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人工智能助力精准诊疗实现,技术迭代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2021-10-11 20:04:07 来源: 人民网_财经滚动

早在2012年,电影《机器人与弗兰克》讲述了一位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和机器人共同生活的故事。影片中,老年人弗兰克因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状,无法与人们进行正常交流,他的儿女送给他一个智能机器来照料他。最初,弗兰克无法接受这个冷冰冰的机器人,但在经历了初期的磨合后,弗兰克和机器人慢慢变成了好朋友。

这一在当时看来不太容易实现的场景,如今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在医疗健康等产业的应用,已经不再令人稀奇。

人工智能自1956年被正式提出以来,科研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应用领域的突破一直处于“进行时”。在医疗健康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基础技术的医疗数据及算法挖掘应用,医学影像、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风险预测、病例分析等医疗场景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导诊机器人等医疗AI产品,正逐步在创新实践中提升着医疗服务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成本高、医生资源供需缺口大等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健康行业如何进行更加深度的整合?在近日人民网主办的人民会客厅《人工智能助力冠心病诊疗》节目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刘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宋宪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健康保险与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于宝荣和科亚医疗的CEO宋琦等业内人士,就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探讨。

在重大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诊疗难一直是医疗健康领域的痛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何助力智能、精准诊疗的实现?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从已有的信息中提取关键词汇为诊疗决策提供支持,并根据已有的诊疗数据生成新的更加精准化的诊疗内容。”宋琦认为,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快速处理信息,提升医生诊疗的效率,并通过数据模型分配优质医生和诊疗资源,帮助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生的诊疗经验相结合,有利于针对不同病人形成全新的诊断解决方案。

智能化的诊断方案在重大疾病的早防早治中,逐步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以冠心病为例,刘健表示,过去医生通常根据病人出现的胸闷、胸痛等症状来判断有没有疾病,如果病人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则需要通过无创和有创两种手段进一步检查诊断。但在这一过程中,检查冠状动脉的影像技术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冠脉造影”手段来诊断冠心病。

宋宪涛对此认为,对于病人来说,通常更加关心的是,在有冠心病临床症状时,是通过有创的方式还是无创的技术来进行判断。这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生更智能化地做出决策和诊断,让大部分病人避免做相关有创检查,并且找到更加合适的诊疗手段。

于宝荣则认为,人工智能在智能化诊疗等健康领域的应用,需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医疗产品是不是真正的创新,病人的医保能否报销相关费用;另一个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产品,在帮助医生诊断上是否更加精准。“人工智能+医疗产品要不要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以及相关的医疗费用标准,是卫生经济学上面临的一个挑战。”于宝荣说。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整合,宋琦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应逐步覆盖到重大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康复全流程环节,并落地到医学各个细分科室当中。

刘健对此建议,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此不断满足医疗临床需要;同时不断加强技术迭代,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降低创新产品使用成本。

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强化迭代创新?宋宪涛表示,科亚医疗等人工智能医疗企业,应当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布局,发力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新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

人民会客厅《人工智能助力冠心病诊疗》节目访谈现场。人民网 张力洋摄

相关热词: 业界 人工智能 助力 精准
责任编辑:zN_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