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鬼畜”“童年阴影”的《天线宝宝》,你小时候为啥看得那么开心?
2023-02-04 09:26:41 来源: 动画学术趴

公众号:动画学术趴/babblers


(相关资料图)

作者 / 小鱼 编辑 / 思考姬 排版 / 慧酱 

“即使《天线宝宝》可能没那么容易被成年人所欣赏……也永远会有孩子继续在他们的陪伴下成长。”

“白云白,蓝天蓝,天线宝宝出来玩啦!”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太阳宝宝咯咯笑着从地平线上升起;镜头缓缓推进,越过广阔的草地、彩色的花朵和毛茸茸的兔子,停在山丘状的小屋子上,四个色彩斑斓的小家伙跳出来,奶声奶气地喊道——

“天—线—宝—宝!”

笔者的记忆总会闪回很多年前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奶奶从专属于我的、鼓鼓胀胀的DVD包里挑出一张圆圆的光碟,然后放进电视的机顶盒。

不用奶奶提醒,我就会放下平时绝不离手的娃娃,让她躺在小床上睡觉,自己则乖乖搬好小板凳,雀跃地进入天线宝宝的世界……

《天线宝宝》发行26年后的今天,从表情包到联名商品,四位宝宝的身影也依旧活跃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

泡泡玛特的天线宝宝系列盲盒

乐乐茶的天线宝宝奶昔

盒马的天线宝宝联名冰面包“祝你永远是个宝宝”

还有—无处不在的天线宝宝表情包!

去年9月,网飞宣布重启《天线宝宝》系列,讲述天线宝宝们在21世纪全新版本中的神奇冒险,这一事实更加证实了《天线宝宝》的深入人心。近年B站也引入了《天线宝宝》剧集,然而,当笔者开心地打算重温童年时,却发现无数弹幕感叹着“害怕”“恐怖谷”“小时候怎么会喜欢看这个”;

B站上的《天线宝宝》弹幕

甚至有人认为《天线宝宝》隐藏着反社会的文化隐喻,把它视为儿童邪典,用Cult*风格对之进行解读或者二次加工。

*Cult:一种文化现象,指一种怪异的品味,只有少数偏锋的圈子会喜欢,而且还会深深地着迷追随,反过来使这种趣味和它的象征成了小圈子的代表。

B站与油管上的Cult风格二创

这些解读固然耸人听闻,但不可置否的是,当我们长大之后回看《天线宝宝》,抛去童年滤镜,似乎真的没那么容易复刻当年的快乐了,更多是陌生甚至“诡异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天线宝宝》真的是童年阴影吗?

并非如此。有一些经典作品,确实可以让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均可重温、回味;但有些经典作品,却有着鲜明的年龄指向。

笔者认为,《天线宝宝》是一部充分考虑幼儿视角、从幼儿出发进行设计的优秀剧集;可也正因如此,《天线宝宝》广受幼儿们的喜爱,却在成人眼里变得“奇怪“。

今天这篇文章,就试着让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让我们用幼儿的视角来重新看看《天线宝宝》吧?

01

“没有儿童节目比它更成功”

首先,我们来看看《天线宝宝》诞生之初的故事。

1996年,BBC希望为学龄前幼儿制作一个新节目,来自Raggdoll Productions*的安·伍德安德鲁·达文波特也参与了竞标。

*Raggdoll Productions是一家英国电视制作公司,由安·伍德于1984年创立,她曾在约克郡电视台和美国电视台工作。这家公司制作了许多著名儿童节目,包括《天线宝宝》《花园宝宝》等。

安·伍德(右)和安德鲁·达文波特(左)

安·伍德和安德鲁对90年代末日益发展的科技与儿童的关系很感兴趣,于是绘制了一本“科技宝宝”的画册(technological babies,也就是最早的天线宝宝雏形)参与竞标,“当我们发现其他11家竞标公司准备了许多花哨的设备和效果演示时,我们真的很紧张。”

