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教育 > 正文
笑着生长 这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2020-03-20 09:31:46 来源: 中国教师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在河南省封丘县建勋学校,作家萧红《祖父的园子》里的这段话,不仅被醒目地置于校园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学校人人能背诵。“这样一种生命自由生长的状态,就是我们建勋的办学追求。”学校董事长郭建勋这样说。

这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2016年,建勋学校因持续深化课改已成为“河南的杜郎口”,不仅不缺生源,而且能挑生源。

当年8月下旬,初一新生招生工作已经结束,但几十位家长围在学校门口持续几天不肯离去,他们想让孩子进学校,但因孩子基础太差而不能如愿。

“把我们孩子收下吧,多交钱也中!”听到乡亲们哀求的话语,建勋学校副董事长梁方芹打算再招两个班,不仅把这些孩子招进来,而且不多收一分钱。在学校领导班子会上,梁方芹的想法遭到了其他人的一致反对。“这些孩子三门成绩相加都不到100分,还要招两个班,又不多收费,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将心比心,当年没办学时,我自己的孩子上学也是这样一种心情,我理解他们的感受。”梁方芹毅然决定,不仅收这些学生,而且配最好的班主任,选最好的教师教。为了不让孩子有自卑心理,这两个班还被命名为七(1)、七(2)班。

“谁也没有想到,3年后这两个班的学生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建勋初中部校长葛海林骄傲地告诉记者。

这个真实的故事印证了建勋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每个人的内心都沉睡着一个巨人,这个巨人一旦被唤醒,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成就者。

在建勋教育人看来,教育即唤醒。

他们信奉,孩子就像花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早开、晚开一样美丽,因而既要欣赏已开的花,又要欣赏未开的花。

何谓唤醒的教育

“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

在建勋学校,梭罗《种子的信仰》里的这段话,每位教师同样都能背诵。小学部校长李艳霞说,让大家记住这段话,就是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明白,儿童生长是需要环境的,不仅需要自然环境、人际环境,而且需要心理环境、文化环境。

基于此,建勋学校提出“去除红叉号”思维,摈弃“捉虫子”行为。每天教师晨会,变“反思会”为“点赞会”。

学校倡导教师做到“日行五一”,即每天送给学生一句寄语,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每天上一节好课,每天找学生谈一段话,每天做一件好事。“日行五一”让教师的内在精神世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每一次开会,我们老师都是在开心中度过的。每一次布置任务,大家都是高标准去完成,从来没有人拖拉。我发现幸福的关键不在于找到一个完美的人,而在于找到某人后和他一起努力建立一种完美的关系。”小学部三年级主任孙珍说。

教师改变了,学生也在改变。

10年前,建勋学校就开始进行课改,在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基础上,学校探索形成了“生活化、体验化、实物化”的“三化”高效课堂。

“建勋的许多课都是孩子们‘演’出来的。”李艳霞告诉记者。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记者看到,计算4+2时,两个孩子双手分别举着一个大大的4和2的符号,他们俩之间的一个孩子举着+号,另一个孩子举着=号,隔两个人距离的另一侧并排站着6个孩子……在这里,每个孩子每周都有演课本剧的展示机会。

“九(2)班全体同学:我们要与你们比个高下,比纪律、比卫生、比文明,更要比学习态度……战胜你们,我们势在必得。”落款是九(7)班全体同学,2019年10月25日。

走进建勋初中部教学楼,这样的班级挑战书不时进入眼帘。据初中部教师介绍,除了班级之间的挑战,还有小组之间的挑战、同学之间的挑战。

相互挑战激活生命,自主管理绽放生命。董事长助理郭萌一直在探索建勋学校新的管理机制,她介绍说,建勋管理机制有两套“领导班子”,一个是成人的,一个是学生的。后者专门设立了学生校长,采取轮值制,不仅发聘书,而且有管理权杖授受仪式。在学生校长领导下,学校餐厅、宿舍、厕所等都交由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管理相配套,学校还有“每日精彩半小时”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编自演,自己粘贴海报。所以,建勋的学生有一种独有的自主、自信、绽放的生命气象。

不仅如此,作为一所拥有近4000名学生的民办学校,建勋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学生主体,家长参与”是建勋家长会的原则,演出的节目都是根据家庭生活实际,由学生创编、演出的。

“我的两个孩子都在建勋求学。一听说开家长会,我既爱又‘怕’。爱是因为能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改变,怕是因为每一次家长会都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一位妈妈含着眼泪告诉记者。

建勋的三个故事

建勋是一所有故事的学校。

在建勋学校,每位教师都会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是教师汤姆森与男孩泰迪的故事。汤姆森从男孩身上学到了如何做教师,而泰迪则从汤姆森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母爱。

第二个是木村的苹果树的故事。日本一位叫木村的果农,像傻瓜一样坚持了11年,终于成功种出不施农药、肥料的苹果。

第三个是一根绳子的故事。这是学校的“本土故事”。在建勋学校,原本普通的拔河活动拔成了课程,拔出了文化,拔高了精神……不仅能激活生命,唤醒向上的精神,而且能培养不放弃的作风与气质。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是一个热爱孩子,感到与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葛海林说。

