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轩讲:同学,你被霸凌过吗?
2022-04-16 16:53:16 来源: real谷智轩

大家好,我是居家隔离不忘陪大家聊一聊的谷智轩。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中小学生被同学霸凌的视频。一些年纪轻轻的孩子,在欺负同学的时候,行径之恶劣、手段之残忍,让我咬牙切齿的同时,又倍感痛心。我时常回忆起我的学生时代,多少次亲眼目睹霸凌事件,却又无能挺身而出。很多时候,那些被逼到墙角的同学,承受的是一时的拳脚,走进的却是一生的阴影。本期《轩讲》我们就来聊聊校园霸凌问题。

校园霸凌,也叫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主要是指以校园被背景,施加于学校成员的故意伤害行为。和一般的打闹、矛盾不一样,霸凌这种行为,有很大的恶意成分,行为者的目的,就是要给对方造成痛苦。其次,霸凌者之所以能欺负别人,靠的是他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上的优势。靠着这些优势,他们会用的手段,既包括掌掴、殴打等肢体伤害,也包括辱骂、威胁、嘲笑等言语伤害。还有一些更隐秘的,用嫁祸、诋毁、胁迫、教唆、当众羞辱等间接手段,破坏受害人的社会关系,让对方众叛亲离、孤立无援。有些伤害行为,甚至是持久性的、重复性的。这些校园霸凌者施暴的手段,有些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其残忍程度,绝不亚于成人。而他们给出的所谓理由,比如说对方打小报告、顶嘴、争抢男女朋友、看不顺眼,相比于他们的暴行,往往没有任何“情有可原”之处。所以,霸凌就是妥妥的恃强凌弱,毫无正当性可言。

霸凌这种行为,远不止发生在校园里。在其他场合,比如职场,甚至家庭里,都会有。但是,相比霸凌行为,校园霸凌之所以非常特殊,是因为它涉及的,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有些是加害者,有些是受害者,有些只是目睹了这种行为的旁观者。但是无论是他们扮演的是哪种角色,实际上都是受害者。未成年人,心理往往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牢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霸凌的孩子,不但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了伤害,而且这种伤害还很有可能是长期性的,甚至伴随他们的一生。除了物理上难以痊愈的伤害之外,许多研究都发现,遭遇校园霸凌会导致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甚至是自杀的想法,还会留下心理创伤。有些人,因此转学、辍学,人生轨迹发生变化。有些人,在成年之后,仍然会时时梦到年少时遭遇霸凌的场景。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干预和治疗,这些青少年时期的创伤,会影响他们的性格与“三观”,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疾病。霸凌的受害者们,容易变得自卑,充满不安全感,很难再信任别人。他们中的有些,还会将愤怒与报复的念头埋藏在心底,有很可能就会衍生出暴力倾向,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

另一方面,对加害者来说,他们享受自己的优势地位,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快感,而这个过程,会进一步扭曲他们的人格。青少年时期欺凌弱小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往往会与成年后的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相联系。

而哪怕没有参与,只是旁观,也会受到影响。他们有的会去模仿,变成新的施暴者,有的因为没有伸手相助、不敢揭发,而心怀愧疚,自我厌弃。还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貌似不受影响,但实际上,校园霸凌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对他人、对社会更加不信任,内心的正义感逐渐磨灭。 校园霸凌,更破坏了校园环境与教学秩序,制造了紧张不安的氛围,扭曲了学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让学生厌学、畏学。

所以,校园霸凌的危害性是极大的。然而,它发生的频率,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高。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的课题组在我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六省进行实地调研,样本涵盖东中西部地区130余所中小学的1万余名学生。数据显示,校园霸凌的发生率为32.4%,也就是说,有三成的学生,曾经遭到过至少一次以上的霸凌。而这么触目惊心的数据,相比十年以前,却已经是大幅改善了。2009年的一项涵盖18省、近18万学生的调研显示,受过霸凌的比例,是57%。

