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教育 > 正文
黄土地里的稻花香
2019-11-29 10:34:1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李富岗与当地农户在一起。李富岗供图

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在灵丘一个羊肚菌种植基地调研。

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在灵丘一个有机农产品蔬菜种植大棚调研。

“今年已经是富锶有机稻米种植的第五个年头了,每年的富锶大米都供不应求。”灵丘县扶贫干部李富岗说起自己创业的富锶有机水稻项目,神情语气满满的骄傲。他从随身携带的办公包里拿出富锶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册和系列策划书,介绍起来如数家珍。他的朋友圈里,满屏都是农田和农民的照片。

山西省灵丘县下关乡上关村160多户7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了一半。乡亲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还得靠天吃饭,一年下来一亩地的收益也就是个两三百元,这还不算自己的劳力成本。年轻力壮的青年大多外出务工,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成了村里的“壮劳力”。

李富岗是灵丘县当地人,他说,灵丘本就是贫困县,想吃上一碗大米饭只能逢年过节或在走亲访友时,勉强解解馋。

2016年,李富岗来到上关村扶贫,深深感到产业扶贫才是去除穷根的出路。适逢县里倡导发展有机农业,“大米梦”又在他的脑海中浮现。虽然北方水稻种植十分罕见,但灵丘县从明朝开始就有水稻种植的记载。李富岗不是农林相关专业出身,为了搞明白这里水土是否适合种植水稻,他下了一番苦功,对灵丘的水文、土壤、空气等做了详尽的勘察检测,还取样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化验。经山西省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论证后,确认了这里的水含锶量高,非常适合种植水稻。

前期的检测完成后,李富岗组织成立了灵丘县富康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80后李富岗自己还是个小伙子,村民们听说他要组织办合作社,都将信将疑:“你能做了这?”李富岗却没有被吓退:“我虽然年龄小,但在村里辈分大,加上我在县里工作,有说服力。这个东西(富锶水稻)要干的话,单凭我说肯定是不够的。”

他把农业合作社的运作流程整理成规划案,从农户如何参与到最后收益,给大家算了笔账,“我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做高端大米产品,有机富锶水稻的牌子一打响,一斤卖15元,是传统种玉米收益的20多倍。”对于没有地的中老年农民,李富岗也有考虑,让这些人干水稻种植的农活儿,每人每天能挣100元,一年能干7个半月,“而且在当地务工不仅方便,还可以减少生活成本。”承诺参与合作社的农民当年就有750元的分红收益。

村民们的顾虑渐渐被打消了,村里的河滩地也被改造成试验田。第一年,10亩试验田打了200多斤水稻,还养了螃蟹,村民们的信心起来了。李富岗也越发坚定了要把富锶有机水稻事业做大的决心。不仅要种水稻,还要建文化产业,让周边县市地区都参与进来。“白天搞插秧节,晚上弄篝火晚会,把农耕文化都融入进去。”李富岗这样设想并开始实施。

他借着脱贫攻坚的春风,背着一堆材料给县里的领导打报告。那些专业精美的宣传册和策划书,全都出自李富岗一人之手,其中从为富锶水稻申请有机认证,到插秧节文化产业策划,一应俱全。

但脱贫攻坚的路并不好走。有了县委、团县委的支持,李富岗觉得身上的担子和压力更重了。为了拓展水稻种植规模,他把自己准备结婚的彩礼钱挪用了5万元出来,投入到农业合作社生产。

“我厚着脸皮到丈母娘家去说,给新娘子的彩礼能不能‘分期付款’,大家都笑了,从来没见过。”李富岗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但话里却透着坚定,“好不容易干起来了,一鼓作气不能停。”

承诺了当年要给农户分红,他不能食言。第一年没有盈利,他把县里的拨款拿出来给农民工发工资,给农户分红。运作资金不够,他就四处筹措资金,生生在河滩垫出180亩的高标准农田。2018年,180亩水稻亩产500斤,加工包装后,每斤售价15元,并且迅速脱销。农户喜笑颜开,积极性大增。“我身上还背着债呢。”李富岗笑笑说,“但承诺给农民的不能少,不然就没有说服力了。”

扶贫产业按部就班蒸蒸日上,李富岗却因4年来驻扎当地扶贫,不眠不休累倒了。他除了负责上关村,还有另外4个村子的扶贫任务需要兼顾。他白天干活,晚上还要把扶贫工作需要的文字材料细心补齐,忙起来有时一天只能休息3个小时。

2018年年底,李富岗患上急性主动脉夹层(心外血管破裂),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孩子满5个月那天,他被转到北京治疗。在等待心脏支架手术的18个小时里,他还想着务工农户的工资还没有发。

手术结束后,他发了条朋友圈鼓励自己:“坚持住,你的任务才刚刚开始,一定要回去!乡亲们都在等你!”9张图片中,有两张是他在病床上的照片,剩下的都是他与农户的合影及水稻的照片。

朋友们、领导们都很关心他的状况,担心会不会又有一个扶贫干部要倒下。“这个时候绝不能乱,我要撑下去。”李富岗说着,他的手一直攥着有机富锶大米的宣传册。

北京林业大学 叶丹璇

北京印刷学院 宋雪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雨婷

关键词: 黄土地 稻花香
责任编辑:zN_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