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2021年新增投运10.5GW 电力储能强势增长
2022-04-27 08:26:21 来源: 上海证券报

新华财经上海4月27日电(关子儒)4月2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2%。

储能规模大发展的背后,是储能企业从技术到设备、从国内到海外的快速扩容。以新型储能领域为例,2021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比亚迪等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子公司在该领域加紧布局。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保守场景估计,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在2026年或将达到48.5GW。

“第一方阵”格局确立

从储能技术的应用端来看,2021年国内新增储能呈现抽水蓄能一家独大,以电化学储能、空气压缩储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态势。《白皮书》显示,2021年抽水蓄能新增规模8GW,同比增长437%。当前,抽水蓄能在中国电力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达86.3%,是储能应用中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部分。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在2021年迎来了全面增长。研究显示,当前新型储能中的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占有近九成装机规模。此外,压缩空气技术在2021年实现跨越式增长,新增投运规模170MW,接近2020年底累计装机规模的15倍。

“从发展趋势看,化学储能占比会越来越大,将来也许会成为主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不仅有利于节能,还可以起到储能的作用。中国到2040年预计保有电动车3亿辆左右,按照每一辆车平均65千瓦时的电量,车载电池的储能容量就有近200亿千瓦时,相当于现在每天全国消费的总电量。

在新型储能领域,龙头企业已占据第一方阵。《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前三名的储能技术提供商为宁德时代、中储国能和亿纬动力,其中宁德时代新增投运规模接近2000兆瓦时,远超其他头部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宁德时代同样保持领先。

形势向好风险犹存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杜祥琬将这一构建过程分成建设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在建设期,新能源电力的比例逐步增加,逐步形成一个适合新能源的电力市场和交易体系;同时碳交易市场要进一步完善,跟传统的电力、新能源能够协调互补。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表示,在全球储能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储能行业也应该冷静地思考,“以供应链为例,碳酸锂的价格从去年初的5.5万元每吨涨到了目前的50多万元每吨。除了供应链风险,近年来所显现的价格机制、安全风险都要重点考虑。”

“储能要更好地发挥它的效益,就应该让储能参与不同的电力市场,提供不同的服务。”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钟海旺建议,接受统一调度,发挥全局性、系统性作用的储能,都应该纳入电网侧储能的范畴,这有利于形成开放竞争的电网侧储能市场,也可以依托电力的调度机构来构建一个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的智能调度控制的平台。

“新型储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的形势持续向好,但新型储能项目的安全管理也需要行业高度关注。”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样,应用场景丰富,遍布电力系统各个环节。新型储能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相关标准规范和生产规程都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和制修订。

《白皮书》预测,未来5年,“新能源+储能”是新型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政策推动是主要增长动力,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9.2%。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zN_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