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双手沾满鲜血,91岁的我在香港修建了这座神像山
2022-05-08 11:46:03 来源: 香港体验官

两年前临近毕业,我和一个同学正为毕业纪录短片发愁,突然想到来香港之前就看到过的一篇报道:

一位老人和他精心打理的神像山的故事。

我和朋友一拍即合,选题就此定下。

我们在其他报道中看到,老人每天早上6-8点都会在神像山上香。

为了在时间上不和老人错过,出发的那天,我们早上6点就从九龙打车过海前往香港仔的华富邨。

6点半走入公园,迎着海浪声,从一个楼梯处下来,就看到了这个面朝大海的神像山。

我们刚到时还未见到老人的身影,便先在周边勘察取景。

果然如同报道中的一样,这里什么神像都有。

泰国神、耶稣、招财猫、关公、弥勒、小龙人等简直应有尽有,都被照料得很好。

有的则因为年代久远,难以修复。

神像山的旁边是一座小庙,庙中背景有一个朱红色的巨大“佛”字。

等了大概十几分钟,就看到我们主角——黄伯出现了。

由于黄伯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在听了我们来意之后,马上就乐呵地接受了我们的访问,这也让我们非常感激。

也听到周围的街坊说之前也有港大的学生来拍过黄伯。

今年91岁的黄伯,每天早上七点多都会过来给神像们上香、抹尘。

在整个上香的过程中,黄伯先在庙里拿着一把适量的香点燃,再慢慢地走向旁边的神像群,向布置在各处的上香位敬重地插上香。

高处的神像还需要黄伯爬狭窄陡峭的楼梯上去,如此从庙中来来回回,无疑是份辛苦活。

除非恶劣天气,黄伯几乎十几年如一日地这样坚持,一件外穿的背心上都是香烫出来的洞。

在和黄伯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黄伯是广东顺德人。

1950年他尚年轻,从内地来到香港在猪肉档工作,是别人口中的“猪肉佬”。

那时黄伯虽然手上杀生无数,但他因为信佛却从来都不吃猪肉。

到了90年代,黄伯退休后便搬过来华富邨。

黄伯表示,华富邨原址是一片坟场,刚建成不久有非常多的闹鬼传闻。

邻里之间口口相传:“有人睡着睡着发现自己躺在了地上。”

资料显示,华富邨原址为鸡笼湾坟场,同时也是香港日治时期的乱葬岗,殓葬纪录无数。

因此华富邨建成之初,很多市民都不愿意申请入住。

香港政府甚至为此制作了相关的宣传影片吸引市民入住。

只要在Google上搜索华富邨,词条会自动出现很多相关灵异的事件。

也正因闹鬼事件不断,华富邨的居民基本每户家中都会拜神。

但几十年间居民搬进搬出,许多神像都会在搬迁中被遗弃。

一向都相信万神有灵的黄伯,只要在路边、街上看到神像,他都捡回来放到这座面朝大海的小山处。

一路积累便成了这座颇有规模的神像“手办”山。

黄伯:“这里什么神都有,招财猫也有,因为它招财,所以也是神明。”

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了黄伯的善举。

尤其是近些年黄伯受到了很多的媒体采访之后,甚至有别的市区居民会将自己家因各种原因需弃置的神像偷偷留在神像山附近。

黄伯一边无奈,一边也只能将它们安置好。

近些年华富邨的风水变好,成为大家口中的“平民海景房”,相信也有黄伯的功劳。

黄伯说:“我现在信佛,也信耶稣,我逢神都信,哪一路都无所谓的。

一定是什么都信才会一直在这里,如果你信一样不信一样,你不会在这里(做这件事)的。”

照看神像山这件事,家人怎么看呢?

黄伯说最初的时候妻子并不知道,妻子说整天都看不到他,黄伯就说去晨运、周围走一下。

现在出去拜神家人都是知道的,但很少出来看,家人都信耶稣。

如今黄伯每个月都要在香油钱上花一千多块,也有好心人送香给黄伯。

我们在采访的途中,偶尔有经过周边的街坊停下双手合十拜拜,以及跟黄伯打招呼:

“慢慢走呀黄伯,有心了!”

这时黄伯总是乐呵呵地回应:“你也是呀!”

但一向乐观的黄伯却对这座神像山充满了担忧。

因为华富邨的部分楼宇曾涉及偷工减料的“公屋丑闻”,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标准存在安全隐患。

政府在14年的时候就提出了重建华富邨的计划,也期望能增加单位供应,届时整个华富邨会分期拆除。

尽管因受疫情影响计划受到了一定的搁置,但神像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心里肯定是放不下的,政府只公布了屋邨的将来。神像山将来会变得如何,也都是将来的事了。”

黄伯的表情露出些许的无奈和落寞。

片子在班上放映之后,我才知道,即使是香港人也不一定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地方。

看到老人给招财猫上香,有同学觉得又可爱又神奇。

而能够将黄伯的故事和心愿传播给多一些人,我们做这个故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责任编辑:zN_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