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今日讯!“前进,不惜代价的前进”——816工程参观小计
2022-09-10 18:28:53 来源: 席亚洲

中秋节前,列车长和几位朋友到重庆参加一个研讨会。会议上看到了一些出人意料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东西,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过这里面有些东西就像是航母的斜角甲板,只要别人听到这个概念十有八九就能抄一个出来,所以在相关单位自己宣传之前,我们是不会提前跟大家谈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这次到重庆,我之前很早就想去看的一个景点这次终于去看了,这就是其实很多朋友都已经知道的,816工程项目遗址。一直感觉这个遗址的相关宣传工作其实没有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实际意义,到现场去走了走看了看,令我大受震撼,我只能说整个参观当中,那种感受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或许是因为之前相关宣传都是由参加工程建设的部队的干部战士以及他们的后代为主,他们对于这个工程的感情,或许就像海军舰艇上的水兵对自己战舰的感情一样,往往没办法向外人传达,也很难为外人所理解。

所以这里我觉得还是要先把816工程是什么,干什么,有多难,用更形象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理解了这些,大家才能明白这个工程背后的那些复杂的感情。

当然这些都是基于我对它的理解,里面可能也有我理解不到位的部分,还望相关专业的朋友可以指出。

首先,816工程是什么——可以这么说,816工程的主体是一座核反应堆,但它并不单是一座反应堆,它是一个完整的地下核工业基地。

这就要首先介绍一下816工程这个特殊的反应堆了,这个反应堆是“石墨水冷热中子反应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核反应堆内部,有一个大水池,水池的底部是核反应堆的燃料棒。但在这个堆里面,上面是没有水的,核燃料直接用一个巨大的天车直接吊放进去。基本上来说,这个反应堆的总体设计类似于苏联最早投入实用的核反应堆,它的主要特点是用石墨作为中子慢化剂,而水作为冷却剂。

至于其具体设计我们有个图可以展示,这是苏联最早投入运转的的BAES反应堆,它的许多结构特点和816工程相似,其中最明显的是顶上的巨大天车和反应堆燃料棒在运行结束后会从反应堆最下方取出。相比之下,切尔诺贝利发生爆炸事故的反应堆RBMK已经与此有一些区别,包括反应堆的燃料棒是从上方进入反应堆,之后从上部抽出。从技术角度说,RBMK相比BAES已经要领先了一代。不过从另一些方面来看,816工程又更类似RBMK,比如说燃料,在BAES反应堆里使用的燃料是5%的浓缩铀,而RBMK则可以直接使用天然铀,816工程也是使用天然铀。

天然铀在反应堆中经过裂变反应,就可以直接生产出钚239,而钚239本身就是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

切尔诺贝利的RBMK反应堆示意图

苏联BAES反应堆设计图,816工程反应堆的很多结构与此类似,只是尺寸上要大得多

反应堆底部的大坑,用于容纳落下的燃料棒和残渣,回收后用于提炼钚239和回收铀235

反应堆内的钢结构,每个方孔内就是一根燃料棒落下的通道

反应堆大厅顶部,可以看到巨大的天车,安装时颇费周折(导游会告诉你至今保密,其实网上是能查到施工的大概方法的)

反应堆大厅内的指控室,铅制防护板上的圆孔就是观察孔

反应堆顶部,可见上千个燃料棒的圆孔,其中绿色发光物为模拟燃料棒的LED灯管

反应堆大厅内景,全高30多米

储存燃料的石墨元件

反应堆内巨大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到二回路,二回路水也具有较高辐射,发电后仍有大量余热,由三回路中的天然水来进行冷却,816设施如果建成,三回路将通过10级泵站将三分之一乌江的流量引入三回路提供散热,图为切开展示的一段三回路引水管

由于需要进行化学后处理等工序,因此本设施有很强的通风排气需要,图为其中一个大型通风设施厂房,可见设备安装支架

这座红砖建筑应该是当时的办公地点,也是816工程伪装的一部分,从空中看下来可能以为这是一个路边的小型工厂或者施工队驻地

816工程三维模型图,最左侧一小段为“产品库房”,存放制造武器级钚,蓝色部分通道可以看到挖通了若干地下溶洞,其中部分用于存放核废料,绿色部分几条比较浅的通道是通往外部,顶上分成三叉的部分是一个隐蔽的防御阵地,图中最大的一个地下厂房就是反应堆大厅。从顶部进排气通道来看,这个设施的最高处距离山顶约为150米(烟囱本身150米,加上地下部分总共300米)

苏联当年的RBMK反应堆的主要任务就是兼顾发电和生产核材料,而816工程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用比较简单粗暴的理解来说816工程的核反应堆的话,这实际上是用一个较为落后的BAES反应堆的构型,实现类似RBMK反应堆的效果。

不过说起来的话,这种较为落后的设计工艺也带来了一点好处,那就是当反应堆断电,或者失控导致需要紧急停堆的情况下,燃料棒可以靠自身重力落下,可算是某种原始的“非能动安全”设计了。

