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教育 > 正文
成绩好就行,劳动不用参加?
2019-05-14 16:11:07 来源: 半月谈网

湖南岳阳民院附小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堂——厨艺课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劳动无足轻重。

半月谈记者走访多所大中小学了解到,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劳动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课程,但常常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受访教师表示,当前“崇尚分数、崇尚快乐”的青少年不少缺乏劳动概念,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更缺乏自我劳动的习惯和意识。

要求学生洗自己的碗筷,也有家长反对

“一名小学生,吃饭时对着两个煮熟的鸡蛋发愣,不知道怎样将鸡蛋剥开,因为每次都是父母给他剥好的。”一名小学教师说,像这样缺乏基本劳动技能的“小皇帝”“小公主”他见过不少。

“有一次看到学生去倒垃圾,中途垃圾袋破了,两个孩子围着折腾了10分钟,都没有把洒出来的垃圾清理好,因为他们连扫帚都不会拿,更不知道如何扫地,如何将垃圾装进撮箕中。”长沙一位小学老师说。

“有些孩子‘葱’‘蒜’不分,‘麦’‘稻’不分,劳动工具不会使用,劳动技能近乎零,更没有土地情结。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直着腰手拿扫帚,扫地不过一寸、频率半分钟落地一次的现象。”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安定中学教师李荣升说。

“一名外省的大学生,家长每个月来学校洗衣服、整理宿舍。还有的学生为了应付学校宿管的卫生检查,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长沙理工大学一名辅导员介绍,以前的农村学生对于农活儿还有所了解,但现在劳动技能也大幅下滑。

一位小学老师告诉半月谈记者,学生不爱劳动的表现千奇百怪。比如,不肯擦黑板,理由是会满手都是粉笔灰;不会缝扣子,新买一件就可以了;扫地不干净,因为没人教过怎么扫。学校开展卫生大扫除,通知一出,就有不少家长打电话给学校说孩子体质弱,不能碰冷水、不能擦玻璃,甚至不能扫地、不能参加任何卫生劳动。

“我曾组织过一次‘我是妈妈好帮手’的主题班会,但学生说得最多的是‘在家不需要劳动,因为妈妈说只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就行了’。”平江县三市中学教师余民强说。

“有的家长只要求学习,不要求劳动,连洗袜子、洗碗等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让孩子做,甚至书包都不要孩子自己背,学校午餐要求学生洗自己的碗筷都会有家长反对。”平江县安定镇水南学校教师李智高说。

多位受访教师均指出,如今家长过多地包办代替,造成一些孩子劳动观念薄弱,不会劳动、不会料理自己的日常事务,独立生活能力差;有的孩子还存在不爱惜、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生活不节俭,“穿要高档、玩要时尚”等表现。

劳动课纸上谈兵、形同虚设

“不少学校没有劳动课程,就算开设劳动课的学校一般也是每周一节。”一名教师透露,劳动课多为纸上谈兵,比如九年级《劳动技术》课有安装家用电器的知识,但上课时老师只大略讲一下,根本没有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这样的劳动课已经脱离了实践劳动,变成了纯课堂劳技文化教育。”

部分学校的劳动课更是形同虚设。“为了应付检查在学校课表上安排了劳动课,检查的来了就上一下,等检查的一走,劳动课拿来上语文或数学。”一名教师说。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或劳动实践课,一般只有中年级开始轮值打扫教室和公共区域卫生,而这都会被不少家长代劳。

“学校开设劳动课程积极性不高。一是学校安全利剑高悬,实际劳动操作存在安全风险,学校不敢把学生带出校园;二是家长溺爱反对,阻力很大;三是劳动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跟不上,除了打扫卫生的场地外,无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困难。”一位小学校长直言。

家庭灌输的一些错误劳动观念更让孩子产生价值偏差。一是鄙视普通劳动者,“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像他一样扫大街”;二是觉得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三是把劳动当负担,怕影响孩子学习;四是勤劳已经是“贫困”的代名词,“劳动光荣”变成了“谁家请得起保姆谁家就有面子”;五是有的家庭用劳动惩罚孩子,传递“我没犯错误,不用劳动”“我成绩好,不用劳动”等思想。

劳动观念偏差、劳动技能低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深远的。“毕业生‘眼高手低’不愿就业、培养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不受待见、生活中一味追求安逸不想奋斗、甚至年轻父母不愿生育等,都与劳动教育缺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不少年轻人走入社会后适应期很长,劳动技能缺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湖南岳阳民院附小校长方少文说。

劳动教育亟待落到“实处”

“当前,劳动教育出现了边缘化甚至异化的趋势,影响到了国民整体素质。重构劳动教育体系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余民强说。

长沙市实验小学校长王云霞说,学校的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常规性的环境卫生劳动,严禁家长参与、顶替。同时,要有效开设劳动课程,学生要能参与到跟日常生活、当前社会建设息息相关的真正劳动或模拟劳动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获得真正的劳动技能。

平江县汉昌学校教师李潋滟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能只落实在课程中,而要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配合,言传身教,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李荣升认为,劳动教育应该适应当地发展的需要,构建区域教材或校本教材。把江南的茶文化劳动教育教给内蒙古牧场的学生,把舟山渔场的劳动技术教给平江山区的学生肯定不合适,学生对这些生活陌生,既不容易接受知识,可感性、可学性、可用性也值得怀疑。同时,劳动教育还需要构建评价体系,要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结果进行评价。

平江县第四中学教师李锋指出,学校应有较为全面的开设劳动课程的场所和配套设施,如劳技教室、劳动实践基地等。此外,也应经常邀请各级劳动模范、技术能人到校讲学或培训实操,让“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劳动思想和劳动文化深入人心。(半月谈记者 谢樱)

关键词: 学生 成绩 劳动
责任编辑:zN_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