而最终,安·伍德和安德鲁的方案脱颖而出,Raggdoll Productions开始制作这个以1到5岁的学龄前幼儿为主要收视对象,长达260集、每集30分钟的幼儿节目。

除了新颖的理念,竞标成功和创作者对节目的定位密不可分:在创作之初,两位创作者就意识到,他们希望通过节目呈现儿童眼中的世界,从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非对孩子们进行单纯的说教。

“《天线宝宝》不是教育节目,和《芝麻街》或大家都知道的很多儿童节目不一样。《天线宝宝》只想呈现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发展的有趣经验。”

——Ragdoll国际节目经理Nick Kirkpatrick

《芝麻街》(Sesame Street)是由美国芝麻街工作室制作的一档儿童教育电视节目,强调寓教于乐

教育节目关注寓教于乐的“教育”,是从俯视的角度教导儿童;《天线宝宝》则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试着弯下腰,和儿童平视,用更低却更生动的视角呈现了幼儿眼中的世界。

平视的创作思路带来了许多挑战。比如在寻找天线宝宝扮演者时,安·伍德和安德鲁希望演员能回忆起小时候的说话方式,从而发展出每个角色独特的语言风格,为此试镜了上百位演员才找到合适的人选。

有趣的是,Po的扮演者是广东人,英语不是她的母语,所以Po的语言是粤语

和幼儿平视的思路也带来了极为简单的故事结构:每集的《天线宝宝》都由“幻想园地”“真实记录”两部分组成。

“幻想园地”是四位天线宝宝——紫色的Tinky-Winky(丁丁),绿色的Dipsy(迪西),黄色的Laa-Laa(拉拉)和红色的Po(小波)在天线宝宝乐园上的生活与冒险,他们会做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在地上打滚、大笑、跑来跑去、吃宝宝吐司、和伙伴一起玩耍。

“真实纪录”则是天线宝宝们聚集到风车下,用头顶的天线接收信号,通过肚子上的屏幕观看现实世界中儿童学习、玩耍的视频。

“真实记录”中天线宝宝通过屏幕观看视频

而直到播出之前,都没有人预料到《天线宝宝》会成为红极一时的现象级节目,也无法理解《天线宝宝》后续所引起的争议,“我们只是试图把孩子们的日常经历反馈给孩子们。”

安·伍德调侃道,《天线宝宝》有一种纯粹的天真理直气壮的“傻气”。

而正是如此朴素、本真的“平视”思路,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天线宝宝》。

02

破费心思的“幼儿平视思路

“平视”的思路听起来简单,实际上颇费心思。

安·伍德说:“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生活在与我们周遭一模一样的世界里,但是他们的感知不同。因此,作为一个成年人,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倾听他们和理解他们。”

当安·伍德和安德鲁一起创作《天线宝宝》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观察和倾听幼儿,试图找回自己童年时的感觉,尝试着像孩子一样感知周遭的世界。

于是,有了《天线宝宝》中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设计。

比如,“圆滚滚”的一切——圆滚滚的天线宝宝、房子、窗户和门……你会惊异地发现,《天线宝宝》中大部分形象和物品似乎都是圆润的曲线造型。

圆滚滚的房子和门窗

圆滚滚的太阳宝宝

圆滚滚的天线宝宝

曲线的造型设计,实际上契合了幼儿的形状偏好:10-12个月的幼儿才刚刚具备了基础的图形分辨能力,开始认识简单的图形。不过同时,幼儿对曲线有着明显的偏爱:最先认识圆形,其次才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其他图形。

柔和钝感的曲线设计,既表现了天线宝宝的天真可爱,也迎合了幼儿图形认知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迅速接纳天线宝宝的外在形象。

