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天天快播:《我的县长父亲》,思想水平并不是很高
2022-09-20 17:45:07 来源: 小众观察者

《我的县长父亲》这个文章,一开始被曝光以后,遭到网络公知的群嘲。误以为是特权子弟炫耀家世的作品。


(资料图片)

后来经过反转,大家发现,这个文章里的父亲,是建国初期,带头苦干的好干部。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那类的模范带头人。是值得赞扬。

其实我想说,网络公知动不动就嘲讽党员干部,频繁被打脸,固然可笑可气。

但是所谓指望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吃苦,用人格魅力拉动社会治理的思想,其实也是一种落后的认识。

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大清朝也是要求官员带头的。雍正改革开始,大清朝的很多社会治理工作,都是要封疆大吏直接现场督战的。

比如清末有一场著名的笔墨官司,是驻英正副使刘锡鸿和郭嵩涛之间的论战。郭嵩涛主张西化,认为英国一切都比大清先进,刘锡鸿反对郭嵩涛,认为应该中体西用。大英的先进只是表象。可学,可借鉴,不可上升为文明崇拜。

当时朝廷大部分人都支持刘锡鸿,连郭嵩涛的老乡左宗棠,出名的乡土护犊子的人,都大骂郭嵩涛是败类。

为什么呢?因为刘锡鸿的政声非常好。刘锡鸿作为封疆大吏,治理河工,修建水坝,是和劳役同吃同住在现场的。经常作为一个省级大员,在工地一住就是三个月。大清很多官员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信任刘锡鸿。反感郭嵩涛这种文化名流出身的书生。

但是结果怎么样?大清还是亡了。明朝灭亡,是一群实干家把文化嘴炮干死的过程。大清灭亡,是一群文化嘴炮,把一群实干家忽悠死的过程。

实干家为什么没有斗过文化嘴炮呢?因为实干家缺乏现代社会治理的先进理论。

说白了,大清朝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工商业爆发,社会矛盾复杂化,光靠官员带头吃苦实干,没有先进理论,也无法适应多元复杂的社会治理需要了。

前几天在风闻论坛看见一个新闻,说某地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发生矛盾,最后解决不了,县长亲自下基层给解决。

有人说这个是教科书式经典。县长真是好县长。

我当时就说了,这是教科书式教训。都按照这个县长的做法去做,最后所有好县长都会被累死。

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典型的基层社会现实利益冲突的缩影。这种基层利益矛盾,如果都需要青天大老爷亲自下基层处理,社会造就乱了。

现代社会,利益多元,矛盾复杂,只能用先进理论,构建合理的社会制度,用制度和法律去化解社会矛盾。

还指望靠官员个人人格魅力,靠官员吃苦实干,事必躬亲,连民间鸡毛蒜皮的矛盾都要干部带头去管。

这种想法,根本不具备任何智慧了。

所以说《我的县长父亲》里的县长,的确是一个好干部。是一个好人。可是文中反映出来的希望好人带头吃苦实干,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质量是不高的。

责任编辑:zN_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