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与互动——新疆烽燧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意味着什么?
2022-04-22 06:40:49 来源: 我从新疆来

2022年3月31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评审结果: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

自年初宣布入选名单以来,央视频道、自媒体等平台的多次宣传无一不在告知我们:烽燧作为国家记忆的一部分极其重要。

但除去最近各大媒体宣传的部分,你真的了解此次发现的重要性吗?

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意味着什么?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始于1990年,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办,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当年重大的考古发现,迄今为止已举办32届,被称为“考古界的奥斯卡”

自评选伊始,新疆已经有11项重大发现入选:

向下滑动查看

每一项都带领我们了解到不同于以往书中描写的新疆,每一处遗存都带领我们一览历史长河中新疆别样的新姿态。

关于烽燧

随着四月的悄然而至,新疆人民逐步迎来了2022年的春天,而位于孔雀河河畔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亦迎来了挥别当年驻守烽人后的又一年春日,而自2019年至今的考古发掘成果也逐步揭开了深埋于沙土之间的历史。

随着2022年的春风,借着烽燧遗址入选“十大”的机会,以考古发掘成果再结合历史背景,我们得以一览1200年前在此处拼搏、生活过的烽人日常图景。

视频链接请戳

新疆境内已公布的长城资源有200余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是其中之一。

有别于一般印象中的长城,烽燧作为古代的报警、通信系统,通常同长城并存,而在新疆地区,它往往单独于长城存在。

因此,不难理解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疯狂”点烽火戏弄诸侯的后果为何如此严峻。

关于孔雀河流域沿线烽燧建设

早在汉通西域时,“北道”(即“大碛路”,又称“白龙堆道”)已成为中原与西域互通时的必经之路——从敦煌出发,沿古代疏勒河向西到楼兰,从古盐泽地区(今罗布泊)沿着孔雀河河道到焉耆。

烽燧作为当年划分统治区域边界的方式,汉晋时期便在孔雀河流域建设了一批烽火台。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所在的孔雀河沿线警烽线路,即为防止吐蕃沿“楼兰路”偷袭焉耆镇,唐王朝在镇东的孔雀河一线组织修筑的各级军事设施,完善了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

调查发现,焉耆镇防御体系分为西、中、东三线,西线防守的是来自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突厥,中线是连接两大都护府的交通干道。

7世纪中叶,吐蕃占领了青海西部,东线的“楼兰路”从后方逐渐演变为唐与吐蕃争夺的前沿阵地,此道无任何天险可依,在沿途设置不同性质、不同级别军事机构,派驻镇兵进行戍守,构成立体式防御体系,成为了防备吐蕃对焉耆镇偷袭最有效的方式。(节选自微信公众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截图|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纪录片《沙丘下的宝藏》

“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理大为加强,

先后设置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于阗王国自称唐朝宗属,随唐朝国姓李。”

——《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

安西都护府下辖有著名的“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后以碎叶镇取代),但随着吐蕃势力崛起,已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控制了青海吐谷浑地区,打开了通往安西四镇的通道。

▲碎叶城,故址在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Ak-Beshim),为李白的出生地

因为焉耆东境作为连接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咽喉要地,所以处于唐与吐蕃争夺的前沿阵地需要严密防守。

因此唐王朝在魏晋时期已完成修筑的烽火台沿线又依照具体军事需求完善了原有的军事防线。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不同于孔雀河沿线其他烽燧不仅在于其建设方式——基于沙堆上完成建筑,鉴于针对烽燧建筑及灰堆中的8件样本完成碳十四测年可知均为公元700年前后。

因此,此处建筑至晚应为初唐时期已完成建设,更因其孔雀河北岸的一处大型红柳沙堆上,是一处名副其实的沙堆烽。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发掘工作照

清理自然风积沙土 (东北至西南)

