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快消息!睡前消息484期文稿:人均全国第5,增速全国第7——都是倒数
2022-09-14 22:26:07 来源: 马前卒

大家好,2022年9月13日星期二,欢迎收看第484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逐渐公布,刚刚举办过冬奥会的张家口市,经济增长率同比0.1%,在河北省倒数第一。

而整个河北的经济也一直处于相对下滑区间。北京奥运之前的2007年,河北人均GDP水平还排在31个省区市的第11名,2021年,河北省人均GDP5.4万元,排名第27,只略高于贵州、广西、黑龙江和甘肃。网上有人认真整理了31省市区人均GDP排名变化图,在几十条彩色折线中,一眼就能找到一路下滑的河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督工,作为一个河北人,你怎么解释家乡经济的现状?

首先我得说一句,从上面那张数据图看,最惨的省份还不能说是河北,还有用了20年时间从第十名跌到第30名的黑龙江。再放宽一点视角看,过去十几年,“南强北弱”的趋势一直都在加强,与河北省紧邻的天津市是建国初期就设置的老牌直辖市,虽然按省级单位算人均GDP排名还很高,但早就被开除在一线城市行列之外。现在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GDP总量排不进中国城市前十名,甚至放在江苏省都只能算第三名。

但是,就算考虑到北方经济整体停滞,依然得说河北是经济重灾区,而且是找不到任何借口的重灾区。

黑龙江可以说自己地理上太靠北,气候上取暖成本太高,交通上距离海港太远,这在产业链自发聚集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确是很难逆转的弱点。但以上问题在河北省完全不存在——河北年均温度比黑龙江高10度,南部平原区的农作物基本上一年两熟。河北有自己的深水港,而且可以算是中国北方交通枢纽。更重要的是,河北环绕京津,自己也有7000多万人口,在全国人口开始下降的年份拥有最可靠的经济要素。在这些便利条件下,河北用15年就变成了中国人均GDP最低的几个省份之一,无论如何解释不过去。

从直接原因看,河北经济的主要问题还是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守不住,新兴产业拿不着。

因为环绕京津,高端服务业和金融业向省外集中,河北直到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50%,现在第二产业比例仍然有差不多40%,工业是河北经济的核心。

按官方说法,河北工业有八个支柱,其中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都属于新兴产业,只有钢铁、石化、食品是传统行业。看起来转型挺成功的。

http://heb.hebei.com.cn/system/2021/11/23/100820671.shtml

但量化比较一下可以发现,8个支柱,长短是不一样的,根本就不可能在同一个屋顶下撑起河北经济。

2021年河北省统计年鉴显示,全省2020年第二产业年营收总计4.3万亿元,除去采矿业1640亿,生产水、电、热、气3700亿,剩下的制造业营业额3.78亿万亿。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一项就有1.33万亿,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加上直接外延的金属加工业,超过1.7万亿,接近全部制造业的一半。

在金属冶炼加工业的下游,汽车产业是名义上的第二大制造业,只有2700亿的规模,还不到黑色金属产业的零头,而食品烟酒几个产业加起来倒有3600亿,勉强超过了钢铁行业的零头,不过也都是传统行业。

医药制造业也是河北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总营收不到900亿,其中以岭药业一家就占了10%。至于最能提供技术岗位的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合计不到2000亿,还包括了很多传统一般制造业,比如华北油田带起来的传统仪表行业。

从科技投入指标看,2020年河北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和试验经费总额485亿,占企业收入的比例是1.13%。这个数据略低于全国2019年企业平均的1.32%,差距不算很大。

但在企业之外,河北的科研能力就太差了。同样是2020年,河北全省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634亿,占同期GDP比例是1.75%,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2.4%的水平。就这一条,足以说明河北发展新产业难度有多大。

进一步细分可以发现,在研发投入中又是金属冶炼加工业占了大头,黑色金属或者说钢铁一个行业的研发经费就达到180亿,占全部制造业的三分之一,是医药业的十倍,汽车业的三倍,其它所有设备制造和电气电子行业总和两倍以上。

