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鲁滨逊【上海日记4月20日】
2022-04-22 19:31:36 来源: 余亮

方舱第一夜。

晚上九点以后,巨轮就安静下来,没有传闻中的大声喧哗。咳嗽声、呼噜声都模糊,像睡在岸边渔家。早上大约七点,噪声忽然像潮水一般涨起来,把人浮起床。那是早餐车轮子的摩擦声。

我这个容易失眠的人,夜里睡得居然还算踏实,中间自制眼罩掉了,只醒了一次。隔壁上海爸爸对宝妈说,你家老公晚上眼罩一戴不管了,小孩把被子踢掉了,我给盖了两次。上午隔壁爸爸睡觉去了,两家小朋友开始搞物资交换,小宝用果干换了巧克力,开心死了。

有搞儿童教育的朋友好意发来一堆心理干预方案,比如如何保护孩子不被去方舱这件事伤害心灵等等。现代私人心理学主要以预设受伤害为基础。其实方舱里孩子远比大人兴高采烈,不用操心任何事,还能到处奔跑,找玩伴。大宝小宝拿着点心又去别处找人搞物物交换去了。

宝妈和我,继续发挥鲁滨逊精神,到处收集伪劣“保供”物资改建家园。大宝要上网课,没椅子,没桌子,趴在床上看电脑。宝妈在自动扶梯下面发现一张废弃的折叠桌,少了一只脚。我决定扛回来,真重。桌子正好塞进两张床之间,靠着隔板站立住,擦干净,然后把小床头柜当椅子,成功创造出一个双人写字台。

晚上,为了增强挡光效果,我们到处找鸟巢材料。先在门外“海滩”上找到一根长管子,但是太容易滚动,放弃。宝妈找来一根钢筋做支架,钢筋尖锐,危险,放弃。最后宝妈在一处封锁的大门底下找到一根缠绕的塑封长铁丝,打了几十个节,我们一一解开,得有四米长,以对角线方向拴在隔断上,又能挂帘子,又能晾衣服。

不知道我们离开方舱后,谁能分到这张床位。方舱管理中心应该搞个床位数据库,记录这张床号,打上数据标签——小学生专用。

来说点不和谐的。今天看到两起吵架事件。

先是上午两位妇女到护士站门口,围着护士长质问:我们昨天填了出院信息了,怎么今天说系统里没有?我们待了11天了,还不让我们出去。我们也是志愿者,你们这样弄怎么行?我问你,你就说你去汇报,后面别人会不会还遇到这个问题?不能每次都这样……

护士长倒是典型的能够压住脾气那种,不停的压低嗓门轻声安慰对方,说我也是刚来接班,你这个情况我马上去查询,我也要汇报。另外一个妇女来劝两位女士,两女士不耐烦,说你别说了。趁着她们互相吵起来的档口,护士长悄悄走回房间去了。我也走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方舱另一头突然人声喧哗,好多人围过去,像鱼群发现食饵。好像是打架了,还能听到有人起哄。我真是方舱看热闹第一名,立马穿越大半个方舱来白嫖。冲突双方已经被大家拉开了,一个是魁梧的北方汉子,不戴眼镜,皮肤黝黑,指着对面骂骂咧咧:你妈个X,老子真揍你!对面是个戴着眼镜,光头矮身的上海男人,说:你来打我呀。

我问了几个人,原来是两根香蕉引起的冲突。香蕉是新事物,之前没有。这个北方汉子是志愿者,抱来香蕉,那一家没领到,去找大白问,大白说是你们志愿者组长按人头来领的。上海一家可能觉得被欺负了,北方组长则觉得被委屈了,说:我还问他们够不够吃,还怪我没香蕉。想来是觉得自己被看作贪污犯了,也不想把自己香蕉给对方,直接吵起来。北方人说话粗声大气指鼻子,对方则擅长都市精明处理办法,说:你打我了。

警察来了,围着上海男人问事情。一群淮北口音的人,围着那北方汉子说话,说“那人真欠揍,是他先骂人的,又没碰到他,就说打他了,吃不起香蕉吗?上海人小气,把我香蕉给他!”等等等等。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觉得他们还是有起哄的成分。我就客观描述一下,上海人和外地打工人之间存在互相不满。这种现象在之前隔离转运站也出现过。希望在方舱里能融合一下。

我在方舱大海里流浪。这是会展中心,有好几个大厅。对面大厅结构简单些,“居委会”(功能房)门口人头攒动。墙上贴着名单,是核酸检测结果。还有感谢信,有出院流程,有黑板报,似乎比我们这边热闹,可能不是一个护士组。