此时的关键问题就变成了上千根通过反应堆核心的管道可能因为高温出现变形,阻碍燃料棒落下,而且由于管道比较密集,一旦发生这类事故,可能会出现多根管道互相影响,导致大量燃料棒同时无法落下,这就会造成极为危险的情况。此时,就需要使用特殊机械强行从下方将燃料棒拔出,而在机械都无法拔出燃料棒时,我们参观的时候都通过了被讲解员叫做“敢死队之门”的一个小洞,紧急时刻,就会有敢死队从这个洞里直接进入反应堆底部,尝试一根根强行排出燃料棒,由于直接接受反应堆内部的高强度辐射,每人只能进入堆内60秒,经过这生死60秒后,就可以去疗养三个月了,而不论敢死队员们最后能否活着离开疗养院,都可以退休了。

从反应堆分代的角度,RBMK属于二代半反应堆,BAES属于典型二代堆,而816工程则可能应该算是2.25代。而且这个堆非常大,其“顺手”发电的功率就可达160兆瓦,比RBMK反应堆的单堆大了超过50%,如果建成,可能将是同时代世界上最大的反应堆。

今天我们都已经知道,如果拉长到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第二代反应堆出现事故,乃至灾难性事故的风险是不可忽略的。

其实在816工程决策的时候,也就是1965年,我国对于这种反应堆的风险应该就已经有了评估,那就是风险非常大。可能每年都会有百分之几的风险发生灾难性事故,而如果拉长到几十年的话,事故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但是,对于缺少核燃料资源,也缺乏电力的我国,又有着巨大的国防压力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足以与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叫板的资本,为了获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为了维护我们的尊严,中国咬着牙做出了开始建设816工程的决策。

但其实从816工程的选址,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当时对于它的风险其实是有很强认知的。

入口的标志,同时也是过路的人行通道入口

部分未完工地下设施内景

今天我们去参观816工程,入口是一个主导洞,导洞向山体内延伸了几百米,头上是几十米的岩石,脚下也是一整块的基岩。但是从防御敌方核打击或者常规打击角度来看的话,816工程的防护能力似乎又并不是那么高。

首先是它的主导洞基本上就是直通到主发电厂房,虽然它的门口有双层1.5*2米的钢制大门,通道内还有“防冲击波”设计,但是如果敌方大当量核弹触地爆炸, 冲击波仍然可能沿着导洞直接进入主厂房,这中间没有做一个拐角,或者类似北美防空司令部入口那样的隧道贯通山体,在隧道侧面开主入口的射击,从防护角度说是不合理的。

另一方面,从介绍文字我们也可以看出,816工程的防护等级是,防御百万吨级核弹空炸,或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这其实并不是特别高的防护等级,毕竟到了六七十年代,打击地下防护设施的标准配置已经变成了数百万吨级核弹触地爆炸,这种强大的地震波是可以直接炸塌山体的。

对于这种似乎矛盾的设计,个人推测,816工程之所以要做成如此深埋山体内的模样,实际上是把山体和下方的基岩,当做了一个巨大的“石棺”——就是苏联在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用巨量的混凝土建造起来的那座“混凝土山”。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座基地的防护力描述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抗8级地震,这显然是有着地质方面的考虑的,我们可以看到这座核设施设计上会将所有的高放射性核废料直接放在向大山深处挖掘的漫长隧道里面,当然其中也有一条隧道是作为“产品库房”,也就是保存钚239和铀235的仓库。

换言之这里本身就是一座“核坟场”,或者说,地质结构稳定的放射性废弃物永久掩埋地点。

远眺816工程,可以看到它150米高的烟囱

也就是说从设计之初,816工程的设计师们就已经很明确的认识到,这座核反应堆随时可能发生严重核事故,而一旦发生最恶劣的情况,不论是类似切尔诺贝利那样的炉芯融毁加大爆炸,还是外部攻击导致关键设施坍塌,那么在幸存人员尽可能撤离后,可能就会直接用爆破的方法, 将所有导洞炸塌,从而让整个核设施彻底埋葬在大山腹中,成为一座永远的坟墓。认识到这一点的瞬间,列车长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悲怆,我不知道自己的文字是否能够对读者传达出这种感觉。

很可能从决定建设的时候就已经预计到这个工厂或许只能运转几十年,不论最后是出了事故被迫放弃还是随着运行积累的风险过大主动放弃,它都是一个“向死而生”的项目,或者说,在这个危险的“婴儿”开始孕育之前,“父母”就已经规划好了它的葬礼。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一点,就是庞大的816工程并未设计将自身的电力输出到电网,供附近的其他民用工农业使用。从这一点上来看,它的庞大发电能力,将完全用于维持整个地下核工厂的运转,在目前尚未开放的区域内,包括了元件储存池,后处理厂房,废水处理厂,铀回收厂房等一系列关键性设施,包括了整个生产铀235和钚239所需的整个工艺流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而这电力就直接来自于反应堆发电。