这些数据说明,传统产业,特别是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仍然是河北经济的绝对支柱。其次汽车、铁路、传统设备制造也有一定规模,但其它高新兴产业发展相当一般。至于21世纪后地位急剧提升的互联网和IT产业,在河北产业体系中几乎没有存在感。在互联网兴起之后,河北在中国网络舆论中保留的最典型印象,就是以唐山为核心的世界级钢铁产业中心。

但河北本来不应该只有钢铁工业的。建国初期中国接受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只有一家制药企业,就是石家庄的华北制药厂,一度石家庄是中国药业研发和生产能力最强的城市。长期以来,石家庄医药工业占全省同行业产值都在80%左右。直到2003年,医药工业还占石家庄市GDP的十分之一,石家庄提出了建设中国“药都”的口号,和那些依托传统中药市场的药材交易中心有明确区别。

https://www.sohu.com/a/478953750_120667496

但是,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工业化爆发期,不进即退,发展慢就是衰落。2009年河北医药产业营收380亿,还占全国的5%,略低于河北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到2020年,河北医药收入总额只有626亿,占全国的2.47%,比例不到十年前的一半,明显低于人口比例。而邻居山东省在全国医药制造业比例是16%。

http://news.sohu.com/a/529941355_121293261

河北属于“京津冀经济圈”,在北方整体衰落的背景下,北京是北方唯一的超级城市。北京人均GDP超过上海、广州、深圳,总量上也是一线城市的第二名。北京再加上直辖市天津,为什么不能把河北辐射成北方的相对发达地区呢?

我们刚才分析了,河北发展不好的直接原因是没能赶上新兴产业浪潮,并且传统产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简单说就是产业升级不成功。

产业升级是全世界都想做的事情,至今没有绝对有效的成功公式。反过来说,产业失败,很难归结为单一原因。不过京、津、冀作为全国省级边界最复杂,飞地交错最多的地区,经济地理上严重割裂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强烈反差。

绝大多数人在第一次看中国行政地图的时候就能发现,河北是一个被两次挖掉核心地区的省份。而且在地形图上看,断裂比行政区划图还要明显,河北平原被京津割裂成互不相连的三块。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高速公路网的建设。而高速公路网一般是各省投资建设的。河北省要在省内建设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就必须得到省外的配合。稍微对中国基本国情有所了解,就知道这是多难办的一件事。北京和河北燕郊之间的潮白河上修不起桥,长期靠渡船补充运输,这个段子我讲过好几次了。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0941641115890.html

更合适的例子是冀中平原上的高速公路。天津到石家庄直线距离260公里,但是天津直通石家庄的高速公路,是2021年12月才通车的,而且还是借着雄安新区规划才通车。之前河北省会要去天津,必须绕保定或者沧州。

北京天津是建国初期就设立的直辖市,管理层级高于河北省,所以大多数规划都是优先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河北省就自然被隔断在两边。高速公路起码还是一个必须互通才能赚钱的工程,所以到2022年算是连成一张网了。在电力方面,河北现在还是割裂的。

这里我讲个冷知识,全中国只有两个省级单位分成两个电网,一个是东西跨度2000公里的内蒙古,分成蒙东电网和蒙西电网,算是向地理空间低头;另一个就是南北跨度只有700公里的河北,分成南面主体部分的河北电网,和北面优先保证北京天津的冀北电网。

http://www.sgcc.com.cn/html/sgcc_main/col2017012538/column_2017012538_1.shtml

电网和交通网被打断,省内调配特种物资必须和北京天津商量,河北省审批的超限车辆不一定能通过北京和天津的路网,河北的工厂执行环保政策必须和京津地区协同,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河北的重化工业省内升级配套。最近几年各省执行不同的防疫标准,限制了跨省物流效率,受干扰最大的地方就是全国省界最复杂的河北中部地区。几十年积累下来,河北的工业复杂度落后于自己的邻居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上海周边也有类似的省界,深圳和周边地区也长期执行不同的通行标准,这些问题不是河北独有,只能说河北中部地区尤其严重。所以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省界影响产业升级,还要分析为什么北京天津提供的产业机会不能抵消省界的干扰。