不仅如此,天线宝宝的外形设计也非常简约。流畅的曲线构成了天线宝宝的外形,除了头顶的天线和肚子上的屏幕以外,天线宝宝几乎没有其他细节设计。

苏联发展心理学家、哈尔科夫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扎波罗热茨(A·V·Zaporozhets)通过在3-7岁儿童所察看到的刺激物的轮廓线上附加上眼动模式图的方法,证明了年龄小一些的幼儿,因为容易被细小的局部所吸引,从而无法从整体上认知对象。

因此,《天线宝宝》采取设计上的减法,删去不必要的细节,更有利于突出形态的外在轮廓对比度(对于婴幼儿来说,一件物体的轮廓对比度,往往是引起偏好的最有效刺激),引导幼儿认知天线宝宝的整体形象。

我们再来看看《天线宝宝》中的颜色设计

也许你已经不记得天线宝宝们的名字叫什么了,但是你一定能清晰地回忆起他们的颜色:没错,分别是蓝紫色绿色明黄色大红色

从左到右依次是Tinky Winky(丁丁)、Dipsy(迪西)、Laa-Laa(拉拉)、Po(小波)

《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Psychotherapy Versus Behavior Therapy)的作者斯塔普利斯(Fred. R. Staples)运用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 Looking Paradigm)发现,3个月的婴儿注视彩色色盘的时间是灰色色盘的几乎两倍,证明此时的幼儿已经具备初步识别色彩的能力。

而幼儿对黑白灰的色彩兴趣不大,往往偏爱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原色,都是高饱和度的明亮色调,也正是四个天线宝宝的颜色。

小波拥有着超高人气,也可能和幼儿最偏爱红色有关

2004年,刘少英等采用对偶比较法,对4-6岁幼儿进行颜色偏好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颜色偏好顺序为:红、黄、橙、蓝、紫、绿。杨淑丽《学前教育研究》09年11期

此外,3-4岁的幼儿能分辨基本颜色,但难以分辨近似颜色

所以在采用高饱和度、高差异化的原色基础上,《天线宝宝》的场景设计也采用了大量的对比色,比如室外暖色调的花园和室内冷色调的宝宝之家,通过明显的颜色差异强化场景之间的对比。

蓝绿色调的宝宝之家和吸尘器Noo-noo

说到颜色,又不得不提《天线宝宝》的性别之争

1999年,美国神职人员和保守派专家杰里·福尔韦尔(Jerry Falwell)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天线宝宝之一Tinky Winky(丁丁)是男性同性恋。他认为,Tinky Winky的紫色和头顶的三角形天线,是同性恋运动的标志,甚至Tinky Winky喜欢的红色小包,也被认为是一款暗示同性恋身份的女式皮包。

Tinky Winky在《天线宝宝》官网上的介绍

这一结论不断发酵,最终,在成年人的臆想世界里,四位天线宝宝已然凑齐了男性同性恋、女性同性恋、黑人、亚裔的多样性身份,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在讨论“Tinky Winky是不是男性同性恋”之前,其实我们应该先思考的是——Tinky Winky是男生吗?

或者,天线宝宝们有性别吗?

除了头顶形状各异的天线,四个天线宝宝最大的差别就是颜色。

实际上,在幼儿时期,孩子们还没有性别差异的概念,对颜色也并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

而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在3-4岁时会逐渐对色彩偏好产生性别差异,开始将颜色以及衣着和性别联系起来,比如,女孩子在画画时倾向于画有着长发和红色系裙子的女性形象;而男孩子则相反, 会用短发和蓝色系的裤子来表现男性形象。同龄幼儿中,女孩对于粉色的选择也开始多于男孩。

所以,对于处于1-3岁的幼儿来说,《天线宝宝》呈现的是一个无性别的世界;而3岁以后,随着色彩与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幼儿可能会在潜意识中为天线宝宝划分性别,比如将紫色的Tinky Winky预设为“男性”。

这也和《天线宝宝》主创人员的官方回应相吻合:天线宝宝是无性别的。

“Tinky Winky只是一个可爱的,背着魔法背包的高科技宝宝……他不是同性恋,也不是异性恋。他只是儿童节目中的角色。”

"Tinky Winky is simply a sweet, technological baby with a magic bag…He"s not gay. He"s notstraight. He"s just a character in a children"s series."

