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滚动:《环球时报》前副总编辑赵强点评安倍死后的中国舆论场
2022-07-10 05:30:57 来源: 是海子啊

【本文来自《我对安倍遇刺并已失去生命体征表达同情,我觉得此时需要把与他之间的政治纠葛放到一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环球时报》前副总编辑赵强点评前总编辑胡锡进等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安倍被刺身亡,舆论一片哗然。

一面是众多网民,对这个参拜靖国神社、鼓动“美日挺台”的日本政客,没有任何好感,对他遇刺感到“痛快”。

很多人还自然地将其与62年前岸信介遇刺事件联系起来。后者是甲级战犯,也是安倍的外公,当年在中国都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资料很容易查到。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精英”大V,分分钟要教网民做人。他们高举“人道主义”的大旗,颇有“世界公民”的姿势,居高临下地指责另一部分中国人“没脑子”“民粹”,甚至是“没人性”“神经病”。

他们不出意料地又祭出“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的法器。用中国传统礼仪攻击中国人,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也许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只有这么一点残余。或者,压根也不清楚这句话的出处和背景,更不能理解这段话的真实含义,只知道人云亦云,而且因为似乎飘在道义高处而沾沾自喜。

殊不知,中国先哲们,还有更广为人知的经典记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如果想掉书袋,能不能拜托多掉一些。

还有“一名中国老新闻工作者”呼吁中国网民,此时需要把与安倍之间的政治纠葛放到一边,“希望能有更多人理解并加入我的这个态度。”

呜呼,同样作为一名“中国老新闻工作者”,我却不敢以此崇高的集体称谓来号令网友,哪怕我还在职,尚未退休。那得多大的脸啊?

我不可能“理解并加入”这种“态度”。

我只想以个体视角,谈一谈个人浅见。

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公共场合突遭意外,无论如何,都令人唏嘘,同情也好,哀悼也罢,都是人之常情,都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同样情形就要另当别论。否则,就不会存在所谓流芳万世和遗臭万年的差别。

关键是,对政治人物做出这样不同评价的,是百姓,是人民,背后是公道伦常,是人心向背。

中国百姓会对安倍有一个公允的评判,日本国民也会献出他们的悼词。显然,能够对此盖棺定论的,不是某种一手遮天的权势,更不是某个自以为可以指点江山的大V。

当一个人,投身政治,名声日躁,羽翼丰隆,他就必须面对生前身后名的各种风险,或万人景仰,或身败名裂。这种风险,是其政治收益的合理对冲,是其个人权利的自动让渡。

从这个角度出发,评判安倍遇刺身亡这个事件,就有了两条不同的路径和维度。目前网络舆论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的分野,根本上,是混淆了二者的界限。

为什么会有这种混淆?

可能是网民心中积累的公愤一时冲破了理性的堤岸,更大可能是网民们因为安倍的各种政治操弄,以及日本右翼死不悔改并且屡屡向中国人民的朴素情感插刀子,已经无法将其归入人性尚存的生物,只能把他们纳入他们孜孜以求的政治群体。

这些为非作歹的政客,理应愿赌服输。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装大尾巴狼,扮白莲花,那就没意思了。

那些恨不得对安倍被刺“长歌当哭”的群体,一种可能是依然在抽象层面讨论“人权”“自由”等等,殊不知,这些原本闪耀人类理性光辉的词汇,是要结合具体实践的,如果凌空蹈虚,不把这些词汇同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结合在一起,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空洞表白。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以某些“精英”的学识和思维能力,不可能不明白这些浅显的道理。也许,博流量才是他们的第一考虑,反正他们已经习惯了左右互搏,各种反串。只要有流量,就会有利益,网民争论的越厉害,这些人越高兴。

至于那些“精日”群体和1450,就不在讨论之列了。对他们多说一个字,都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几年前,我作为一家中国媒体的代表,远赴日本参与一个论坛。在那次会上,我尝试着以个体身份,以一位南京人的身份,表达了为什么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日本右翼依然罔顾历史的倒行逆施,至今不能原谅,至今心存悲愤。

我想,这也代表了当下众多网民的共同心声,这也是我实在看不下去那些要教中国网民“做人”的群体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转自“强词说理”公众号。

责任编辑:zN_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