北京现在是中国仅有的四个一线城市之一,而且经常被习惯性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北京并不是经济中心,至少不是生产性的经济中心,而是一个通过行政级别集中人口的消费型城市。

消费型城市可以给周围地区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也可以提供一些农产品订货,比如说骆驼祥子就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到北京寻求就业的河北农民。但是,消费性城市自己就缺乏复杂工业品的生产线,不会向周围城市买配件,也不会把成本太高的工序向外转移,所以很难带动外围地区发展。

这一点并不是北京独有的问题,在鸦片战争之前,因为大运河物流和盐商的带动,苏北的清江浦、苏中的扬州也是当时的一线城市,消费能力可以和北京、南京相比,但因为资源来自行政力量,而不是自身的生产,所以周边地区长期保持落后状态,远远比不上苏州、杭州这些纺织业城市。

19世纪开始,上海、广州、香港受到西方经济刺激,出现了现代工业,但是因为周围地区的基础设施太差,所以辐射作用不明显。等到六七十年代中国掌握了基本工业复制能力,开始在河网地区大量修建公路桥,长三角珠三角就迅速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扩散现象,从核心城市向二级三级城市,从城市向乡镇农村,订单和转移的生产线不断在本地扎根,再相互配合制造新的高级产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836340458345041&wfr=spider&for=pc

2003年我到苏州工作,当时我感觉苏州还是一个很安静的江南小城,城市面貌比不过西面的无锡,很多水乡村落还靠小船对外沟通。到了2020年苏州超过上海和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而在这之前,无锡、苏州、常州的人均GDP也已经超过了上海。

在县级以下,上海工业溢出的效果更明显。睡前消息第300期去过无锡的华西村,这里起家就是靠上海工业转移。90年代上海修杨浦大桥,要拆掉黄浦江边的上海第五钢铁厂,华西村把设备和一部分人才接过去了,创造了全国集体经济神话。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J5LAE9D05199GUB.html

解放之后,前几十年北京有个口号,“变消费城市为生产性城市”,建设了一大批工厂,集中了全国最好的一部分科研机构,开始拥有现代工业。但是,这些工厂放在北京,往往是因为技术水平高,保密性强,和高端军工有一定联系才放在北京的,比如说现在北京798艺术区,当时就是东德援助的电子工业区,为军用电台和广播电台提供电子管。这些工业项目强调高度计划性,自己搞小而全的配套,就算因为军事原因要分散一些工序,北京西北部也有山区提供空间,所以很难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与其同时,北京因为首都地位和这些高端工业建设了发达的铁路网,成为全国性的交通枢纽,甚至压倒了传统的沿海枢纽天津。所以华北地区的商业和物流业也向北京集中,北京动物园、大红门批发市场在北京繁荣了几十年,在加大了北京和周边地区的落差,也把一部分低端纺织业长期绑定在北京。

北京的城市建设思路和其他超级城市不太一样,更在意社会稳定性,为此宁可牺牲一些经济效率,而且北京实际上用地限制相对宽松,郊区很多灰色用地已经变成了既成事实。所以在2017年冬天之前,北京并没有主动规划外迁中低端产业。

最近几年,随着新一轮规划落实,终于有一部分北京的工商业被主动外迁,但是因为动作太慢,其中很多已经丧失了带动河北经济的能力。留在北京郊区可能还可以发挥一点余热,外出就等于直接退场。

比如说北京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在2012、13年左右就考虑外迁,一方面腾出用地,另一方面也能带动一下河北的服装制造业。

https://hebei.hebnews.cn/2013-12/25/content_3694279_3.htm

但直到2017年,搬迁工作才真正加速,可这时电商已经全面崛起,服装城模式没什么意义了,不可能就近带动纺织业。反倒是河北为接收这些转移产业,投入了不少先期投资,却没有获得多少收益回报。

如果说北京没有能力带动河北,天津作为沿海工业城市,为什么不能发挥类似于上海的地位呢?

