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房产 > 正文
MEFine x 阿尔法建筑大会|筑建共栖:一首建筑师乐队的奏鸣曲
2022-03-24 14:45:27 来源: 搜狐焦点

2022年3月,一年一度的“阿尔法建筑大会”正式在广州圆满落下帷幕。今年大会以“X并生”为主题,旨在从疫情、环境、人口、土地、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并生发展的视角展开探讨。

MEFine觅范联合6位建筑师共同策划的“筑建共栖”主题展览,与本届阿尔法建筑大会主题“X并生”相呼应,以建筑为灵感载体,通过建筑师们鬼斧神工的设计,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维度的魅力,唤醒当下我们对于一段特殊情感的共栖。

3月12日上午,参与展览的六位设计师,通过主题演讲的形式,以各自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为现场及线上观众进行布展建筑解构。

MEFine觅范创始人 白小白

作为本次阿尔法建筑大会的NEO20X20推荐官,MEFine觅范创始人白小白主持了整场沙龙活动。在分享开始之前,阿尔法建筑大会主办方、广州城博建科展览有限公司CMO方琳在致辞中表示了对建筑师、现场嘉宾和观众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广州城博建科展览有限公司CMO 方琳

随后时境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卜骁骏、大料建筑的创始人刘阳、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创始人吕达文和GROUNDWORK元新建城的创始人阮文韬依次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各自的建筑理念。

卜骁骏,时境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和哈佛大学建筑设计研究生院建筑学专业,是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美国纽约州建筑师联会会员,LEED认证专家。

“如何生态地对待环境”是他这次在展览中被“规定”好的主题,所以他期冀以实现材料的重复循环利用来体现主题,未来该展陈主体将会被拆解重装在不同的室外环境,使之不管是在展览空间、住宅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都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他为雕塑赋予了新的含义——内外反转的雕塑,试图打破传统的雕塑观看形式,使观众能够进入到雕塑的内部空间,720度感受与使用它的空间。顶上像是小亭子的一角既是造型的一部分,也是形式的一部分。它悬挑的部分可以覆盖到下面的座椅区遮挡部分阳光,大家可以在这里聊天、吃饭、喝咖啡,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外化的客厅形象。

在这个建筑中,卜骁骏说自己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形式将所有的欲望累积在一点上,集中地释放出来。利用5米的高度,从人的观看视角衍生出不同的曲面,既能满足展陈时期展品的多视角摆放平面及舒适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兼具后期成为景观小品,为人们提供遮风挡雨的休憩需求。实现了材料空间一体,展览,家具,雕塑一体化的完整形式。

随后卜骁骏又带来了关于一场关于时空的讨论——“无影的光”。在《星际穿越》的启发下,他带领事务所在近几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关于“四维的变化”,用手绘的方式将空间放在时间轴上的定制,探讨时间新的定义。在曲靖历史博物馆、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几个项目中,他们已经渐渐寻觅到了时空关系的新奥秘。

刘阳,大料建筑创始人。2012年秋,他与妻子徐丹在北京一同创立了大料建筑事务所,其作品多次參加建筑艺术展览,曾荣获美国 Architizer A+ Awardz 文化类评委会大奖、美国 Architizer A+ Awardz 酒店类最受欢迎奖、美国 AAP 2017年度最佳文化建筑等多个奖项。

作为理工男,他坦言刚刚接到“筑建共栖”这个命题时还有些不明所以,但隐约感觉大概是达到建筑和周边环境融合的状态,所以他打造了一个能够与周围存在和谐共处的空间。玻璃、镜子和水滴的组合,灵感来源于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眼泪,在阅读童话时,刘阳感到那一滴小人鱼的眼泪,就是一个眼泪般深情而粼粼波光的童话世界。它所带来的光影和气氛,可以让读者身在其中、感同身受,这滴晶莹的泪滴之中饱含着对情感的共栖之情。

展览中通过对玻璃材质的运用,层层叠叠如鳞片般地堆叠反映着周围的一切,同时周围又被玻璃的层层光影所映照,当观看者看到映射到玻璃上的“他人”时,也看到各个角度的“自己”出现在这里。通过玻璃的折射带来的光影变化,实现了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呼应。

在2013年与老友高伟一起做的安徒生博物馆竞赛中,刘阳得以更完整、更宏大地实现这种“共栖”。建筑用悬索的方式,用三组柱群,拉出一个钢网。将“眼泪”放置其上。地下空间被罩在一个波浪状的木质大屋顶下,屋顶有不同高度的水平板组成,板与板有1500mm间距的曲线钢梁连接,使得屋顶成为一个整体。