不过,Tinky Winky还是成为了性少数群体的标志,频繁出现在Pride Parade和各类周边文创上;Tinky Winky也作为唯一一个虚构角色,被列入《独立报》2008年首届“Happy List”*。虽然被无辜地赋予了性别和性取向,但所幸,混乱的争议最终迎来了一个不失温暖与积极的结果。

*Happy List :100位使英国更美好、更快乐的标志性人物名单。除了Tinky Winky以外的99人全部是现实世界的成年人。

谢谢你,Tinky Winky

天线宝宝的动作设计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天线宝宝的动作往往是慢速的轻柔又笨拙的,完全没有暴力冲突,向年幼的观众们传递着“简单、安全”的讯息。“天线宝宝最喜欢大大的拥抱”——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

“抱抱~”

你也许也会注意到,虽然温柔笨拙,天线宝宝们的动作却很丰富,运动幅度也较大。比如舞蹈、跳跃、拉伸、在地上滚动、奔跑等等。

一方面,这和特摄演员受厚重的皮套限制,需要有意强化肢体动作表达有关;另一方面,多样的动作鼓励着孩子进行模仿,通过“和天线宝宝做一样的动作”这一行为,实现积极主动的代入感,并强化幼儿对身体的认知。

不仅如此,发展心理学家马歇尔·海思(Marshall Haith)和埃莉诺·吉布森(Eleanor Jack Gibson)的研究表明,幼儿对运动物体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以新生儿为例,虽然无法有效控制两眼的运动,但他们的注视点常在运动物体上停留1~2秒后跳向下一运动点,而2~3个月的婴儿能够协调眼球追随运动物体。幼儿对运动物体的天然偏爱,导致动态下的天线宝宝更能受到关注,也有利于在运动中进行整体性的认知。

此外,《天线宝宝》中也少有复杂的运镜,静止镜头远远多于运动镜头。

“天线宝宝和镜头往往只有一个能动”,简单的镜头语言也符合幼儿的视觉认知规律,能够有效降低观看难度,实现本真的“平视”效果

除了“幻想世界”的形状、颜色、动态等视觉设计以外,“真实记录”模块也无不渗透着“用幼儿的眼睛观察世界”的平视原则。

比如,当天线宝宝们看完屏幕上的“真实记录”后,会嚷嚷着“再来一次、再来一次”——于是同样的视频会在节目中完完整整的播放第二遍!

“再来一次!”

在成年人看来,这大概是一个难以置信的迷惑操作,仿佛BBC为了“水时长“不择手段。

但对于小时候正在观看这个节目的笔者来说却十分自然:年幼的我喜欢反复观看《天线宝宝》,而且完全不介意(也不太记得)天线宝宝通过“再来一次”反复播放同样的视频,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

如是“再来一次”的重复设计,正是从幼儿视角出发、精心筹划的结果。安·伍德认为,孩子会通过一遍又一遍做相同的事情来检验他们的经验,从而进行认知和学习

“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杯子里的东西倒腾出来,也许在一个爱整洁的成人眼里是使他灰心的事情,但久而久之,孩子们着迷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会了形状和大小,以及什么是适合的,什么不是。”

重复设计的原则不仅出现在“再来一次”之中,也整体体现在《天线宝宝》的故事节奏情节安排上。

《天线宝宝》大量采用重复、缓慢的故事情节,剧情的结构安排相似,四个天线宝宝经常轮流做相同的行动,或说相同的台词;场景不会一昧向前发展,而是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做出思考与判断。

