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速讯丨科普一下药物命名法,我们应出台统一的通用名命名规则,让药物的名称容易望文生义
2022-07-16 08:30:23 来源: 在此发言只为反民粹

【本文来自《我国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来了!阿兹夫定片已正式提交上市申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吧,我再给科普一下药物命名法,省的不好学又文化自卑的小朋友哭泣不止。

药物命名法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了,分为三类:化学名(分子式名称),通用名(非专利名,就是这个发明者没文化引起争议的这类),品牌名。前者太繁琐,后者没标准,标准化的就是第二类,通用名。但是这种标准化,也是有灵活性的。国际非专利名称系统(INN)基于西方的拼音文字,有一套词根词缀,用于描述药物的效用范畴,但是大国通常基于自己具体的语言文化另有一套规范,与INN能一一对应就行了。

比如一种止疼药INN叫Pethidine,音译就是哌替啶,后缀-dine与这个新冠药Azvudine一样。注意是啶不是定也不是腚,表示含氮的环状结构。但是你从这个啶或者定或者腚,能望文生义看出这是止疼用的药而不打屁股(拍踢腚)吗?甚至能看出是药还是毒品还是什么别的玩意儿吗?都做不到吧!那就说明,哌替啶这个中文通用名不怎么样,不是为中国人使用的方便服务的。而美国的USAN命名为Meperidine,跟INN就不一样,但符合美国的语言和命名习惯,没问题。

再比如一种抗生素Penicillin,USAN和INN没区别,但是中文通用名拜有文化的老先生所赐,称为青霉素,傻子都知道是一种药而且可能是抗生素。这就是为中国人使用方便服务的好通用名。

第三个例子,著名的“神药”Remdesivir,后缀是-vir,代表是抗病毒药,中文通用名是瑞德西韦,-vir对应韦小宝的“韦”。可无论管不管用,你从这个韦小宝的“韦”,能看出是治新冠的吗?看不出来吧!那么就说明中文名称直接音译过来不讲究。

不过这些也就罢了。青霉素有讲究的老先生命名好了,其他进口药由不讲究的文盲药学家命名坏了,毕竟是进口药,中国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负责任的国家标准,也就算了。但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药,还不正经命名一下,还来个不伦不类的阿兹夫定……我看还不如叫阿紫扶腚好。

如果有杠精就是喜欢阿紫扶腚,也可以。另外,你们每天都在用的有一样东西,叫做“依赖壳特朗你可死”,有这个你才能上网炫耀无知。这个名字好,看着多学术,有人说是拉丁文,专业,比中文表达得清楚,所以千万别管这个叫“电”。

前一阵唐山打人事件也是,明明是轻伤、轻微伤标准不合理的问题,砖家还要给大众“科普”哎呀这个轻伤不轻、重伤很重……后来有真明白人评论说:与其每次需要向大多数人去普及什么叫轻伤,不如在分类时指定更贴近普通人认知的分类标准和名称。我说这就叫一句顶一万句。一万句都是削足适履胡说八道。

中国的发明家们,发明水平怎么样再说,文化水平很低,就要承认很低。为了照顾这些博士毕业的小学生们,我国政府应该像美国政府、日本政府一样出台自己的统一通用名命名规则,让药物的名称容易望文生义,真正为中国人民服务,而不是故作高深不知所云来给中国人民添堵。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责任编辑:zN_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