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志愿”疑云:患病在家的母亲被注册成志愿者 并“服务”了52小时
2022-04-30 07:00:39 来源: 心之龙城飞将

中国慈善家

2022年04月29日 10:02:09 来自北京市

一网友用母亲的身份证号在支付宝搜索“志愿者”查询发现,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等多个病症,长期在家的母亲被注册为志愿者,在上海市杨浦区“服务”了 52 小时。

4月22日,微博博主“钢笔样子”在微博中提到此事,引发强烈关注,网友纷纷在评论区晒出被注册截图。

远在日本的蔡先生向《中国慈善家》证实了这一现象,他查询到自己在上海市松江区有过1小时的志愿服务记录,但自2019年短暂回国5天后,他已有两年多没有回国,此前居住上海时也从未到过松江区。

很快,支付宝下架了“志愿者查询”功能,但依然无法消除人们的疑虑,不少网友纷纷发出愤怒的质疑:是谁盗用了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注册”是否与领取志愿者补贴有关?

“被志愿”乱象

刘女士(化名)是在“上海志愿者网”查询到自己“被志愿”纪录的,注册时间显示为2017年6月18日,服务时长60小时,服务地点为上海市杨浦区,包括环境卫生、交通文明类的3个公益活动在内。她同时查询了老公和女儿的信息,也都“不幸中招”,三人除了注册时间各相差一天,其余信息基本一致。

刘女士“被志愿”的志愿服务项目详情。

刘女士一家三口目前居住在上海市虹口区,被注册地杨浦区是曾经的居住地。她致电被注册志愿服务项目的联系人,发现其在2017年的确是她所在居委会的书记,但对方表示不知情。

《中国慈善家》调查发现,被志愿的注册时间大多集中在2015年至2021年,部分“被志愿”者会在注册年份“开展”几个志愿服务项目后成为“僵尸号”,但也有一部分人的账号至今仍较为活跃。

林元(化名)向《中国慈善家》展示了他在4月16日至22日期间的志愿服务项目,近期“参加”的都为“防疫志愿服务”,每天一个新的项目增加进来,录入4小时的工作时长。但与其他人不同,林元的志愿者账号是多年前在单位号召下自己注册的,从未实际参加过任何志愿服务项目,但由于填写了邮箱账号,4月23日,他收到了志愿云系统发来的邮件,通知他已被剔除最近“参与”的几个防疫志愿服务队。

林元被剔除的邮件提醒截图。

“被志愿”的,还有目前正在上海疫情一线做社区志愿者的人。施先生发现自己“被志愿”时,正在上海市周浦镇小上海新城进行志愿服务。3月25日小区出现第一例阳性后,施先生就加入了小区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团队,这支队伍有超过100人,主要是协助核酸检测、帮居民配药等。做了近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没有人告诉施先生和他的同伴,志愿者还要注册。

由于施先生所在的小区阳性病例较多,居委会有几名工作人员先后感染,而志愿者所需的防护服前期无人提供,他们曾与居委会展开“谈判”,希望给予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最后却不了了之。

当施先生查询到自己也“被志愿”后,他非常气愤,“注册账号的邮箱就是居委会的首字母拼音缩写,不就是居委会注册的吗?”于是致电居委会,居委会表示“不知道有志愿云这个平台,也不会操作”。而当施先生建议居委会将小区内的防疫项目发布到平台时,居委会却允诺后期补录时长,并于4月23日悄悄上线了该项目。已经志愿服务了一个月的施先生发现后报名,却至今未通过。

施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他所在的小区内“被志愿”的居民有很多,他组建的“被志愿”微信群已有40余人加入,每天还不断有新人入群,目前所有“被志愿”的居民服务时长,粗略估计约5万至6万小时。

施先生发现被注册的邮箱地址为小区居委会首字母缩写。

针对目前正在上海抗疫的志愿者没有合理途径进行志愿者注册、服务时长统计“缺斤少两”的情况,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和众泽益创始人兼主任王忠平认为,志愿服务本在政府公共体系里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大多社区干部不知道如何管理志愿者,也没有经过相关培训,而且,目前很多政策宣传也不到位。

王忠平表示,根据《慈善法》《志愿者管理条例》对于保障志愿者的个人隐私权、不摊派志愿服务、要有诚信地记录志愿服务时间等相关规定,“被志愿”行为是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而志愿服务的登记也都是有痕迹的,可以追溯到相关负责人。如果公众希望维权,可以向民政部门问责,同时不要注销账户,保留好截图、视频等证据,或是找第三方机构对证据进行公证。

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到自己“被志愿”后,王芳(化名)将截图上传12345小程序,很快显示已转送至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并于次日收到了松江区志愿者协会的来电回复。