这样的“留白”与“重复”构成了“孩子猜测天线宝宝的行动-猜测得到验证-天线宝宝进行重复-再次猜测的循环”,如此设计的心机——安·伍德也将其称之为“《天线宝宝》和孩子的对话”——并不是为了偷懒,而是为了让幼儿自然地发展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孩子们可以提前一步预测出天线宝宝的动作,从而强化预测和记忆能力;而且,准确预测带来的正面反馈,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以第一集为例,天线宝宝们发现了一面旗子,乐此不疲地重复着“旗子,这是一面旗子”的台词

“安德鲁和我经常说,孩子们理解天线宝宝,天线宝宝也理解孩子们。如果你足够幸运地能够和一个孩子一起观看《天线宝宝》,你将会从孩子那里得到另外一半的‘对话’”。

——安·伍德

最后,《天线宝宝》中的声音设计也遵循着和幼儿平视的原则。

和年幼的适龄观众一样,天线宝宝们处在能理解听到的话语,但无法清晰表达的阶段

相应的,天线宝宝的语言基于12-18个月儿童说出的第一个单词,虽然有少数清晰的简单词汇(比如“Big hug”,抱抱),但大部分时候则显得含混不清又可可爱爱——这正是典型的婴幼儿的语言。

比如,天线宝宝标志性的“Eh-oh”其实是发音不准确的“hello”(中文版本直译为“啊哦”)。

“啊哦”

不过,天线宝宝的语言设计也面临着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天线宝宝的语言过于贴合婴幼儿的语言表达,所以不利于引导他们尝试表达更复杂的内容。

诚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可置否的是,天线宝宝在“声音”层面也遵守着“平视”的原则,尽力复原幼儿所感知的世界。

至于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更复杂、更高阶的语言表达,主创通过天线宝宝们的名字给出了答案。按照年龄由小到大,天线宝宝们的名字依次是Po(小波)、Laa-Laa(拉拉)、Dipsy(迪西)、Tinky Winky(丁丁)。

最小的红色宝宝Po的名字只有两个字母,而p作为嘴唇发出的辅音之一(如m、b、p),也是最简单、幼儿最容易发出的声音;金黄色的Laa-Laa有两个音节,难度比Po稍大;到了年龄较大的Dipsy和Tinky Winky,名字的发音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也增多到了两个单词。针对儿童发音规律设计的名字也有利于幼儿在观看时进行说话的模仿。

综上看来,从形状、色彩、运动,再到重复的情节、语言和名字的音韵设计,《天线宝宝》都透露出一份独有的、“和孩子平视”的细心与温柔~

03

为什么天线宝宝有辣么多的科幻元素?

当笔者重温《天线宝宝》时,也意外发现,《天线宝宝》中居然隐藏着不少颇具科幻色彩的设定——

比如天线宝宝的官方设定是高科技的产物,身高约2.4米~3.0米,头上顶着功能性的电子天线,肚子上有一台显像管式电视机,居住的房子形似飞船,还有自动制作宝宝吐司、宝宝奶昔的“智能家居”。

高科技家具之一:智能料理宝宝吐司

其实,这是因为联合创作者安·伍德与安德鲁,对儿童如何应对1990年代后期日益技术化的环境很感兴趣,希望呈现科技飞速进步时代下的儿童。

而安德鲁在看了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月视频后,认为宇航员的形象“很可爱”——大大的脑袋,短短的四肢,在新环境中蹦蹦跳跳地探索——很像蹒跚学步的小孩子,于是有了最早的天线宝宝概念雏形和一系列颇具科幻色彩的设计。

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月

但这也带来了另一种争议:有人认为,天线宝宝的世界由巨型风车监督、肚皮上有电子屏幕、不时还会有喇叭从草地中升起,简直令人细思极恐

风车和喇叭

实际上,风车、屏幕、喇叭、画外音,是大多数儿童节目中存在的、和儿童角色相对应的“成人视角”

风车和喇叭,传递着来自成年人世界的指导与监督: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什么时候要起床……画外音会告诉天线宝宝们在每集结束时和大家说再见,也会告诉他们该上床睡觉了……这其实正是儿童世界中“家长”形象的趣味演化——亲切又颇具权威、神秘又无处不在。