“眼泪”在不影响交通流线的情况下,用变化的光影,诗意地连接了周围的城市空间,为故居及其花园创造出一种奇幻的童话色彩,将故居、花园、街道变成一个整体,使得过往的人们仿佛瞬间进入到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无论你在广场的任何角落,都能感觉到自己好像童话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童话里的人物。刘洋在这滴“小人鱼的眼泪”里,希望可以重新开启安徒生世界的大门。

随后他还分享了江西景德镇三宝村、河北马龙村的项目,以具体案例更深入地讲解对“共栖”和“共情”的理解。

吕达文,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创始人。他成长于香港多元化及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对相关的建筑、城市、人文都有深刻的观察与见解,后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建筑与城市设计。他一直坚持尝试建筑设计与艺术领域的新可能性,致力于探索跨界思维下的设计实践,并荣获美国建筑大师奖、德国iF 等多项国际权威设计奖项殊荣。

在吕达文分享的第一部分内容中,他希望通过“高密度”这个关键词让大家看见专属于香港的一面。从小在香港长大的他,形成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藏市于筑”。他多年来没有区分建筑、室内和城市的概念,在设计中希望将三个元素通过“人”跨界综合在一起。由此,大小共生变为可能。他一直在探索,很小的空间是否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随后他对这次的参展作品进行了讲解。他谈到,每天大家都会接触到铝合金的门窗,或者是其他的铝构建,其中有兼具逻辑性和可观性的结构关系,实际上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功能。

本次展示材料主要选用了常见铝型材,以1500根型材,通过吊挂的形式展现在展厅上方,以创新的方式展示主体的生命力。使其在展示形式上,以柔和灵动的姿态呈现,如同舞者般在空间环境下“跃动”,同时打破材料传统陈列形式的展示方式,让人们更能够在体验中发现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下,主体多样的形式美。

他希望以此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推广——铝型材不仅仅展示外观,也可以展示内观,这是很好的突破。在布局上,他利用场地对角关系形成的力学结构,形成了一种优雅的、精准的、巧妙的结合,让观看者拥有极佳的动态和观感体验。

在休息区,他还用一根根圆形的铝筒作为构架,利用螺杆固定构架的方式,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一把把具有观赏性又有趣的座椅。

阮文韬,GROUNDWORK元新建城的创始人。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及剑桥大学建筑系,并获得一级荣誉。曾兼任于英国金斯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他于2011年在香港创办GROUNDWORK,曾获"世界建筑下一代的建筑大师"之45位40岁以下特色世界建筑师之一。

他在演讲中直言,他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对材料和做法去做深入的思考,而这点也正是大多现代建筑师的症结所在。原因在于想法的自我性,大家经常想要的是一个形状,或是一个状态,而没有去考虑事物的本质。

在这次参展作品中,他用纸与光影,交织了一个近代但快被遗忘的岭南建筑缩影。这是一个1:20的密集建筑体,而紧接在背后的却是一条1:1的小巷。两者比例不同,来宾可置身于1:1的空间中,然后到1:20的空间观赏建筑群,在观赏的过程中又会把自己投射于这小世界里。交错的空间能让观赏者体会空间美学的趣味与魔力。

接着他带来了自己在学校设计项目中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他谈到,现代教育相比之前已经发生了巨变,现在的学校大多已不是教条式的场所,而是带有启发性的新空间,让孩子可以更容易地自主理解这个世界和社会。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而他要做的是在未来教育与空间之间建立关系。

最后他打了一个比喻,建筑师的建筑就像打造一个金鱼缸,不仅要提供这个容器(建筑),还要提供其中的水(关系),只有水质好,金鱼才会生活得更好。建筑师更重要的责任是让水质变好,做建筑的态度,应该以人与空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

沙龙对话环节以空间、建筑、材质、设计为切入点,与吕达文、鲍静、阮文韬、卜骁骏四位建筑师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的沙龙活动在热烈而又深刻的思想碰撞中圆满结束。在展览中,六位新锐设计师以新材料对话200平米的共栖空间;在沙龙中,他们又以独特的建筑理念和思想谱写了一首建筑师乐队的奏鸣曲。

MEFine觅范成立于2019年12月,以前沿、开放、创新的理念,旨在分享前沿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犀利观点,第一时间曝光时代下闪光的观点之美,近距离感受在场灵感的碰撞与交融,致力于服务广大设计师及高净值读者群体。“筑建共栖”,是一个材料的迷宫,一场建筑师的狂想,一段特殊的情感的共栖,六位建筑师与MEFine觅范携手,一同诗意地打造并感知了这片共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