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病例问诊不同平台
不同医生给出不同诊断网络问诊、开药,靠谱吗
一张口腔内溃疡滋生的照片,拿给3个网络问诊平台上的若干名不同医生问诊,却得出了众多不同的诊断和处方开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购药场景受限,很多患者把问诊需求转移到网上。各大互联网医院、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纷纷推出在线免费咨询、便民门诊、远程会诊等服务,医保支付、药品配送快速上线,助力线上抗疫。艾媒咨询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为4500万人,渗透率为6.6%,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7.9%。报告显示,疫情使得在线医疗普及度与大众认知大幅提升,推动了在线医疗的发展。
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在线医疗大幅发展的同时,网络问诊、开药过程仍存制度漏洞,导致公众“体验”并不算太如意。
同一病例问诊多名医生,诊断结果五花八门
家住安徽的小李今年疫情期间帮助父亲使用网络问诊的经历,如今已经成为父亲抨击“网络不靠谱”的重要依据。
今年3月,小李的父亲因“口腔溃疡”问题受到困扰,“嘴巴里起了很多白色的皮,而且越来越严重”。当时受疫情影响,县医院只有发热门诊可以接诊,别的科室一律停诊。自诩“见多识广”的年轻人小李,决定通过网络问诊帮父亲看病。
他问诊的第一名医生是安徽一家三甲医院口腔科医生,在给对方看过父亲的口腔照片并书面描述相关症状后,该医生诊断为“舌炎引起的口腔溃疡”,“吃一点消炎药,注意休息就没事了”。这名医生还开具了消炎药处方,嘱其线下购药。但两天之后,小李父亲的病情又加重了。小李随后又选择了其他两家互联网问诊平台上的几名口腔科医生,提供的还是同样的照片和病情描述。
“这几个医生说得七七八八,都不带重样的。”小李说,有人诊断是“重度口腔溃疡”,有人诊断是“念珠菌感染”,还有人说就是“口腔发炎”。每一名线上医生,都给小李父亲开具了不同的药,“我实在被弄糊涂了,所以干脆啥药也没买,拖着吧”。
最终,小李的父亲在县中医院开诊后去看病,才确诊他是“由抗生素引起的念珠菌感染”,经过几个礼拜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上海一所三甲医院口腔科资深医生告诉记者,“念珠菌感染”对口腔科医生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什么疑难杂症,也不需要专门请口腔科细分领域专家问诊。之所以造成“一张图片,不同医生给出不同诊断”的原因,他认为是网络问诊的“天然局限”造成的。
“在网上,你拿着正规大医院拍摄的片子、出具的病理报告来复查、复诊、咨询都可以,但首诊肯定不行。”这名医生介绍,口腔科医生线下问诊时除了观察口腔内部情况、病情问询,还会辅以触摸、按压等动作,仅凭口腔照片和病情问询,很难实现“准确诊断”,更别说是开具处方了。
线上购买处方药,消费者“赚到了”?
