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时间,眼看着影视行业起高楼,又一步步走向萧条。无论是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还是行业内部的清退出局,亦或是内容生产模式的矫正……据金十数据统计,过去7年,影视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缩水了70%。
(资料图)
(图源:金九数据)
毋庸置疑的是,当下影视行业正在打碎重组。质量向上、成本向下,为了降低成本熬过寒冬,影视企业都整出了哪些花活?
把钱花在刀刃上
长视频平台进入“降本增效”“提质减量”时代,这是行业共识。在商业和内容双重困境的影响下,平台不再遍地撒网,首先被调整的就是数量上的投入。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接受影视毒舌采访时就表示,过往平台过高预估了特别小的垂类作品的市场价值,但现在来看,这种内容取得成功的几率太小了。今年年初,腾讯视频副总裁韩志杰在朋友圈发文称“开了史上最惨烈的项目决策会”—— 70余个项目过会,最终只通过了2个;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也在朋友圈也公开表示,年前最后一次立项会,53个剧集项目过绿灯会,最后只锁了一个IP。不难发现,现在各平台更倾向于“把钱花在刀刃上”。
通过立项会有多不容易?业内人士透露,各种资源都要向头部看齐。剧本要A级以上、演员、导演都要是头部的,且必须获得平台的许可。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顺利拍完,不乏有项目被临时砍掉。去年年底,电视剧《风姿》制片人陈益韬就发了条微博,表示由于资金问题,项目黄了。
数量上严控之后,单部剧的预算也被压缩。据第一财经报道,几大平台将精品剧的单集版权销售价控制在500万元左右,所以很多制片方都不得不把制作成本上限定为400万。并且,平台财务管地非常死。“现在不可以了,这个板块超支了,你得自己找钱去补。但剧组拍戏是一个不可控的事情,比如说今天下雨,外景拍不了,那场地的费用就要超支,平台如果不给你钱,你就得自己垫钱。”
“钱袋子”被攥紧了,泡沫就要被挤掉。第一个去泡沫的就是演员片酬。大家都懂的政策原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制片方和平台方也越来越理性。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称,从 2019 年开始,优酷就观察到一些行业趋势,并调整策略——不要铺张要效率,不要偶像要演员,不要流量要价值。
将视野放到整个前中后端,会发现各个环节都表现出紧缩。比如影视项目源头——IP,市场上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在减少。当买家变得谨慎,原先属于IP方的议价权自然降低,IP版权价格也会下降,并且近期卖出的IP更多是改编为小体量的微短剧、分账剧,价格普遍在几十万上下。推到制作端也是一样,项目变少后,横店以前一百多个剧组开机的盛况已不可能重现。
压缩人事支出
项目少了、预算少了,内部人员也就面临着精简。以前,一个人做的事情可以被分成三个人,到现在,可能是一个人要做三个人的事。
2021年12月1日,爱奇艺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据透露,爱奇艺此次裁员比例为20%到40%,是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有爱奇艺认证员工在某求职平台上透露,此次被裁的员工大多数为公司中层与高薪工作人员,裁员比例最大的为市场投放这一类花钱最高的部门,有些团队甚至全部被裁。
根据红星资本局梳理财报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爱奇艺的员工数量分别为4794、6014、8577、8889和7721人。截至2021年底,爱奇艺的员工数量为5856,比2020年的7721人减少了近2000人。
今年3月,B站也被爆出收缩规模,尽管B站对大规模裁员消息予以否认,但被裁员工向媒体透露,裁员有好几波,人员调整幅度不小。近期,腾讯也传出了裁员消息。早在3月腾讯发布的2021年财报中,就提到要减少腾讯视频的财务亏损。事实上,各平台在今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裁员,控制人力成本是大家的共识。
精简人员,重组内部结构,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影视行业。此前,广东广电进行内部机制改革,精简内设机构,从八大部门减到5个,把大量的人才往一线聚拢,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山西在2020年也曾发力推动报业、广电系统改革,明确提出“大力精简人员编制”“剥离非主营业务”“精简优化报刊频道”等改革措施。
再具体到影视业的从业者,这种感觉似乎已经不用数据来反映就已经十分直观了。招商环境不景气,内容造血能力大不如前,公司没活儿,创作者也没活儿,行业泡沫正在加速消失。
大浪淘沙,各寻出路
大多数的影视公司都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出路。现在比较被大家所知的就是分账剧赛道——自己出钱拍剧,平台播出后再分账。这是平台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的合作模式,也有一项分账剧确实帮影视公司赚到了钱。
