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文学作品不应粉饰现实,文学艺术就是该暴露黑暗” 莫言这话放现在能实现吗?
2022-06-15 05:40:55 来源: Zpuzzle

不久前看到莫言早期的一个演讲视频,他说了这句话“文学作品不应粉饰现实,文学艺术就是该暴露黑暗”。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只看到这些所谓“黑暗”,那怎么能让人们通过文学找到自己的乌托邦呢?换句话说,人们怎样通过文学来找到希望呢?或者说,莫言这话放现在能实现吗?

纯属个人疑惑,没有其他的意思。


(资料图)

我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但我可以借用贾平凹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演讲来说明问题。

在那次演讲里,贾平凹谈到80年代的文学热时,曾经说那个年代的文学热是不正常的。作为一个亲历者,他认为80年代的文学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传媒不够发达,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类似新闻的功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声渠道。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使得文学的方向发生了偏移,现实主义和现实题材成为当时的主流。

这不是说文学不应该描写现实,而是假如把“文学艺术就应该暴露黑暗”这句话成立的话,就会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难解释的问题:

如果文学应该暴露黑暗,那么文学与深度调查的区别在哪里?

在这里,不妨推荐一本书——《中国农民调查》。这是2000年初非常有名的展现农村现状的书之一,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安徽省的两位作家陈桂棣、春桃。

尽管这本书有比较高的影响力,但如果你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再去看这本书的话,会发现这本书敢写是真敢写,但读下来却又总感觉与“好的文学作品”这个期待之间差点什么。

其实,往大一点说,在80年代至2000年初,中国曾经特别流行一类叫做报告文学的文学样式。若论对现实的揭露“报告文学”可谓是与深度调查齐名的,但以今天的视角来看,报告文学有点两不沾——你把它看成是调查报告,但它并不是依据社会学、人类学等更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展开的,大多数情况下作家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采访和采风,其在写作手法上更容易贴近文学样式的表达而不是专业、严谨的学科语言;如果你把它看成是文学,它们往往又写得太“实”、太“重”,没有文学应当有的轻盈。

如果用电影打个比方,就是纪录片和电影是两回事。纪录片可能会因其对现实的揭露而有更多的现实价值,但作为艺术的电影,经典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于虚构,而电影的评价标准与纪录片也有很大区别。

而到现在,报告文学的影响力可以说是逐渐式微。这背后的直接原因,是随着社会学科的完善,很多社会现象可以直接在相关学科内进行调查完成,并对相关部门形成直接反馈,而不必绕报告文学这么一道圈子。再加上现在媒体发达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人写小作文的能力是很不错的,报告文学的存在价值越来越低。

当报告文学存在价值越来越低的时候,文学与“暴露黑暗”之间的关系也就渐渐明晰了。

文学之所以是文学,而不是新闻里的深度调查,是因为文学要以文学的语言来表达。既然文学要以文学语言来表达,那么文学的核心就依然是“形式”而非内容。

“文学作品不应粉饰现实,文学艺术就是该暴露黑暗”,这句话的偏颇之处在于,在于假如“文艺就应该暴露现实”这句话是成立的,那么同样也可以得出“音乐就应该暴露现实”、“美术就应该暴露现实”之类的结论。但很显然,你看后者就会觉得有点怪——因为你知道,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只是因为他们好——比如古典音乐,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它们是因为揭露了什么黑暗现实吗?

责任编辑:zN_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