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专家学者: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进步仍留空间 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2022-01-09 13:01:12 来源: 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月9日电(记者马悦然)第二十六届(2022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于8日举行,围绕“中国资本市场:新理念、新生态、新格局”主题,与会的资深教授与青年学者展开激烈研讨。此次论坛间,“法制”、“房地产风险”、“第三种模式”等关键词高频出现,为中国资本市场“划”下重点。

在资深教授嘉宾组的讨论中,来自多家高校的专家教授围绕“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房地产市场风险”“投资者保护”等内容各抒己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法制”,讲法制从监管部门做起。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表示资本市场是投资者、融资者并重,尤其要考虑投资者的市场。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认为资本市场有这么多新措施出来,借助新措施使资本市场发展更好是有希望的。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房地产市场已经累积非常大风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有助于化解中国宏观经济的压力。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则指出,要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散户投资者利益。

在青年学者嘉宾组的讨论中,学者在肯定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对资本市场在未来发展中直面问题表达了期许。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已有长足进步,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存在法制方面的问题,未来我们的思路需要持续进行新的转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则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进步的空间很大,在制度方面,要力图建规则、不干预、零容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何青则强调,北交所的建立对于中国法制和交易所建设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希望北交所能够引发“鲶鱼效应”,让北交所和创新层、基础层产生联动效应。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应展宇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提出了新要求。“十四五”规划里强调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可见中央层面也认定这方面的建设任重道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主任谭松涛则用“稳步向好,留有期待”提出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总结和展望。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需肯定优势并且直面问题,中国资本市场才能稳定向好发展。

此外,评论嘉宾还广泛热议了中国资本市场不同于其他国家市场“第三种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常清肯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第三种模式》报告提出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三种模式,即我国形成了区别于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第三种模式,他说,引入再好制度,借鉴再好经验,都需要中国化。

中国人民大学营商环境跨学科交叉平台首席专家叶林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实现法制特别重要,但是法制又有高低水平之分,要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发展。

中央电视台财经节目主持人姚振山表示,要探求中国道路,本次论坛提出的第三种模式就是在进行这样的探索,寻找中国式道路。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zN_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