这一方面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时美国评估中国无法大量制造核武器,因为气体扩散法提纯铀需要大量的电力,而中国当时所有发电量的总和无法满足需要。这个评估当然多少是低估了我国进行基础建设的决心和能力,但同时却也是816工程开工建设时做出“自给自足”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选择在大山深处建立地下反应堆还有一个无奈的客观现实,就是当时我国不论是混凝土产量还是建造大型钢结构件的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建造如此巨大的反应堆安全壳的要求。但是如果直接利用天然山体内挖洞,其主要难度就变成了需要足够的劳动力了。这也是我国后来建设“地下长城”而不是建造加固导弹发射井的原因之一。

816工程动用了6万名施工建设人员,最终有76位烈士长眠于此,其中既有工程兵的干部战士,也有来自院校的高级工程师、科学家。

不过也正是由于施工过于困难,816工程从1965年开工, 到1984年仍未完工,而此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力发展,我们有了更好的核反应堆设计方案和更好的核工业建设条件,它已经失去了建成投产的必要。

而且由于此时它的核反应堆相当一部分建设工作已经完成,要拆除挪作它用并不合适且需要投入更大的资金。所以816工程终于永远停留在了停止施工的最后时刻,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可以参观和缅怀的一座无言的纪念碑。

由于816工程设施过于巨大而且目前也仅仅开放了一部分,大部分工程仅仅停留在挖好了洞,尚未进行施工处理的阶段,也不适合开放。所以我们目前无法一窥它的全貌。但仅仅是气势恢宏的反应堆大厅,就足以让人震撼,在大山内挖掘了如此一个巨大的工程,并且在其中建起了一座如此复杂的设施,仅仅靠我的语言恐怕也连百分之一的震撼也无法传递。

由此我又想到了更多,其实816工程给我们的震撼远不仅仅是洞里口号上写的:“人定胜天、愚公移山”,中国古代也有过很多奇迹,不论是万里长城还是秦始皇兵马俑,那都是人类的奇迹。

但816工程传达的感受却是另一种,是一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那就是严峻的危机感。

化工处理厂房现在被布置成了一个纪念场景

在中国古代,中国人其实从未真正考虑过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可能面临毁灭,即使是五胡乱华、即使是蒙古或者满洲入主中原,最后的结果都是发展了中华文明,变成了五十六个民族的一员。

但在近代,中国第一次面临了可能被外来文明灭亡的危机。对于西方和其他文明来说,他们可能对于“亡国灭种”这类的说法并没有中国这么强的危机感,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他们历史的一部分了。正是由于这种让中国人喘不过气来的危机感,反而给了中国巨大的动力,不论是未完工的816,还是最后完成了的其他同样堪称奇迹的重要项目,都是这种巨大动力推动的结果。

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刘慈欣小说《三体》、《全频带阻塞干扰》、《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追捧,大家看到这些小说和相关文艺作品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追溯起来都是这股强烈的危机感和与之相伴的巨大动力。

今天的中国文化相比近代之前的中国文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与上面提到的这些中国近代的历史事件是分不开的。今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些人喊着恢复传统文化的声音,但是其实他们所期望的是回到那个中国没有被近代以来的强烈危机感所刺激,所激发的年代。

但816这样伟大的近代奇迹,无言的告诉我们,中国是如何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否定这部分的历史就是对现代中国整体的否定。

只是这样的一种中国文化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传承,以怎样的方式发展,如何能够真正的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

恐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喊口号就能做到的事情,更不是简单的否定所有负面的东西能解决的。我们需要的是新的创造,新的发展,只有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我们才能找到未来的道路。

当然这部分可能就已经离题万里了。

重庆灯火璀璨的夜景

但当我面对一座巨大的,为了给全中国几亿人民在核时代找到生路而挖掘的巨大花岗岩“坟墓”的时候,头脑中短暂的空白之后,冒出来的无数想法当中,我只是抓住了这么一条,说了这么几句。

我只能说这座向死而生的奇迹,真的还需要更多的挖掘,不仅仅是工程意义上的修缮、续建(当然不是作为它原来功能的续建),更多的是我们应该从中找到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从表面上看,它巨大而沉默,足以引发巨物恐惧,但如果你想到这其实是我们的先辈为了保护我们而创造的,向死而生,但又未能降生的猛兽的产房,那么这种恐惧的感受更多的是转化为了一种巨大的悲怆,让人不得不哽咽和热泪盈眶。

这是一座坟墓,坟墓在中国文化中本身就代表着祖先的荣耀和庇佑,具有巨大的精神意义。而在这里埋葬的,除了为了这座工程而牺牲的先烈,更是那个为了生存,不惜代价的前进的时代。今天我们已经不必那么不惜代价,用一种更优雅的方式完成我们的目的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坟墓当中的祖先。

责任编辑:zN_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