上海市松江区志愿者协会首先向王芳道歉,解释称几年前各区街道和居委会为了完成任务,将所有居民信息进行统一录入,以前的志愿者注册系统比较简单,不需要人脸识别就可以进行。松江区志愿者协会称,他们完成任务也“只是好心”,王芳认为,这样的道歉,她难以接受。

“被志愿”的背后

很多人认为,志愿者被注册的背后,或有“吃空饷”或冒认补贴行为。

3月29日,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曾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提到,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向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适当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补贴。《中国慈善家》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处了解到,目前志愿者补贴的发放没有统一标准,而是由各区政府自行根据情况发放。

实际上,上海市民政局曾在2014年时印发了《上海市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目录》的通知,其中规定了志愿者补贴的相关标准为:一般不高于50元/天/人,其中车贴不高于25元/天/人,饭贴不高于25元/天/人。

除了补贴,上海市政府还会以各种方式激励各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在今年1月5日,上海市民政局发放了2021年度公益基地“以奖代补”资金的通知,将对各区综合时长进入全市排行榜前200名的居村以奖代补,奖励每家居村5000元,总计100万元,用于开展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活动,发放志愿服务补贴和采购志愿服务相关物料。获得以奖代补的居村,在2022年3月底前需完成“共进计划”,至少联手一家辖区社区单位,帮助其在上海社区志愿服务网组建不低于30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时长大于30小时。

此外,上海志愿者网还会不时以各种方式发放包括保险、与某些平台联合推出的优惠活动等福利,只要是实名在上海志愿者网注册的志愿者即可领取。

记者借用一名“被志愿”者身份,致电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志愿中心,询问为何会被注册,工作人员称“可能是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就统一注册了,也可能是进博会”,但“不可能查到具体是谁操作的,志愿云上显示的项目联系人也不一定是录入人”。据该工作人员透露,由于最近收到不少此类反映,领导建议可以直接“注销账户”。

当问及是否有志愿者补贴发放时,该工作人员称“不可能有补贴”,表示其在志愿中心工作10年来,除了去年疫苗接种时,志愿者有发放过补贴,其余时间从未有过,而且当时发放也不通过志愿者信息平台,因为平台没有支付功能,只能打到每个人的银行卡上。

王忠平在志愿服务领域深耕多年,他向《中国慈善家》表示,志愿者补贴一般不会有,但为了激励志愿者,一些平台会出现积分换礼品等方式,“这都是正常的,而且志愿者补贴一般低于市场交换价值。”

至于一些公众质疑小区楼长所拿到的“米面粮油”是否为志愿者补贴,王忠平认为,要区分楼长的身份是志愿者还是政府的兼职雇佣人员,如果是志愿者,也要区分他是通过正常渠道以时长积分兑换福利,还是另有原因。“总体上我认为冒用志愿者的身份领取福利的可能性比较小,应该是个案,主要还是为完成任务指标要求所为。”

据王忠平介绍,“被志愿”的问题在全国都是非常普遍的。在文明城市和城区的创建过程中,对志愿者存在着指标要求,例如志愿者注册率要超过13%,活跃度要超过50%等。“上海拥有590万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的23%,指标和数据上去了再下来就不好看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很多高校共青团会要求团员进行统一注册,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有考核的指标要求,基层工作人员如果完不成,便会找一些身份信息充数。“这种情况的出现至少有七八年之久。”

据《2021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新情况报告》显示,自2007年上海在全国首次实行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以来,上海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人数不断增长,已经从2009年的2万余人发展到2021年的590万余人,注册率从0.1%上升至23%。截至2020年12月,在上海的16个区中,已有11个区跻身全国文明城区行列。

但王忠平认为,目前“志愿者”的名号有被滥用之嫌,一些基层政府力量不够,招不来志愿者,就以一天几百元的高薪招募,这属于兼职的范畴,而非志愿者;很多党员、政府工作人员也被称为“志愿者”,这都是不合理之处。

在王忠平看来,导致目前乱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志愿服务管理的“九龙治水”状态,民政部、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妇联、社会组织都在发布并试图管理志愿服务,出现了社区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自组织的志愿者等多种类别,而按照中国志愿服务网统计,目前我国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了2.21亿人,庞大的数量和管理的混乱导致权责不分明,“基本上就是谁审核谁负责的状况”。

因此,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动志愿服务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化是当务之急。王忠平提出,志愿服务应该过了追求数量的阶段,更应按照志愿服务健康和长远发展的指标来设计。一方面,要推动志愿服务的效果考核。不能为了做而做,要以结果导向,效果导向等维度引导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指标设计要考虑到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评估培育周期,“过分追求短期目标,反而有可能会伤害到志愿服务行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zN_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