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 针孔摄像头照见了科技被滥用的另一面
2019-06-24 10:23:0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引导科技向善,关键还在于人。不断完善科技,规避滥用风险,才能让技术免于“失控”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最近,几起针孔摄像头偷拍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偷拍事件不仅对受害者产生精神损害,也在消解社会互信,让公众对隐私保护产生忧虑。防范和制止偷拍,是关乎人们安全感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光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偷拍器材变得更加隐蔽,非法制造偷拍器材的行为也更容易逃脱监管。偷拍当然也是一种滥用科技的行为,但这个问题不能归咎于科技发展;科技自我升级,针对问题不断完善,才是防止科技滥用的最优解。

科技升级可以帮助监管微型摄录、储存、传输设备的生产、销售与应用。早在2014年年底,中国就通过了《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刑法》中也有“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法律条文,可以说,中国对可能用于偷拍甚至间谍行为的微型摄录设备有严格的法律管制。监管这些敏感设备生产流通全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从源头上切断非法获取偷拍设备的途径,也让合法应用微型摄录、储存、传输设备的行为得到保护与规范。物联网技术可以让这一管制更加行之有效,要求微型图像传感器(CMOS)等微型摄录、储存、传输设备的核心组件的制造商在相关组件上加装物联网管理模块,对销售渠道、购买者身份进行关联、记录,可以帮助制造商和监管者掌握敏感商品是否有滥用之虞。一些地方,无人飞行器等敏感技术产品已经要求实名登记,这样的举措有效防止了“黑飞”现象。防范“偷拍”,技术管理篱笆扎紧也是必要之举。

“防偷拍”科技应用是科技公司盈利的商机。现在“计算机病毒”已经没那么可怕,因为“防火墙”“杀毒软件”帮助人们构筑了保护自己的基础防线,防范病毒帮助不少软件公司取得了成功。相应的,如果有科技公司积极研发“防偷拍”技术,偷拍魔高一尺,反偷拍道高一丈,不仅可以创造财富,也能让科技公司得到人们的尊敬,实现社会价值。2017年,加州大学研发人员发明了一种能够干扰摄像头的灯泡,它发出的光线对人眼没有影响,但能对光学传感器发出信号“噪音”,安装这种灯泡可以让摄录设备失效。类似技术若能继续升级,并实现量产,让部分区域免受偷拍者侵袭并不成问题。

最后,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能够帮助公安机关事后追责,挖出偷拍者幕后黑手。若前面两层技防防线不幸被突破,偷拍者不幸得逞,科技的进步也能帮助我们实现正义。一些偷拍者将隐私内容传到网络上,当然知道这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故而使用各种技术隐藏自己的身份,也尽量降低非法偷拍内容的敏感性,以规避审查。公安网络技术升级,要帮助公安监测敏感内容,追踪违法人员信息,让偷拍者无处藏身。

引导科技向善,关键还在于人。不断完善科技,规避滥用风险,才能让技术免于“失控”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责任编辑:zN_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