而且,影视制作企业们已经基本不自发生产作品了。当下在操作的项目大多来自主管部门布置的任务,或是平台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制作企业如今已经不太敢冒自行创作的选题的风险。而没有得到定制需求的企业,就只能自谋出路。由此,多元经营成了影视企业们不得不学的必修课。
2021年的年报显示,万达电影和横店影视两家院线企业正在不断向上游开发,进军影视制作行业,在过程里尝到了甜头。万达电影财报显示,院线观影收入毛利率4.87%,而电影制作发行及相关业务的毛利率却高达60.68%;横店影视的财报中,院线放映业务毛利率9.86%,影视制作发行业务毛利率达47.31%。
横店影视2021参与的影视制作内容
万达电影的制作发行业务毛利率超60%
这组数据似乎反映着如此商业规律——拍电影比放电影更赚钱。事实真是如此吗?“拍电影”的华录百纳,拍电影利润平平,倒是靠金融资产挣了一笔。这家小有名气的制作公司去年营收8.03亿,但归母净利润仅6600万,扣非净利润3800万。而华录百纳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了2400万的收入。
曾推出《军师联盟》《北京遇上西雅图2》的当代东方,如今已经遭遇了即将退市的命运。彼时能制作出头部大剧,但是在各个维度的压力之下,公司的影视制作业务不断萎缩。财报显示,该司去年营收占比最重的业务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业务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65.93%。曾经辉煌的制作公司,如今已与影视业务渐行渐远,不觉令人唏嘘。
如果说以上公司的业务拓展还与传媒有一定相关度,那么浙文影业的跨界程度堪称令人震惊:用卖毛线来养活影视业务。该司去年处理了4.26亿非流动资产才让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因而主营业务实则亏损近3亿。更令人惊奇的是,该司24.52亿总营收中,有21.89亿都来自纺织业,销量最好的产品是半精仿纱线。
不过,近期影视行业似乎有重新启动的迹象:一是暑期档火爆;二是时隔多年的影视行业有个股现身IPO。公开信息显示,除了乐华娱乐通过港交所聆讯外,柠萌影视也在8月10日上市港股;博纳影业获得证监会批文,即将A股上市。此外,耐看娱乐再次赴港IPO。这或许意味着影视公司将有望获得更多融资机会,一定程度上为影视行业再次注入了强心剂,但影视公司“老大难”问题仍然无解。
行业的洗牌与胜汰还在不断发生。在“降本增效”的大潮之下,稳定输出高品质的内容仍是视频平台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影视行业以更优质的资源匹配、更有效的生产效率、更高的内容质量,打造出更多精品力作,伴随着部分大投资、大制作的作品口碑滑坡以及政策趋严、市场遇冷,爆款作品的打造难度也必将不断升级。但也有从业者认为现在影视行业出现了一个变革期,很多急功近利的人都走了,“洗牌”并不全然是一件坏事,不盲目堆砌资金的好项目或许更有机会。
-
天天简讯:中国太保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中国太保28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稳步增长,达到2425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创近三年新高;集团归母营运利...
-
环球简讯:国轩高科上半年实现营收86.38亿元 同比增长143.24%8月26日,国轩高科公布2022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6 38亿元,同比增长143 24%。
-
【新要闻】SpaceX再发射54颗星链卫星 挪威用户已可使用星链服务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23时41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一枚携带54颗“星链”(Starlink)卫星的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
-
每日热议!中国海油:有信心和能力应对油价调整针对近期国际油价调整以及未来走势,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东进26日表示,中国海油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油价下...
-
【速看料】【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元宇宙应用场景广泛 带动众多行业发展目前,在上海已有众多元宇宙应用场景落地。上海中国商飞已开始提供“工业互联网+元宇宙”场景,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则提供了“...
-
天天简讯:中国太保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2022-08-28 17:21:02
-
环球简讯:国轩高科上半年实现营收86.38亿元 同比增长143.24%
2022-08-28 15:41:27
-
【新要闻】SpaceX再发射54颗星链卫星 挪威用户已可使用星链服务
2022-08-28 15:39:49
-
每日热议!中国海油:有信心和能力应对油价调整
2022-08-28 09:22:38
-
【速看料】【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元宇宙应用场景广泛 带动众多行业发展
2022-08-28 09: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