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速读:青岛、浙江公布地方疫情数据推算
2023-01-06 05:31:03 来源: 星话大白

虽然国家卫健委已经“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地方公布的数据,试着来做一些数据估算。

一个是在12月23日,青岛市方面介绍称,按照监测数据推测,青岛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浙江省12月25日则公布称,目前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经突破100万例,预计浙江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到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

从青岛和浙江公布的地方数据来推算,当前全国的日新增感染人数,很大可能是千万级别。

我过去半个月,有定期做投票,根据这些投票的数据,统计如下:

12月12日,阳性比例17%;

12月15日,阳性比例37%;

12月17日,阳性比例42%;

12月20日,阳性比例56%;

12月24日,阳性比例75%。

基本保持阳性比例日均提高5%的速度在稳定增加。

也就是,每天增加5%比例的人感染。

这个增长速率,我觉得比较符合当前大城市的传播速度。

青岛市人口1000万人,假设一天日均增长5%的阳性比例,那么实际上就是日新增50万人感染,这个跟青岛市这次估算的数据,也是相符的。

所以,国内大城市,在疫情不受限制的扩散情况下,差不多就是保持日均5%人感染的速度在扩散。

那么差不多就是20天就能实现大部分人感染。

这个传播速度是相当夸张的。

目前来看,全国一线城市的第一波疫情,应该会在元旦前暂告一段落,1月份会进入一个疫情低谷期。

不过,等春运后,大量务工人员重新进城,2月份有可能会迎来第二波疫情,到时候主要考验的是再感染情况,考虑到这两波疫情的间隔时间还不太长,春节后的第二波疫情严重程度,应该没有第一波严重。

第一波疫情属于我们上上下下都完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骤然遇到的巨大冲击,属于剧烈阵痛期,快递、物流都瘫痪、社会秩序失常。

明年后面几波疫情,应该不会这么严重了,但会跟日本、美国一样,进入一个疫情对社会、经济长期慢性放血的过程,会有一个长期影响。

目前各地方的疫情进展情况也并不太一样,像河北的农村也基本都感染差不多了,而像东部沿海的农村地区,有的还没有进入疫情高峰期。

所以,从全国范围来说,元旦后,全国各地还没有进入疫情高峰期的,都会陆陆续续进入疫情高峰期,差不多春节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应该都会疫情达峰。

按照这个进度推算,当前全国每日新增的感染人数规模,至少会是千万级别。

我们即使按照专家们最乐观估算的千分之一病死率来算,大家自己就可以大致估算出当前全国实际的日新增死亡人数,大概是一个什么级别的数字。

为了安全起见,具体数字有多少,我这里就不直接说了。

反正大家把1000万乘以千分之一,口算一下也能知道是什么数字。

千分之一这个病死率,已经属于是最乐观的估计。

某些人也不用拿着11月份,还有一些基本防控的疫情数据来说,比如像什么“16万人感染,无症状感染者约占九成,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这个数据,在放开之前,大多数人没感染的时候,还能唬不少人。

现在大家自己感染了,就知道这个数据,跟当前实际情况,完全不符。

比如90%无症状感染者,实际是90%有症状还差不多。

放开之前,很多人还总有侥幸心理,觉得我们的体质就是比海外放开地区的要好,所以重症率少,死亡人数少。

但实际上,放开之前,我们重症率和死亡率低,是建立在动态清零的成果,而不是我们体质好。

是通过大规模核酸检测,把大量感染者早发现之后,及时干预,早治疗,才能大幅度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这个也是我过去一年来反复跟大家强调的,不要用动态清零的成果,来攻击动态清零。

奥密克戎有个特点,重症率和病死率,跟疫情规模有很大关系。

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新增感染几千人、几万人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跟新增感染几十万、上百万人的重症率和病死率,是完全两种状态。

新增感染几千人、几万人的时候,所有重症患者都可以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而且是饱和式治疗,所以重症率和死亡率很低。

但当新增感染几十万人的时候,由于患者数量太多,已经顾不过来了,不少人就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更别说饱和式治疗了,那重症率和死亡率就会上升。

台湾省今年中重症率0.45%,死亡率0.16%,今年因新冠死亡人数1.42万人。

日本今年1月2日的累计死亡人数是1.83万人,现在累计死亡5.468万人,今年日本因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达到3.638万人。

