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三部曲——医疗废弃物、再生宝藏、潜力股
2022-09-05 10:07:18 来源: 壹点网

探索从未止步!

1974年,丹麦科学家Søren Knudtzon首次提出脐带血中含有干细胞和祖细胞。

1982年,一位名叫Edward a . Boyse的科学家提出,脐带血很珍贵,不应在新生儿降生后当作医疗废物丢弃。

1988年,完成全球首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当时的Matthew Farrow年仅5岁,却患有范可尼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使得他的身体无法造出足够的血细胞。幸运的是,他妹妹Allison的出生,为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选项。

Matthew Farrow在法国巴黎接受了妹妹的冻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也证明脐带血可以被冷冻保存和解冻复苏后,仍然可以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

至今已过三十余年,Matthew现今不仅健康成长并且还在一所脐血库工作,向世界分享脐带血拯救他生命的故事。

曾经脐带血只是作为医疗废弃物被处理掉,无人问津,也没人去挖掘它对于医学领域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成功的案例后,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于脐带血,针对脐带血的研究也随之深化,它的应用场景也跟着不断拓宽。

我国卫健委在2017年颁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治疗包括15种白血病、4种恶性淋巴瘤、54种其他血细胞增殖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增质性疾病、骨髓癌、黏多糖(MPS)储存症等)、5种遗传性免疫系统疾病、28种遗传性代谢疾病、6种其他癌症的临床治疗。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中,更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适应症,在延续2017版适应症的基础上,新增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及嗜血细胞综合征。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临床应用脐带血救治病例的发展,并且有大量统计数据作为支撑,截止到2022年,全球范围内脐带血应用超过8万份。

我国脐带血应用起步虽然比之国外晚,可无论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还是应用脐带血救治病患的成功率,都取得了全球医学业内的充分认可,20多年的发展,我国脐带血累计应用案例就超过了2万四千份。

可能有人会问,造血干细胞对于疾病的治疗的确是有着自己天然优势,那脐带血这种在过去被视为“垃圾”的存在,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又凭什么设有脐血库呢?

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全球范围内正在建立公立、私立和混合型的脐带血库,实际上,早在1995年,美国就已经着手建立国家脐血库,引领了世界范围内兴建脐血库的浪潮。在美国的引领下,全球总共建立公共脐带血库156家,存储有80万份脐带血;400余家自体库,保守估计存储有500万份脐带血。

采集方便,实物储存,出库时间快;血细胞抗原性弱,无外源污染,较为纯净;配型几率高,移植后排异轻,复发率低等,这些都是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多,医疗领域的专家们对脐带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上的优势总结,这也是我国积极设立脐带血库的原因。

1996年,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开始筹建,在2002年由原卫生部批准成为中国第一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截至今日,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划指导下,我国已有七家脐血库通过验收并获得《血站执业许可证》,接受国家卫健委验收审核批准执业。这七家脐带血库分别是北京市脐血库、上海市脐血库、天津市脐血库、四川省脐血库、广东省脐血库、山东省脐血库及浙江省脐血库。

在现代医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脐带血应用从过去的一片空白到现在的逐渐普及成熟, 到了今天,细胞与基因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医学界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治疗应用最成熟的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而造血干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脐带血,这使得脐带血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脐带血中除了造血干细胞,还有大量其他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如间充质细胞、内皮祖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

而随着脐带血的更多医疗可能性被进一步发掘,除了在造血干细胞应用和再生医学应用以外,脐血中的免疫细胞(T细胞和NK细胞)也被当成通用型的肿瘤细胞治疗(CAR-T和CAR-NK)最佳来源之一,在肿瘤治疗领域潜力巨大。

以上种种,都是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后得出的事实结论,而这也映照出来脐带血的未来不可小觑。从医疗废弃物到潜力股,脐带血用实力为自己证明,未来大有可为!探索从未止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在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脐带血将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潜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