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财经分析】公募“新发”遇冷 基金公司自购份额高达95%
2022-05-09 05:06:46 来源: 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5月8日电(记者杜康)受市场行情影响,2022年的公募基金市场不复去年的火热情形。从新发基金情况来看,无论是平均发行份额,亦或是基金数量在4月份都迎来50%以上的降幅。不少基金皆为“发起式”基金,基金公司自购份额甚至达到募集总额的95%以上。

虽然新发市场冷清,整体来看,公募市场并未遭遇大规模赎回,不少基金类型一季度均为净申购状态。行业人士表示,新基金发行降温时,不要过度恐惧。“发起式”基金的发行也可看做基金公司释放的积极信号。

公募基金遇冷   4月份新发数量同比下跌60%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遇冷。Wind数据显示,今年4月新发基金数量降至47只,较去年同期下降60%;事实上,今年二月份以来发行基金数量为230只,较去年同期下降至50%;而在去年基金发行的高峰期,单11月份就发行了207只。从新发基金规模来看,4月份新发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7.56亿份,同比下降约50%。

此外,4月份新发基金中,不少为“发起式基金”;4月份骤然下降的基金发行份额中,更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基金公司自己认购。

“发起式基金”是由基金管理人及高管作为基金发起人认购基金一定数额的方式发起设立,一般基金公司自购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其特点是降低了基金募集成立门槛。与普通开放式基金相比,取消了“基金持有人数大于200人”“募集份额大于2亿份”等要求。

如4月29日成立的华泰紫金中证医药50指数型发起式基金公告显示,该基金5天募集期内的有效募集份额约1573万份,其中华泰资管自购了1500万份,占该基金总份额的95.37%。而早先成立的中欧中短债发起式基金,其募集规模月1030万元,其中中欧基金自购1000万份的A类份额,占基金总份额比例高达97.12%。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发起式基金的设立受多重因素影响,多是希望待基金实盘孵化出较好的业绩之后,再扩大宣传以增加基金规模。其设立一方面是考量市场因素。行情好的时候,基金容易卖,发起式基金就会少一些。此外,也有一些小基金公司的新发基金,或是非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在预期初始募集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也会采取发起式基金的模式。

晨星基金研究分析师吴雪艳称,整体来看,基金发行遇冷由多方面原因引起,如大盘和基金净值波动较大,投资者信心受到冲击,对参与新基金投资较为谨慎;2021年基金赚钱效应不及前两年,部分基民仍在亏损状态,在所持有基金盈利以前申购新基金意愿较低。此外,在监管的持续教育下,投资者在基金挑选上更加理性,缺乏亮点且没有过往业绩参考的产品很难吸引大量资金。

不过,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面对发起式基金的发行,较为积极的观点是,“可以理解为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的看法相对积极。”据悉,“发起式基金”是宽进严出型,在合同生效3年后,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

公募基金整体未遭遇大规模赎回

虽然新发基金遇冷,但从总体基金份额来看,似乎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赎回现象。盈米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邹卓宇表示,“作为第三方基金投顾,我们观察到今年以来风险更低的债券型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尤其一些短债类基金。”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从净值增长率角度看,今年一季度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16.50%,混合偏股型基金平均业绩-16.97%。但从基金申购赎回角度看,一季度除了混合基金净赎回1145.38亿份以外,股票基金净申购1038.92亿份,货币基金净申购5972.58亿份,债券基金净申购1316.06亿份。

关于股票型基金份额,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4Q4至2022Q1期间,绝大多数季度的相关数据均为净赎回,偶尔出现净申购的季度净申购份额也较小。而2022Q1出现“反常” 净申购状况,行业人士表示,或是由于“亏损的投资者并未选择卖出,而是趴住不动;此外,可能还有一些投资者出于‘搏抄底’的想法增加了投资,所以总体份额不减反增。”

与之对比的是,今年以来“固收+”产品遭遇了较多的赎回。行业人士表示,“固收+”产品的大量投资资金来自于银行理财,不少投资者此前对“固收+”产品的定位是债券型产品的收益增强版。随着权益市场的下跌,“固收+”产品的稳健特征收到挑战。然而银行理财投资群体对市场下跌的忍受度较低,因此产品遭遇了较大规模的赎回。

展望后市,邹卓宇表示,市场下跌反而是投资者新建仓位、降低持仓成本的好时机。“据我们了解,现在已经有机构逢低加仓。但也不得不说,这是较为‘逆人性‘的操作。个人投资者面对市场下跌行情和亏损,往往不敢加仓,甚至提前止损。”

吴雪艳表示,基金投资人用理性的视角判断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很重要。“新基金市场的发行状况可作为判断市场时点的一个参考。当新基金发行异常狂热的时候,投资者应注意风险,不去盲目追高;当新基金发行降温时,也不要过度恐惧,可以适当的逆向参与。”(完)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zN_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