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科技 > 正文
国内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化可能不远了。
2022-06-17 09:42:00 来源: 易有料

6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通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已经印发,要求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从印发之日起遵照执行。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两项国标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

从流程来看,转基因技术从研发到最终商业化应用,要经过两个关键节点:获得转基因转化体的安全证书,以及品种审定。

首先是转基因转化体安全证书。无论那种转基因产品,想要获得这个证书,必须要经过性状研发、中间实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等一系列流程。不过早在2019~2021年间,我国的国产玉米、大豆便已经获得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已经获得了转基因转化体安全证书,跨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品种审定。

根据媒体报道,国内之前关于品种审定的规则并没有相关内容,2021年12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相关细则,这次修订主要是填补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内容。而6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两项关于大豆和玉米品种审定的“国标”,更是填补了相关空白,因此被业内视为转基因商业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据媒体报道,事实上部分已经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在去年就开始了产业化试点。试点结果显示:转基因大豆可降低50%除草成本,增产12%;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增产10.7%。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相关试验数据能够为品种审定所参考,那预计最快在今年内相关企业就能拿到转基因品种审定证书。

如果转基因作物成功获得审定证书,迈过最后的门槛进入商业化阶段,至少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以玉米为例。首先从体量上来说,在种植面积不变的前提下,目前玉米种植体量基本已经摸到了天花板。再加上玉米种子太容易套牌、冒牌,同质化高,劣币驱逐良币,集中度很难提升。

而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后,虽然种子价格将提升,但也会带来人工、农药等成本的下降,以及单位产量的提高。此外玉米种子的打假成本大幅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少套牌、冒牌种子数量,“良币”生存环境改善。

其次,由于转基因种业竞争壁垒极高,若转基因品种成功上市,转基因性状储备丰富、转育技术成熟的技术公司以及市场布局领先的种子企业将会充分受益。性状公司或将实现盈利从0到1的突破,头部种企业或将实现业绩和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

而事实上,政策的利好对相关企业的带动作用,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得以体现。6月9日,转基因概念股出现逆市上涨。数据宝统计显示,大北农早间开盘后迅速封住涨停板。截至收盘,登海种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万向德农等涨幅居前。5月以来,这些概念股全线上涨,平均涨幅达到18.18%,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农发种业、万向德农、亚盛集团、钱江生化、神农科技等涨幅均超过10%。

两项“国标”的出台,来自于种业受国家重视程度持续升温。

2021年10月,《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正式实施,新标准提升了玉米、稻品种的审定门槛,新增一致性和真实性要求。同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草案)》,本次修改通过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扩展保护环节、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等,加大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力度。

两项政策的先后出台,明显改善了种业供给端的营商环境,保护了头部企业的创新研发热情。

除此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则来自于当前全球愈演愈烈的粮食危机。

3月以来,在2020年国际粮价已经大幅上涨的基础上,以玉米、大豆为代表的国际粮价仍在持续攀升。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粮价指数由2019年的不足100,直线攀升至2021年的130左右,而今年3月来粮价再次“冲锋”,一度接近160。其中,玉米、大豆等国际农产品期货较2019年底上涨超80%。

而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部分农产品仍然存在供需缺口。自2020年以来,我国大豆价格上涨超过65%,玉米价格上涨超过50%,小麦价格上涨超35%。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粮食安全指标,“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首次进入我国法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称作“底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进程提速,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zN_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