为什么校园霸凌会发生得这么频繁?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校园霸凌行为大部分发生在10-16岁的群体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起伏较大,遇事容易冲动,缺少自控能力。而且,他们的法制意识往往不强。很多霸凌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甚至是违法的,有些则是明知故犯,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大不了就骂一顿,退学咯——你还能把我怎么样?对于遭受霸凌的孩子,他们很多都不知道该怎么求助,还有些陷入了“越被欺负,就越不敢求助,越不敢求助,就越被欺负”的“霸凌陷阱”。根据华中师大课题组的调查数据,遭受霸凌后选择“藏在心里”的学生里面,有45%经常遭受霸凌,而选择“跟父母说”的孩子里面,只有11.7%,“跟老师说”的,是14.3%。

另一方面,对于未成年的霸凌者,无论是国家和社会,惩戒的手段并不多。虽然我国的《刑法》,已经将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降低至12岁,但大部分的罪名,仍然以16岁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且18岁以下,还“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校园霸凌的界定和取证都非常困难。很多霸凌事件,都发生在无人的角落和监控的盲区,证据几乎只有当事人的证词。而除了肢体和言语伤害之外,霸凌者常用的那些间接手段,《刑法》很可能连个对应的罪名都没有,调查取证更无从谈起。

所以,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校园霸凌都不会走到涉刑的地步。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校园霸凌和校园暴力犯罪人数,总共只在千人的规模,并且近年来下降极为迅速。这个数据,相比校园霸凌发生的规模,实在是沧海一粟。并且数字下降,并不能反映校园环境在变好。一来,这几年,未成年人的平均在校时间在减少,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二来,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检察机关进一步落实了“少捕、慎诉、慎押”政策。所以,哪怕许多校园霸凌案件,已经达到了入刑的门槛,也会因为种种原因,不予逮捕和起诉。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大原则下,刑律之威,远不足以阻止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犯罪。

那么,其他法律呢?当前,我国与青少年保护有关的法律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三部,但其中都未明确界定校园霸凌,也没有相关的预防与惩戒措施。所以行政处罚,也是用不上的。

法律不行,那政策呢?2016年开始,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对于防治校园霸凌的问题,先后印发了《指导意见》、《综合治理方案》、《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文件不少,行动很多,但基本是“按下葫芦起瓢”:宣传教育一波,排查摸底一波,集中查处通报一批恶性事件,貌似校园更全了,可行动一结束,校园中的恃强凌弱,又悄然蔓延开来。这几份政策文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治理校园霸凌的主体责任,放在了学校身上。

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学校确实有阻止学生欺负学生的义务。问题在于,学校是有这个义务,但是,没有这个能力知道伐。我们先来说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角色——老师。教育惩戒权?就这么一点点。法律顾问和专职的心理教师?也只有这么一点点。普通老师压力大,盲区多,管得了教室课堂,管不了天台厕所,更管不了学校之外。而且,老师在处理霸凌这种事时,处在“夹心”的位置。校园霸凌没有法律界定,没有处理标准,发现和取证都很困难。老师们教书都忙不过来,还要既当警察又当法官,稍微有点处理不当,重了会被施暴者的父母找麻烦,轻了会被受害者的父母找麻烦,头顶上还有学校管理层和教育局两级“太上皇”,既不希望学生“有事”,也不希望学校“有事”——总而言之,很难的啦。责任心稍微弱一点的,为了自己的业绩,就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这事儿盖过去就算了。

而学校的管理层呢,为了学校的声誉,自然是什么都没发生是最好的。2016年,北京海淀区某小学,一个男生往另一个男生头上扔厕所垃圾筐,导致对方沾上秽物,校方给出的官方回应,竟然认为当事学生之间关系正常,不存在校园霸凌的行为。有学者调查了50个的校园霸凌案例,发现校方处理结果,“不明”的有33例,没处理的9例,处理结果为调解、批评教育和责令赔礼道歉的,有8例,处理结果为开除、劝退的,仅2例。能被学者研究到的案例,一般是公开报道里的,而能上报道的,一般情形都比较严重。什么叫“比较严重”?我举几个例子啊,围殴、抢劫、拍裸照。不算那些“不明”的,这种程度的案例,校方惩戒与否,竟然还是五五开,其他的呢?

