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快报:解放军为什么不用大疆无人机?
2022-09-02 17:39:42 来源: 国服最坑赵信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奥卡姆剃刀


(资料图)

解放军为什么不用大疆无人机

近日,有位军事评论人员发表了雷人之语,他称乌克兰军队用大疆无人机,俄罗斯军队也用大疆无人机,以色列军队用大疆,美国军队用大疆,唯独解放军不用。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大疆无人机不具备军品采购资质,而这个资质是计划经济50年代的产物,即使大疆无人机再好用,实战性再强,也都不用。话外音就是体制问题。

这个说法很荒谬,且听我慢慢道来。

战场无人机主要作用是什么呀?最早的作用是炮兵校射。

开炮后弹着点是否符合预期?应该怎么修正?以前需要有炮兵侦查员潜伏到前沿进行战地勘察,然后用电台向后方报情报,那自然很危险,效率也低。

后来改用无人机做侦察,我军第一代炮兵校射无人机JWP01型在上世纪就列装了,现在已经退役了,因此可以说说它的性能,这不算泄密。

JWP就是校射-无人机-炮兵的拼音首字母,时速100多公里,续航10多小时,有独立的无线通信系统。

炮兵射击距离30公里,无人机要能很快地飞临弹着区域并盘旋侦察,把敌军部署和弹着点情报,通过机载无线通信系统及时地传回情报中心。

飞30公里到达目标地域,盘旋侦察,再飞30公里回来,这就要求至少100公里的续航能力。

大疆无人机的基站航程都不到10公里,且续航时间只有30分钟,显然无法完成炮兵侦察任务。

而且,大疆无人机没有独立的无线通信系统,也无法做到情报的及时回传。

俄乌冲突中,大疆无人机被普遍使用,说明他们的情报体系还很落后。

信息战中的情报中心,有着非常明确的体系化要求。

信息的采集手段,有卫星、雷达、观察哨…等很多种,采集后要进行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必不可少。例如8部雷达都捕获到了目标,那到底是1个目标被8部雷达捕获?还是8个目标分别被捕获?这需要智能判识。

信息融合后,生成了真正的战场情报,然后向战场分发。

部队会收到两类情报,一是战场态势通报,这是所有部队都会收到的战场总体情况介绍,甚至包括天气预报。

二是针对自己的具体敌情通报和战斗指令,例如敌三架攻击机正向你部方向飞行,预计8分钟后经过你部阵地,请做好防空袭准备。

如果是防空部队,传来的预警情报就会是方位角、高度、速度、航路径向等,本部火控雷达装订参数后就开始搜索瞄准和锁定了。

战场情报应该体系化,具有全局的侦察和预警能力,指望只能飞几公里的民用无人机,获取不了啥有价值的情报。

俄乌冲突中,双方都大量使用了大疆无人机,这恰恰说明俄乌军队的信息化水准还比较低下,没有建立起来基于信息系统的情报体系。

俄乌作战人员用大疆无人机做侦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绝不是什么先进战法。

解放军不用大疆无人机,是因为它的功能、性能都不满足军用要求,甚至比已经淘汰的JWP01型无人机都远远不如,我们有更好的军用品,当然不会用能力差很多的民品,这才是真相。

责任编辑:zN_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