沙堆呈椭圆形,上小下大,下底东西长约60米,南北最宽35米,高9.8米,正是如此大的建制使得此次考古发现多出现于当年的垃圾堆里。

因为较悬殊的高度差,让驻边将士不便于跑上跑下扔垃圾,因此在沙堆旁有一处为站在烽火台上直接向下抛掷垃圾的区域。

关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

与近代“探险家”的“羁绊”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诸多西方探险家打着考古探险的幌子进入塔里木地区,他们在对大量历史古迹肆意掘取的同时,也留下了一批早期考古记录。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正是这一时期进入了西方探险家的视野。

1896 年 3 月,斯文·赫定沿孔雀河由库尔勒至罗布泊北岸营盘遗址,首次将孔雀河沿线烽燧群载入考察记录,他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称为“阿亚格吐拉”,意为“低塔”。

1914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详细调查了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九座烽燧,对部分烽燧绘制图纸、拍摄照片;

自198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至今,新疆文物部门多次对孔雀河烽燧群进行考古调查。

直到2019年展开科学的考古工作,我们才终于得以了解烽燧被风蚀前的种种故事。

▲截图|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纪录片《沙丘下的宝藏》

烽子的工作日常

依照唐朝军事法制记载可知,烽火台上通常有六人值守,一位烽帅、五位烽子。

在上期文章中,我们得以了解各位值守人员在闲暇时的日常,那今天就来简要认识值守人员的工作日常!

1

平安火制度

“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

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武经总要·唐兵部烽式》

在唐军事文献中,有要求烽燧于每日早、傍晚各点一次烽火,这被称为“平安火”。

当然,这需要一个大前提:西域烽燧烽烽相望。

考古队员在纪录片《沙堆燧的秘密》中依托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和脱西克西烽燧做过一个实验:让一名队员在其中一个烽燧上点火,让站在另一座烽燧上的队员观察是否能看清有烟火。

在节目中,经过几次调试,站在6000米以外的观测组终于看到了烟火。

▲截图|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纪录片《沙丘下的宝藏》

2

计会交牌制度

即详细记录:发送时间、地点、编号、送牌子的人等。因为部分烽铺距离游弈所(可以理解为其上级单位)较远。

所以先是距离较近的烽铺每日交流采用的方式,到一定时间,再统一将这部分记录送与游弈所登记。

除了点火交流以外,计会交牌制度作为烽燧间交流的方式,是此次考古发现过程中最惊喜的发现。

因为这是“国内首次考古发现计会交牌制度的木牍文物”,展现了一种尚未在史书中记载的烽燧通讯方式(取自纪录片《沙丘下的宝藏》中说明)。

写在最后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

—— 一封来自1200多年前的唐代书札

“娘子不须忧愁,收拾麦羊,勿使堕落。”

——一位戍边战士对妻子的叮嘱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对父母的思念

▲星空下的亚克克库都克烽燧(北至南)

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出土的一则勋告上,我们得以认识一位戍边战士,名为康览延。因在一场战斗中荣立战功收到嘉奖。

1200年后,我们得以认识他。但还有千千万万名“康览延”曾在当年历史上挥洒过热血,戍边于此一辈子。

为责任、为家国,无论为了怎样的意义,他们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守护家国的前线;或白首驻守、或黑发已逝,他们皆曾在此度过生命的黄金岁月。

▲雪后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西至东)

然而,无论在怎样的时代、怎么样的环境之下,战争从来不会因崇高的信念或是热血的情感便选择心疼任何一个人。

但将士还是以生命为赌注。对家国的眷恋、未来的期待,像黑夜闪烁的星点那般引人期待,又深深地令人无奈于白昼总会来临,星光也总有一天会黯淡,而人又会在何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便我们都是被时代洪流推着走的一粒沙,但生活不总只有活着,还有生活本身。

以上,便是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带领我们看到的唐人生活一角。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迹忆新疆

版 主:爱特肯

作 者:爱特肯

校 对:伊玛努尔·凯撒尔

排 版:祖丽皮亚

图片来源: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石榴云、微信公众号“文博中国”、纪录片《沙丘下的宝藏》截图、网络

责任编辑:zN_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