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争议性科学话题 要不要发声
2020-09-27 16:38:09 来源: 科技日报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正风24日分享了一项新近的调研成果。在询问科学家是否担心因为争议话题的科学传播而被公众辱骂时,科学家对此担心程度的平均分为2.7分(完全不担心为1分,完全担心为5分)。“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科学家担心被辱骂。”

面对争议性科学话题,要不要发声,怎么发声?24日,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和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联合发布的《科普伦理倡议书》,给出了建议。

倡议书指出,科普工作应理性面对科学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公正对待不同的科技观点。全面客观地传播科技信息,使公众不仅了解到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效益,也了解到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推广成本和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的利益冲突。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探索求真的强大原动力,也需要恪守科技伦理底线,确保科技向善。”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程东红在发言时指出,科普伦理是时代对科普工作者的召唤,也是未来科普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是我国首份《科普伦理倡议书》。它面向全国广大科普工作者,分别从“坚持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秉承公平普惠的科普理念”“坚持平等友善的态度,尊重生命尊严”“坚持科学性原则,鼓励科普原创”“坚持开放发展的视野,增进国际交流”等4个方面发出倡议。

科技伦理人们并不陌生,科普伦理却少有人提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认为,科普伦理可以看作科技伦理的延伸,它同样是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工作者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传递给公众。”

李正风指出,从政策概念来看,科普,其实就是让公众接受与运用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活动。不过,科普工作中出现的一项新挑战是,我们常常面对的并非“成熟的科学”,而是“行动中的科学”。有时,实验尚未完成,数据没有发表;有时,即使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也有可能在日后被推翻。科学成果本身就具有争议性,对于科学成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学界也并无定论。

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及其争议延伸到传播普及阶段,如何看待不确定性和可能的风险,如何理性看待科研过程中的争论?《科普伦理倡议书》对这些问题,予以了关注。“倡议书的发布,是我们科普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李正风强调。

程东红透露,起初,他们计划起草发布的是《科普伦理宣言》,但考虑到“宣言”需要有更加坚实深入的研究作为支撑,需要包容科普工作细分领域更加广泛的多样性,而目前的认识和能力尚不足以担当起草“宣言”的基础,但提出科普伦理这个问题却非常迫切,因此最终商定把目前对科普伦理问题的认识和考虑以“倡议书”的形式发布。

程东红希望,各领域的科普工作者能够积极响应关于科普伦理的倡议,认真思考各自领域的特征和科普实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本领域的科普伦理准则。她期待,在更加成熟的时机,这些细则能够成为国家科技伦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形成整个科普界共同的伦理规范,推动中国科普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记者 张盖伦)

责任编辑:zN_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