靠近功能房附近的舱位,一般都住着热心志愿者。一位面向朴素的女志愿者不停的回答各种问题。正好是晚饭时间,她抱出来一纸箱香梨,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穿着旧外套的外地老乡过来拿了一个,然后说我还要一个。志愿者说一人一个,那老乡说我还有个朋友,又拿了一个。我恶趣味地跟着老乡走,想认识一下他的朋友。他回到床位,把梨子藏进了自己的柜子。看来他的朋友不在。

有专业朋友找我打听方舱里有没有CT机,因为要用CT照过病人肺部才能确诊。我说没有任何人去做过CT,这里应该没有CT。肉眼也能看出来,我肺部没感染,也就是上海所称的“无症状感染”。

先来的舱友说,进来三天之后再做核酸,两次阴性就出舱。结果今天就来给我们做核酸,看来是想让人尽快出去。做核酸的护士说话大声大气,说:你给我坐下,个子太高。但是手法特别专业,要你眼睛往一边看,头一歪,她刮一下就好了。我家小宝每次做核酸都哭,这次居然都来不及哭就做好了。大家都说她专业,同时不由得担心在社区做核酸时候,有些手法看来不那么专业,会不会搞错呢?

晚上收到我们学校一位青年教授的电话,他也到了隔离转运中心。他是做过驻印外交官的,不怕病毒,但是充满困惑,因为4月18号之前他们小区没有一例阳性。他待在家里20多天没出去,什么团购快递都不沾,居然成了小区第一个阳性,实在怀疑是测试结果有问题。他老婆孩子都留在家里,作为密接,不知道后面会不会转运,听起来很头疼,我只能介绍下我这边的经验。这个病毒太难搞了,比印度人难搞多了。

更头大的是家里有阳性老人的。最近雷霆手段,应收尽收,发生了多起重病老人在转运途中出现生命问题。这是战争状态,上海人还没有走出岁月永久静好的想象,各种悲情呼救帖子,与各级政府的捉襟见肘进退失据形成恶性循环,问题不断积压,然后泄洪式解决,引起更多麻烦,更多呼救,几乎成了一个死结。我在今天另一篇文章里谈谈不成熟的看法,点击文末“原文阅读”可见。

我问隔壁的老阿姨,来方舱之前怕不怕?她说之前看了网上那些方舱描述,也是有点怕的,不过来了之后也还好。

考虑到最近方舱外面很多居民收到假冒伪劣变质“保供”食品,今天的方舱盒饭照片我也不晒了。

其实好多杂牌假冒伪劣食品,之前也一直在农村地区流行,现在终于人模狗样进城了。或者说,是战争状态把上海降维成大农村了。

既然是战争状态,该启用军事法庭就启用吧,此地老鼠那么多,平时散淡的市场监管局,就像我们校园里被投喂得太好的猫,怎么抓的过来?

对了,前几天我找武汉、西安、加州朋友一起聊聊各地的疫情封城经验,尤其是物资保障,才发现真的有很多经验和模式,但是没有被总结和推广过。感谢蜻蜓FM顶住压力把这期节目放出来了。请移步蜻蜓APP搜索“软硬兼识”或者“余不是大钊老师”收听最新一期。


封城日记:

封城日记4月1日:“不是每条狗都可以在家拉屎”

封城日记4月2日:沪吹和感染人数双双反弹

两个刷屏电话录音背后的故事【上海封城日记4月3日】

什么是中国的基本逻辑【上海封城日记4月4日】

奥密克戎对我们家的“时间差攻击”【上海封城日记4月5日】

有阳性居民按照朱医生的建议拒绝去方舱,然而……【封城日记4月6日】

全家六口就剩我是阴性了,我感到很困惑【上海日记4月7日】

快到谷底了【上海封城日记4月8、9日】

上海人为什么害怕去方舱?我给一点经验建议【封城日记4月10日】

奥密克戎可能就是病毒白骨精的最后一变吧【上海日记4月11日】

放个存档:上海黑市【上海日记4月12日】

4月13日日记《她不想看见上海变成这样》见微博“单车上的骑士”

上海人到极限了?我看潜力还不小【封城日记4月14日】

我就是你忠实的"共存派"【上海封城日记4月15日】

陈村差点挂了是谣言,但是真遇到急诊难题怎么办【上海日记4月16日】

人间四月隔离天【上海日记4月18日】

方舱大海【上海日记4月19日】

责任编辑:zN_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