除了网络问诊,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买处方药,也成为“互联网+”便民的一大特色。
小吉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因学习、生活压力大等问题,他近段时间出现了脱发症状。在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以后,他认为自己所患的应当是“雄性激素脱发”病。网上搜索显示,服用非那雄胺可能会有效果。但非那雄胺是处方药,副作用是可能会对男性生育功能造成影响。通常去医院问诊时,医生也不会随便开具这款药物。
记者注意到,有病网上查一查,成为很多青年遇到疾病时的一个自然反应。广州日报此前一项针对网友的调查显示,42.53%的人每次生病都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53.64%的人视疾病情况而定,仅3.84%的人“从不这么做”。
小吉就是一个典型的、特别喜欢“自我诊断”的年轻人。为了避免去医院排队挂号的麻烦,他在网上随意找了一家在线问诊购药平台,跟“线上医生”简单介绍有关情况和过敏史后,医生就为他开具了非那雄胺的处方单。“整个过程不足5分钟。”小吉告诉记者,医生全程并未问及其“是否线下就诊过”“线下就诊诊断”的情况。
“新手妈妈”小罗,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3岁的宝宝曾在2019年年初时因咳嗽、低烧到儿童医院就诊,当时医生开具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处方。今年11月,也就是距离上次处方开具时间近两年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某线上购药平台购买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于是处方药,她被平台方转到了“线上问诊”板块。“医生”看过去年年初的处方单后,甩给她一个6盒(每盒10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付款链接。
记者注意到,尽管网络购药大大方便了消费者,但其中的“处方药黑洞”仍然不容忽视。
“线上平台的监管责任,很多时候落在平台自己身上。一来,平台是否有这个动力去掐断自己的生意;二来,在‘品控’方面各大平台也确实都在探索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络问诊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前,《现代快报》曾曝光称,一款名为“医联”的具备在线问诊功能的App存在医生账号出租的现象。出租账号的医生将诊费与兼职者分成,并且不问对方资质就出租账号,一个没有医疗知识的人,也能在平台上为患者“看病”。
前述负责人称,这其实是当前众多平台共同面临的监管难题。
线上医疗平台的监管之问
“核心问题是,谁来对医生做出的线上诊断负责?”一名已经辞职并跨界到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医生告诉记者,在线下,各地的卫健委对医院进行监管,医院对旗下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细化到每一个专病的科室,科室主任都会对自己科室医生有基本的、成文的诊疗规范的要求。”
这名医生说,在线下,医生是一个“单位人”,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其行医行为;在线上,医生就是一个“独立人”,互联网平台对他几乎没有约束。
云南昆明某公立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尤某告诉记者,自己在网上问诊时,可以开具处方药,且不需要走什么严格的审批程序,“但我们一般不会去开具相关处方,只是提供一些建议。我个人认为网络问诊只能提供一些咨询建议,如果需要开具处方还是会建议患者线下就诊”。
尤某告诉记者,医生在线上看病几乎没有监管,主要靠自觉。
“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品控’,比如医生回答几次算是一个完整的问诊;如何对那些直接把百度内容粘贴给患者的医生进行监管、规范;出现误诊、开错药的情况,到底算谁的责任,等等。”前述网络问诊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各大平台也都在“摸索中”。
记者注意到,随着我国相关管理规定的陆续出台,目前至少在线上从业医生资质审核方面,各大线上问诊平台均有了严格管理。以“丁香医生”为例,其在挑选入驻医生方面,就设立了两道门槛——一是准入资格,中级职称及以上水平医生提交入驻意愿后,平台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会对其专业性进行考核;二是日常考察,医生接受患者打分和投诉,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二次审查,对不合格医生进行相关处理。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于2018年颁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医疗机构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时,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
“这里明确了要先有线下实体机构的诊断、处方,在线机构才能开展复诊,且针对的是慢性病、常见病。”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行政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在审批医生线上执业申请时,会特别提醒医生谨慎在线上为初诊病人诊断、开具处方,“初诊诊断如果仅在线上看看照片,对病人是不负责任的”。(记者 王烨捷)
-
多只“茅”明星股全线下跌 茅台指数跌去了3.58%外围股市大跌,叠加央行连续四天净回笼资金。两市主要指数今早大幅低开,开盘后,光伏、锂电池、芯片、新能源车等概念持续下...
-
巨亏的连锁反应已出现 多因资产减值在抱团股分歧、市场探路的档口,一批业绩爆雷的风险股正在集中涌入。仅27日晚间,便有21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亏公告。中国电...
-
证监会同意5家企业创业板IPO注册 确定发行日程近日,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
200亿巨额定增 A股“散户之王”又有大动作!最近一段时间,京东方A大动作不断。200亿元巨额定增刚抛出不到半个月时间,昨晚京东方A再提新收购,拟以63 4亿元受让绵阳京...
-
全球汽车市场下滑严重 美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4.6%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下滑严重。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4 6%,日本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1 5%,法国、意大利等...
-
多只“茅”明星股全线下跌 茅台指数跌去了3.58%
2021-01-29 08:41:34
-
巨亏的连锁反应已出现 多因资产减值
2021-01-29 08:39:56
-
证监会同意5家企业创业板IPO注册 确定发行日程
2021-01-28 09:25:54
-
200亿巨额定增 A股“散户之王”又有大动作!
2021-01-28 09:24:47
-
全球汽车市场下滑严重 美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4.6%
2021-01-26 14: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