天津过去发挥过一些工业中心地位,我在河北很多地区见过天津外迁的工厂。但是和上海相比,应该说天津的现代经济地位是有先天不足的。

古代的天津有点像今天的上海,作为海河流域的总出口,在付出洪水代价的同时,也得到了通过水路沟通内地的好处。天津到保定的运河曾经是交通干线,和京杭运河交叉,形成了类似于上海黄浦江的效果。

最近几十年,华北平原用水量增加,海河各条支流都尽量设置独立的入海通道,而工业运输物资的数量越来越多,到六十年代天津就不能再通过内河航运沟通内陆了。这时候天津的主要优势在于深入陆地的渤海湾航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天津港的地位,为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河北甚至是陕西等省份提供出海通道。

随着铁路网越来越发达,沿海港口越来越多,天津的物流中心地位不断下降,而且不能像上海利用长江那样,继续发挥江海联运的交通枢纽地位。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举足轻重的天津物资局改制成为天物集团,2019年带着接近3000亿债务几乎破产,不得不进入司法重整状态。

http://pg.jrj.com.cn/acc/Res/CN_RES/BOND/2019/12/15/786cbaa3-bd67-4154-b857-c5ecba8bb559.pdf

另一方面,面对北京的强势地位,天津在环保、交通方面也受到明显的压制,华北铁路枢纽从天津转移到北京就是典型案例。天津在计划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就是化工,在环保方面顾虑多,技术升级就容易落后。2015年天津港大爆炸导致天津错过了石化产业大发展的窗口期,现在天津只有不到70家A股上市企业,只有成都的一半,上海或者深圳的六分之一,想带动河北也很难。

对于河北来说,这些不利条件都已经积累了几十年,不可能凭空变出翻身的资本,应该怎样缓解经济下滑趋势呢?

比较现实的途径,是真正落实京津冀经济区域协同发展。如果北京考虑到首都特殊地位不好协作,可以先让天津与河北重新合并。把河北省会再搬回天津去,反正河北最好的大学这么多年都留在天津没搬家。

从全世界来看,现在经济发达区域基本上都是以一两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而且只要能打破行政边界,允许经济资源自由流动,往往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比如说长三角和珠三角,上海工业外迁,为周边的工业城市提供科研、金融服务,同时也享受周边省份到上海设总部、设研发中心带来的好处。虽然周边城市在特定方面可能会超过上海,但上海还是拿到了最多的经济红利。

天津的情况也一样,在都市圈经济占主导的今天,河北拿不出让全省都能接受的中心城市,石家庄和唐山形成了双头竞争,河北大学在保定,但三个城市谁也没有211大学,科研资源奇缺,而天津发展缺乏腹地,合并可以大大降低天津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本。

从物流角度看,天津过去最大的优势是港口,现在河北自己建设了秦皇岛、唐山、黄晔三个港口,而且也知道要整合港口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如果加上中间的天津港,渤海湾物流才算真有完整的规划。

网上可以找到河北六十年代老地图。河北天津合并状态下,北京市带来的交通障碍并不明显。而一个大河北省和北京市进行经济及社会政策协调,也总比三方会谈扯皮成本要低。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发挥北京的带动作用。北京作为北方唯一的一线城市,应该承认接受自身规模已经接近环境承载力的极限,不能再追求把所有产业都留在自己辖区内的目标。过去十年,北京最成功的制造业项目是“京东方”,而京东方最重要的经验是不要局限于北京发展,要在全国寻找合适的伙伴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分享收益,结果发展了有国际竞争力的面板行业。如果北京能承认在首都地位之外,自己也是个普通城市,也需要和周边协同发展,而不是仅仅寻找后花园,京津冀城市圈也有机会和长三角、珠三角那样成为经济发动机。哪怕是小一号的经济发动机,也能明显缓解北方经济整体下滑的趋势。

484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也欢迎各位观众加我们的企业微信,以标准格式和我们交流,优秀内容会以蛋卷俱乐部资讯汇总的方式再发放给观众。我们周五再见!

责任编辑:zN_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