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这才是从宏观层面、博弈层面思考英语学习的利弊
2022-06-10 06:07:43 来源: 云湄

【本文来自《反对全民学英语自然可以,但是也有几个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文章已经是思维定式,思维固化。

说的就是以楼主这种看法为代表的广泛技术阶层和知识阶层,因为过去长期技术追赶的全套英语路径依赖(以及殖民时代后全球的英语使用现状),缺乏独立的深度思考。

无法独立思考英语在人的知识体系中到底是什么用途,利弊到底在哪里,学习这工具的效费比如何,工具的信息传播效率高不高、如何更合理提升深度思维,对中国话语权复兴的整体影响如何,以及有没有真正的打破常规现状弊端的开拓者气质,基本就是稍微有点权威的人说什么就照单全收。所以每个行业领路的往往是极少数人,而领路的认识深不深刻又直接影响整体方向。比如于敏、马伟明这些人,特质就是独立思维,学习但不盲从美国,并且眼光目标就是超越对方,所以这些人才能走出一条自己开拓的全新方向路线,而不是永远看别人的车尾灯。

甚至更深地设想未来的话语权结构:如果借助中国的人力规模、科技逆袭潮流,打造汉语审核、评定、发表体系,将慢慢以固有顶尖技术为话语权基本盘(中国领路的逆袭科技领域最好减少甚至不进行英语论文发表,并在中国顶级装备中确立中文的使用地位,比如去中国空间站就必须懂汉语 ),慢慢的别人要广泛学中国的顶尖知识海量论文就必须先懂汉语,并逐渐发表汉语论文进行探讨,逆向虹吸全球的科技论文资源。

而汉语实际上是非常难得的通识工具,信息传播效率比英语高得多,这本身就极大有利于中文社会的信息交互,论文只要想专研全国人都能看懂,没有学科壁垒,科技新知识普及非常快,不存在因为英文的造字逻辑性欠缺而出现的学科壁垒,进而导致的英语社会大量的科技文盲人群;

打造汉语话语权体系,不仅将极大提升中国的价值度、向心力和汇集脑力资源,并且也形成反向知识壁垒,也即别人必须花费巨大时间成本来学习汉语工具,不然对其就有知识壁垒。现状是,英语国家的人不仅拥有全球的英语论文资源,并且中国人不仅耗费全体学生巨量时间去学习一个低效工具,还主动贡献自己的脑力资源,甚至产生英语路径依赖,英语路径崇拜、英语皈依感。

这才是从宏观层面、博弈层面思考英语学习的利弊。

责任编辑:zN_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