下图是我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网站上截图。

截止12月23日,日本新增感染病例17.33万人,新增315人死亡,动态病死率是0.18%。

我是有长期观察日本的这个动态病死率,基本保持在0.15%—0.2%之间。

很多人总误以为日本不检测了,哪来数据。

不过日本仍然保持每天60万左右的核酸检测能力,过去这半年基本保持日均20万+的常态核酸检测量。

此外,年初上海的疫情,62万人感染,588人死亡,病死率也接近千分之一。

这还是建立在上海是我们医疗资源最好的城市之一,并且当时是得到我们全国医护人员支援,才有这样的结果。

在放开之前,我拿这些数据,去提醒大家要重视疫情,给大家做预期管理的时候。

总有一些被专家误导的人会用一些明显有问题的结论反驳。

比如,有人说年初上海是BA.2,就说现在BA.5已经不会有重症、也不会有死亡,只是小感冒,病毒已经变异得越来越弱了。

但实际上,我早几个月前就跟大家分析过,BA.5反而毒性会比BA.2更强一些,虽然重症率和死亡率并没有太大上升,但BA.5更容易引发发烧咳嗽等症状,而且国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BA.5的嗜肺性有一些回升。

然而在放开之前,我说再多,很多人就是不信,他们只信专家。

结果现在呢?

嘉兴市的回溯统计,发热、咳嗽症状的感染者占76.2%。

奥密克戎也绝非什么只感染上呼吸道的“新冠感冒”。

这明明就是感染后,会对我们全身进行攻击的病毒,怎么到专家嘴里就成了只感染上呼吸道的“新冠感冒”?

总的来说,千分之一的病死率,已经算是最乐观的预估。

实际的病死率,应该是高于这个数值。

特别是,在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下,重症率和死亡率都会上升。

并且,这个病死率预估出来的死亡人数,是不包含因为医疗资源挤兑,让其他病患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也不包括那些转阴之后,因为过劳、剧烈运动,而发生心肌炎,出现不幸的人们。

所以,海外放开的国家,今年是普遍出现,超额死亡人数远高于新冠死亡人数的现象。

对于,我们当前实际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可能的媒体新增的死亡人数有多少,大家自己心里要有一些清醒的认知和预估。

至少要明白,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一些最早爆发疫情的大城市,随着大量人员转阴后,乱作一团的社会秩序,开始逐步恢复,街上开始重新出现一些人流量,“烟火气”也回来了。

这些我们以前平淡无奇的正常生活,现在才知道是如此的宝贵。

因为这种正常生活的背后,是建立在我们正在付出的巨大代价基础上。

这个世界现在是十分撕裂的。

国外也是一样,一边是街头人流攒动,显得十分繁荣。

一边是医院全年十分紧张,超额死亡人数远超往年。

如果你只看街头的繁华,就会觉得岁月静好。

但只要你去一趟医院,就知道这种岁月静好,是建立在多沉痛的代价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

如果我们觉得什么代价都没有付出,只会让人不懂得珍惜。

所以,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们如果把眼睛遮住,就觉得没有代价了,这只会让更多的“巨婴”出现。

温室里的花朵,总归是需要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风浪,才能更好保护自己。

这次最大的教训,就在于此。

大多数人是在完全不知道实际风浪有多大的情况下,去骤然面对这场巨大的冲击,完全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

在放开前,舆论不断宣传90%无症状,不断渲染奥密克戎流感论,但大家实际感染才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在放开之前,我就一直呼吁,我们的舆论、媒体、专家,应该实事求是的去做好预期管理。

那种不顾事实的去过度安慰,本质就是一种欺骗,只会误导民众,导致民众无法提前做好准备,导致我们整个社会都没能做好准备,导致我们当前所付出的代价被放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实事求是才是消除恐慌的最好方法。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不透明反而更容易催生出恐慌,把舆论高地拱手让人。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有很多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代价。

虽然现在没有公开的数据记住他们。

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我们需要背负他们生命的重量,继续前行。

活下来的人,才更需要努力的生活。

生活很不易,但我们仍然需要负重前行。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责任编辑:zN_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