对于校园霸凌,学校有时候是没有能力管,有时候是故意不作为。还有的时候,学校的“作为”,反而会成为霸凌发生的原因。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划成快班和慢班,老师呢,还会在班级里面,进一步划出好生和差生。快班和“好生”,各项资源都倾斜,优越感就来了;慢班学生,还有班里的差生,则被冷落一旁,遭受歧视。有些老师,甚至一心扑在了让“好生”提高成绩上,对“差生”不管不顾,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影响“好生”读书。这么一来,那些心理上有落差,又没有人管的差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加害者和受害者。

校内的不平等,助长了校园霸凌的泛滥。而学校间的不平等,也同样如此。教育资源少的地区,学校的规模大,老师少,有时候,一个老师要管一两百个学生,根本不可能顾及到他们的方方面面。我们节目,以前讲过“县中塌陷”和“中考分流”的问题。这种推动教育资源集中,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同样也会催生出更多的校园霸凌。“掐尖”和“分流”,让素质高的学生和老师,集中到了那些“重点”学校。剩余的那些“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缺少老师,尤其是好老师,学生鱼龙混杂,“自生自灭”,很容易就变成滋生校园霸凌的温床。我们前面的节目讲过,被“分流”掉的学生,辍学率非常高,校园霸凌高发,也是原因之一。少部分情况严重的,欺凌弱小,甚至已经变成了一种校园亚文化。霸凌变成了常态,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成了秩序,成为了每个入校的新生,都必须学习的一课。这样的学校,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可想而知。有多少学生能够留到最后,还不同流合污,可想而知。

在防治霸凌问题上,学校失能、失职,甚至还间接导致了问题的产生。那么家庭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校园霸凌与原生家庭的情况高度相关。家长不管孩子,管得太多,管的内容和方法不对,亲子关系处得不好,都会造成孩子成为校园霸凌的加害者和受害者。而且,有的时候,这些家庭原因的背后,还有社会原因。996让许多父母无暇亲力亲为。应试的教育模式,让父母对子女有限的关心,都放在了成绩上。独生子女政策,隔代照顾的习惯,让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纵容,孩子也习惯了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婚姻观念的变化,让离异率居高不下,家庭关系紧张,出现了很多单亲家庭。这些因素,统统都会通过家庭,影响到孩子在学校中的行为。

还有一种情况,我要单独拎出来讲,希望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我们前面讲了,教育资源稀缺,父母缺位,都会引起校园霸凌高发。有一种学校,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就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过去十多年,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农村地区,一手推动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另一手建立了大量寄宿制学校。根据2012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全国十省的调查,农村地区,小学住校生的比例,大约是40%,初中生的住校比例,则高达62%。这些住校学生,很多家都离学校很远,而且多数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校园霸凌发生的频率,农村高于城市,住宿高于非住宿。那些父母远在异乡的农村住校学生,自然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北京有个公益组织,2013年开始,在农村寄宿学校开展了一个项目,叫“新一千零一夜”,专门给农村住校生播放睡前故事,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他们在河北和四川五个县的137所学校,调研了17000多名学生,发现中国乡村的寄宿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情感能力薄弱,容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和人际关系问题。他们之中,每月被同学霸凌2-3次的比例,高达31.7%,而住校生的情况,还要更严重。有学者进一步研究他们的数据,发现在住校生中,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遭受肢体、言语、社会关系霸凌的情况,比其他学生都要多。

