅礴动能。
没有午餐、没有水喝、没有操场、没有床铺……城里人认为的小问题,在乡村学校中却是大困难。这些年,国家大力扶持建设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但是面对各地经济环境不同、乡土背景不同,依旧没有办法灵活地解决学校长期存在的问题。
据元石小学校长魏光旭介绍,在国家大力提倡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大背景下,他想把校门外的一方闲置土地作为学生们学习劳动技能的农耕园;但近3万元的费用,既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学校也没有多余的钱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一筹莫展中,魏光旭找到了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的“一校一梦想”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是从乡村学校的个性化困难入手,赋予乡村学校校长、老师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本地和社会资源的能力,在本地打造一个小型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有了本地化的支持,学校的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魏光旭透露,通过“一校一梦想”,他将筹款二维码发到家长群,善款不由任何个人经手,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传播,这样下来不仅筹够了资金,最重要的是令更多人关注这个项目。会种地的家长来农耕园帮忙翻地、选种子、施肥;老师们分了一亩三分田,在劳动中锻炼了身体;学生因为西瓜的种植劳动实践,还获得省级赛科的奖励。
如今,除了用3万块钱帮助学校完成梦想,一校一梦想还组织项目学校老师参加培训活动,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沟通和动员能力。通过“村野梦想家”教师成长计划,将真正有想法和行动力的乡村老师,形成若干学习社群,一起探索出可操作、可推广、贴合乡村本土的教学模式,来改变乡村学校的现状。
助力乡村振兴
互联网公益探索出新效益
主播直播带货,上线助农帮销频道,平台与农户达成农货订单合作……当“互联网+电商”消费帮扶的公益模式已臻成熟,互联网公益还能在赋能乡村振兴中找到哪些新方式,收获新效益?
无论“点亮乡村·光明万家”,还是“一校一梦想”,互联网公益在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的同时,也激发了乡村环境共治共享观念形成,这背后则是互联网公益收获了乡风文明的新效益。
“点亮村道灯光是村子发展的转折,也是对村民影响最大的事。”就像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健所言,公益项目就是一个撬杆,撬动了村民积极自主参与村内事务管理,进而助力农村各方面事务的公共治理。
乡村人居环境、农村学校教育等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是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也是公益问题。互联网则是连接乡村振兴与中国公益的最好工具之一。我们不能低估村民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以公益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把公益项目从线下搬到线上,还要以指尖公益形式助推村民提升参与积极性,实现公益可持续。
善念不分大小。哪怕只是一盏灯、一曲舞,互联网公益也能带来一份小美好。
-
南京市交警打造“合成服务”新模式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群众企业新期盼,回顾过去的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
-
聚焦精细服务,强化办实事“执行力”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图们市聚焦统筹谋划、精细服务、共驻共治、重点领域,强化办实事落实力、执行力、组织力、志愿力,...
-
好政策有好干部加持,村民才能过上好日子经历了春夏秋三个繁忙的季节后,冬日里的阳原县四十亩滩村,呈现出一年当中难得的宁静。村中央的主街道平坦整洁,两侧围墙粉...
-
在小朋友心中播下垃圾分类的文明种子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了解正确的垃圾分类知识,近日,南关区全安街道天乐社区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以童心齐分类、携...
-
大连市将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坚持突出重点、连续跟踪、持续发力,合理运用视察、...
-
南京市交警打造“合成服务”新模式
2022-01-07 10:22:39
-
聚焦精细服务,强化办实事“执行力”
2022-01-07 09:31:28
-
好政策有好干部加持,村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2022-01-07 08:26:46
-
在小朋友心中播下垃圾分类的文明种子
2022-01-06 16:52:04
-
大连市将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2022-01-06 14: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