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播报:传统经典、名篇名句,趁着幼小记忆好,尽最大可能地背诵识记,这是必要的?
2022-09-17 05:44:39 来源: 阿歪


(资料图片)

【本文来自《儿子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每天读背四书五经一个小时,论语、中庸、大学等都背完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岭南才子

我有几年的具体实践,这个事儿简单说一下。这个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方法不对,自然是事倍功半了。我小女儿从五岁时开始和我一起读背《小学生必读古文集锦》,半年背完了全部七十五篇。然后每个星期从头至尾或从尾至头全部背诵一次,这样持续了半年。接下来改为每两个星期重复一次,又持续了半年,再改为每个月重复一次,再持续半年。于是我开始给她讲解这七十五篇,由于她对这七十五篇非常熟练,所以半年后她便完全理解了这七十五篇的意思及相关典故、历史人物,很多细节她已融汇贯通了。于是我们开始一起读(她读线装竖版简体原著,我看电子版并听她读,并不时提问)四大名著和《史记》。她的进度很快,并经常在日常闲谈中频繁引用古典里的原文语句,算是谈笑风生吧。

这就对了。传统经典、名篇名句,趁着幼小记忆好,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背诵识记,这是必要的。然而背诵识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将来应用与创新打基础、作铺垫和埋伏笔。背诵识记如果不与应用与创新有所联系,二者两张皮,相互处于油离状态,则前面为了背诵识记而“头悬梁,锥屁股(非“锥刺股”之误)”的艰辛刻苦付诸东流,白白付出了。

文中家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她读线装竖版简体原著,我看电子版并听她读,并不时提问”,引导并创设孩子得以应用所学的问题情景,久之,孩子自能融会贯通,“经常在日常闲谈中频繁引用古典里的原文语句”,这不就为高考议论文的写作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做好铺垫、埋好伏笔了吗?手段与目的之间,必然需要逻辑思维能力作为联结的桥梁来沟通两岸,否则手段永远是手段,目的永远是目的,二者永远相距遥远,永无相会之日。相比一些家长只会发出背诵识记的指令,然后导弹“发射后不管”,文中家长之家教高明许多倍了。

如果要锦上添花,还可以考虑再上层楼:从古诗文中培养、发掘孩子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代不同了,光有应用这单一强项未必能够在将来残酷激烈竞争中胜出。不说理工大牛发明世界前沿新知必然需要创新力与发现力,单说黄埔军校国共先贤共用一套教材,然而指挥力却见轩轾参差,区别在于创造性运用所学军事教义思维能力不同,共军创新力与发现力占优,国军成了共军俘虏。又如当下年轻人尽购励志鸡汤与有关人性知识的书籍刻苦研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将来这批年轻人中的一部分注定要成为另一部分的“俘虏”——在任何一个单位,胜利者只有一个。这时候,受经典原理启发因而发现、创新出“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独门战术的发现能力就成了关键的关键。就是那些下作到做江湖骗子的人,如果一招骗术用到老,没有创新能力,除了傻乎乎的阿歪,其他人恐怕骗不动吧。所以,要想活着并且继续活着,要想活得好并且继续活得好,有一样东西须臾不可或缺——创新力与发现力!

综上所述,孩子背诵经典,达至应用能力层级(黄埔国共双方都知道学以致用)恐非最后目标,在经典古诗文基础上获得启发引出创新力与发现力才是父母家教儿童的终极目标。

孩子一旦有此创新力与发现力(相对于同龄人而言)而且不断触及、刺激、激发提升这份创新力与发现力,即可在将来残酷激烈的中考、高考和职场竞争中过关斩将,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zN_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