建勋学校用“三个一”为好教师立标:一张笑脸、一颗爱心、一身正气。在郭建勋看来,一张笑脸意味着打开心灵,不活在自己的情绪世界里;一颗爱心意味着“无条件,有原则”,建构平等心,理解、懂得生命;一身正气意味着正己化人,意味着教师以身示范。

九年级班主任郎敏班上有一位有暴力倾向的男生小宁,隔几天就会打架或与同学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异常紧张。

对此,郎敏没有急于处理,而是从外围做深入调查。几次家访后,郎敏了解到小宁与父亲关系紧张,父亲曾体罚过孩子。

此后与小宁谈话时,郎敏没说话眼圈就红了:“孩子,对不起,老师不理解你,此前不知道你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不过也请你帮帮老师,以前你每周都会与同学发生冲突,你能否调整自己,从每周一次先做到每月一次?”

自此,郎敏对小宁有了一份特殊的关爱,小宁的变化也异常显著。

一次上课前,教室里乱哄哄的。“郎敏来了”“郎敏来了”,伴随着警觉的提醒声,教室里安静了许多。“郎敏也是你们叫的吗?”小宁拍案而起:“以后我们都要叫她老师!”

讲到此处,面对记者,郎敏的眼圈再次发红,那是她作为教师的一种幸福。

几年前,建勋小学部有位教师发脾气训学生,这在建勋是不允许的,被视为严重违纪。

梁方芹召集领导班子开会,让大家说说怎么处理。“歪风不可助长,必须严肃处理。”许多人都主张辞退。“请大家平静一下,不要带着情绪评判……”有人反对说,学校始终倡导欣赏学生,我们首先要欣赏教师,辞退会给教师生活带去挫败。又有人接着说,假如辞退,该教师去到其他学校,还可能伤害其他孩子……

“如果不辞退,怎么解决这位教师的问题呢?”梁方芹又将问题抛给众人。“我去找她谈”“我去协助她”……最终的结果是,这位违纪教师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且不断修正自己,现在已成为优秀教师。

这是一所笑着生长的学校,从最初只有10亩地,到现在的占地200多亩,从原来本土本乡的几百名学生到现在学生近4000人,生源辐射湖北、福建、河南郑州等地。

“在办学前,我就是个普通农民,学历也不高。看着自己的孩子上学学得很苦,闹着不去学校,当时我就下决心为自己的孩子,也为不愿上学的孩子创办一所学校。”回想往事,梁方芹无限感慨。

今天的建勋学校虽然地处偏僻乡村,但已成为硬件、理念、质量全面领跑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初心未改,让孩子愿意来,喜欢来。

每个生命都不一样

未来,建勋学校将往哪里走?

在郭建勋看来,新时代民办教学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学校”,是学校的变革方向。这种新形态学校追求“五化”:人性化是基础、个性化是特色、信息化是手段、国际化是通道、高质化是目标。

“人性化是五化的基础,没有人性化,后面的四化都是空谈。”梁方芹说,“人性化就是不把人当工具,牺牲一批人去成就学校;就是不干涉、不干预、不干扰,让师生做工作、学习、生活的主人;就是发现每个人的价值,而不是找问题。教育不是‘捉虫子’,而应该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虫子’,自己去捉。”

个性化就是不一刀切。在梁方芹看来,森林是个性化的,植物有高有低,有粗有细。学校必须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个生命都是不一样的。“备人比备课重要一万倍”,所以建勋学校推行个性化作业。

建勋学校的每个学生都有一面专属黑板,上面标注着自己的名字,用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供对子、组长和教师检查。写板是最重要的学习形式,不同的孩子,学习要求不一样。写板不只是展示,也是在练习写字、修养心性。

2019年11月22日,建勋学校迎来了加拿大皇冠学校的客人。他们参观了建勋学校校园,观摩了课堂教学,并当场与建勋学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董事长助理李瑞说,这意味着建勋学校迈出了教育国际化的关键一步,自此这所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村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有了直接出国读高中的选择。

在签约仪式上,加拿大皇冠学校中方代表激动地说,没想到作为一所乡村学校,建勋学校“自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样态如此有“国际范儿”;没想到这所乡村学校竟然有近4000名学生;没想到以乡村留守儿童为主的学生生命状态如此阳光。

签约仪式之后,与会嘉宾来到操场上观摩课间操。操场上红旗猎猎,每班一面大红旗,几千名学生每人手持一面小红旗,合着音乐变换队形,并同唱《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热烈的场面让嘉宾们流连忘返、感动不已。

“我们所追求的,从来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生命质量。”在梁方芹心中,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它就是让学生从建勋毕业后依然拥有“三个一”:正信念的“一栋楼”、强心理的“一片绿”、大志向的“一盏灯”。

作者:本报记者 王占伟

关键词: 学校
责任编辑:zN_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