校园霸凌的本质,是恃强凌弱,而之所以有的人可以欺凌弱小,归根结底,又是因为人有强弱之分。校园霸凌,根植于不平等之中。个体的不平等,与群体的不等,相互加成,恶性循环,给霸凌这种行为,提供了生根发芽、滋生壮大的土壤。而校园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未成年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外界很难及时了解学校中发生了什么,也很难对未成年人直接采取措施。一旦学校、家庭缺位,又没有法律背书,仅靠教育部门施加压力,搞“运动式”治理,恐怕很难治本。

对于校园霸凌的防治,我在这里提一点自己的想法,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建言献策。校园霸凌发生,是社会的不平等、人性中“恃强凌弱”的本能,以及“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要建立一套防治体系,也必须从这三方面同时来着手。首先,我们必须补上法律的漏洞。比如说,出台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法律;在《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加上“校园霸凌”的章节,规定学校、教师和监护人各方,需要为学生的霸凌行为,承担不同程度的连带责任。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规范教师的惩戒权,详细列出在处理学生间的霸凌问题时,学校和老师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哪些是必须做的,等等。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的公平性,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对校内的差异化教学,进行严格的规范。我们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对于进城务工的父母,我们要尽可能地让他们的子女能在当地入学,当地考试。对于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必须倾斜更多教育资源,不但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水平,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我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专项经费,专门为农村学校配备心理老师,或者为学校教师提供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

再者,我们要提高校园内的治理能力。我一直认为,校园治理不能只靠校方。除了校方必须负起的管理责任,以及校园安保、监控设施之外,学生与家长,也可以共同来参与。首先,学校必须根据有关法律的要求,针对学生间的霸凌行为,制定详尽的规定,包括调查和处理流程,以及对应的惩罚措施。然后,可以组建一个由校方、家长和学生,三方参与的“反校园霸凌委员会”,负责校规的执行。比如说,如何定期展开“反霸凌”教育,向学生和家长普法,让他们认识到“霸凌”的危害性。再比如说,如何组织各班学生,轮流在校园中执勤,及时发现同学被欺负的情况,阻止或者上报;如何在家长群体中收集信息,因为有些目睹霸凌的孩子,可能不会向老师报告,而是会说给自己家长听。一旦发现霸凌案件的线索,或接到投诉,则由委员会负责收受理,牵头调查案件的来龙去脉,确定当事学生的责任,以及所涉老师、家长的连带责任,并做出处罚,接受申诉。委员会还要定期换届,定期在校务会议、学生会会议,以及家长会上,报告工作情况。而教育部门,也可以派出外部督导员,参与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如此一来,不但各方力量都能参与进来,贡献智慧,相互督促,老师也不再是反霸凌工作的主体,而是其中的一环——他们不再是法官,而只是当事人之一。这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可以降低老师不作为、包庇的可能性。

我们的校园,其实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它是外部真实社会的映射,包含了成人世界的大部分规则。孩子不只是孩子,他们也是人。在外部世界,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制度设计,来打破“丛林法则”,抑制人性中恶的一面,让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平等和安全。而这些经验,其实同样适用于校园,只是要根据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做出一定的调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育人的方式,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之外,还有这个微型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这个“社会”中,学会了以后做人的方法。所以,学校治不治得好,能不能打破“弱肉强食”的任性法则,直接关系到我们真实社会的成员,会奉行什么样的行事准则。防治校园霸凌,势在必行。

节目最后,又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吟唱环节了:观察者网是一家独立而负责任的新闻网站,你们的肯定是我们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很高兴可以与大家在新闻战线上并肩作战,现在加入或者续费观察员,使用我的邀请码007可立减十元,另外大家一直想要的观网定制徽章安排上了,一套五枚,限量2000份,全国包邮,领完即止,大家赶紧行动吧。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轩讲》的全部内容,节目的文字版,我会放在我的公众号@real谷智轩,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zN_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