而具有科幻色彩的风车、喇叭和画外音的设计,竟然和幼儿眼中的“家长”形象不谋而合,是一个似乎有点严厉、有点难理解,却又让人天然依恋与信赖的权威存在。

不过,来自“成年世界”的指导不一定总被遵循:大部分情况下,天线宝宝会根据外界的教导做出行动,但他们也具有抵抗成年人监督控制的有限能力,天线宝宝们会表达撒娇一样的抗拒,反复发出呜咽的“不”,甚至躲到草地小山丘背后。

以第三集为例,喇叭重复着“向上爬山再下山”的指令,最后天线宝宝们却选择躺在半山腰上打滚

而通过屏幕获取外界信息,既象征着孩子们所热衷的看电视行为,符合幼儿的习惯,又代表着童年中幻想世界(天线宝宝乐园)相对应的“现实世界”,例如时间和外界权威,或客观支配着儿童行动和自然的空间和因果关系。

因此,《天线宝宝》中所谓的“科幻设定”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科幻隐喻,而是完全服务于“平视”的创作思路,用形象借代呈现幼儿眼中的成年人形象与外部世界的巧妙手段。

04

结语

恍然间,距离《天线宝宝》发行已经过了26年,距离笔者搬好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看《天线宝宝》的日子也过去了十几年。

但天线宝宝们却似乎从未真正离开我们,依旧活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依旧会使用天线宝宝的表情包、看天线宝宝的剪辑片段、购买天线宝宝的联名产品。好像只要看到这四个小朋友,就忍不住会心一笑。

没有起伏波折的情节,没有天花乱坠的特效,甚至形象设计也没那么精致,《天线宝宝》为什么有着如此长盛不衰的魅力?难道仅仅是一代人的童年滤镜吗?

笔者认为,《天线宝宝》的魅力大概正在于做到了最纯粹、最本真的“平视”——弯下腰,伏下身,真诚地望进幼儿的眼睛,倾听幼儿的声音,一切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观察他们眼中的世界。

所以,即使《天线宝宝》可能没那么容易被成年人所欣赏,大概也不算什么遗憾了——毕竟曾经有孩子深深爱着他们,也永远会有孩子继续在他们的陪伴下成长。

“我喜欢小孩子笑。

如果他们笑了,就代表他们放松了;

如果他们放松了,就代表他们更有自信了;

如果他们自信了,他们就会敢于好奇;

如果他们非常好奇,那他们就将在理解中成长。”

不管你曾经是否是《天线宝宝》的适龄观众,只要你愿意去笑、去放松,愿意去理解、去成长,愿意再次做回一个孩子,从更纯粹更简单的视角观察世界——那么恭喜你!《天线宝宝》的温柔力量,会永远、永远和你在一起。

“天线宝宝该说再见啦!”

【参考文献】

[1] 李红:《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唐胜天,陶珂:《天线宝宝教给了我们什么—幼儿喜爱的视觉元素探索尝试》,2013

[3] 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 曾彬,韩露.:《关于4-6岁幼儿偏好的色彩实物分析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

[5] 廖陈刚:《儿童与色彩心理学》,https://zhuanlan.zhihu.com/p/75434155,2019

[6] Bignell, J. (2005) Familiar aliens: "Teletubbies" and postmodern childhood. https://centaur.reading.ac.uk/23199/

[7] Anna Tims. (2013) How we made: Teletubbies. The G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3/jun/03/how-we-made-teletubbies

[8] Charlotte Runcie. (2014) Teletubbies: 16 things you didn"t know. https://www.telegraph.co.uk/culture/tvandradio/10903566/Teletubbies-16-things-you-didnt-know.html

[9] "Padded sells". (1998)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https://www.newspapers.com/newspage/120712794/

责任编辑:zN_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