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的饭,朱江明也想吃?
「不仅要做整车制造商,还要做核心技术输出公司。」
当一家中国车企说出这句话……
如果是五年前,大概会收到一片嘲讽,甚至搬出「皮尺部」的表情包来嘲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是一年前,大概会被质疑「这不就是华为 HI 模式么?」「谁会把核心技术的灵魂交给别人呢?」
甚至一个月前,都会被说是痴人说梦。
但是一周前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的合作,让大家意识到,技术输出是可能的。
至此,各家车企除了造车外,又多了一项潜在的业务:为其他车企提供核心技术。
文章开头那句话,就是零跑汽车创始人、CEO 朱江明说的,在说这句话的同时,零跑推出了第三代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LEAP3.0)——「四叶草」架构。几乎与此同时,网上传出了「一汽捷达品牌或购买零跑技术平台」的消息,截至目前,当时双方并没有给出回应。
左手是全新的技术架构和未来产品规划,右手「技术输出」的全新业务场景,看起来蓝图已经勾画得很丰满了,这条路走得通么?
四域合一
把中央集成式架构的价格打下来
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一直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从上百个独立功能的分布式架构,到域控制架构,再到未来的中央集中式架构,更高的集成度以为着更简洁的结构,更少的 ECU 和线束,更灵活的功能组合方式,以及智能汽车在功能上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小鹏 EEA3.0 架构就是将车控和动力融合,通过智舱域、智驾域、车控域三个盒子控制整个车辆;特斯拉的中央集中式架构则兵分三路,分为左车身控制模块、中央计算单元、右车身控制模块。
不同于目前行业里把整车和车身控制二合一式的集中式架构,这次零跑直接把智舱、智驾、车控、动力四个不同的域融合到一个盒子里,用一个中央超算的大脑来控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和 L2 级辅助驾驶三个功能模块。这让四叶草架构只需要中央超算一个盒子,就可以实现其他车企智舱控制器+智驾控制器+整车控制器三个盒子的功能。根据零跑的官方说法,这是目前唯一真正实现中央集成的电子电气架构。
中央超算有一颗 SOC 芯片和一颗 MCU 芯片组成:SOC 芯片负责智舱和智驾,MCU 芯片负责整车控制和车身控制,两个芯片配合。得益于高度的集成化,四叶草架构整车 ECU 控制器从原来的 42 个降低到 28 个,线束从 1800 米降低到 1500 米,而且通用化率超过 90%。
90%的通用化率,是因为零跑把这套架构做成了一个架构平台,「我们希望一个平台可以覆盖所有车型」。零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不同的芯片给出标配、中配、高配:
标配:高通 8155+恩智浦 S32G(3 核),能满足目前入门级电动车的需求;
中配:高通 8295+恩智浦 S32G(7 核),具备 30TOPS 算力;
目前,已经有不少供应商用 8155 芯片冗余的算力来实现舱泊一体功能。相比之下,利用性能更强的 8295 芯片支持智舱和 L2 级辅助驾驶需求,减少一个 L2 级辅助驾驶芯片,同时用恩智浦 S32G 满足车控需求,车机流畅度、视觉效果和辅助驾驶体验上都能有所提升,同时降低成本。至于那些对高阶智能驾驶有需求的车型,可以选择高配。
高配:除了高通 8295+恩智浦 S32G(7 核)的中央超算大脑外,增加了一个英伟达 OrinX 芯片,单颗 OrinX 来满足 L2++的高阶智能驾驶需求。
随着时间,四叶草架构也会两年一迭代。不知道两年后,当算力更高的英伟达 Thor 芯片上车时,四叶草平台能否升级到用一颗芯片满足所有?
架构的提升对于用户来说,似乎太过抽象了,我们来看看具体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体验?
一方面,更高集中度的电子架构,给不同功能的融合创造了条件。零跑也提前做了准备,为了满足软件定义汽车的需求,预留了超过 500 个接口,座舱、智驾、动力、车身各大板块的功能之间都可以组合。如今越来越多车企推出 SOA 功能,这些结构久违 SOA 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集中式架构做到了无感 OTA。以往车辆 OTA 时,需要等待漫长的下载、安装时间,在四叶草架构下,在系统运行时,后台可以下载、升级新版本,当用户方便升级时只要点击确认升级,就能直接切换到升级后的新版本。
车机系统有点像一个双系统模式,「只有切换,没有升级的说法了。」周洪涛这样形容无感 OTA,「你不喜欢新系统,甚至可以切换回老系统继续用。」
不过,这样的「双系统」模式,对于算力的需求是否也是双倍的呢?
零跑:我有「菜」,你有酒么?
这次四叶草架构的发布能看出零跑想做「技术输出」的决心,连合作模式都已经想好了。除了通过三种芯片配置,给不同定位的车型提供高中低三种方案外,零跑还给出了四种技术输出的合作模式:
模式一:基于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及周边控制器(含车灯、摄像头、雷达等)的技术共享
模式二:基于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周边控制器及电池、电驱的技术共享
模式三:基于下车体(含电子电气架构、电池、电驱)整体交付的技术共享
模式四:基于整车级的合作共享
概括来说,这四种合作模式由浅到深。这样一来,零跑不只是一个主机厂,更像一个智能电动车的全套解决方案提供者(这个 title 有点耳熟)。
至于目前技术输出进展如何?据朱江明透露,目前比较确定的有两家,分别是一家整车技术的授权和一家整个下车体技术架构的授权。不知道网传的一汽捷达在不在这两家之中呢?
全域自研终于等来了春天?
自从大众和小鹏确认合作,网上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在庆祝「中国电动车技术出息了」,另一种则在担心,这种「卖技术求生」的合作,会不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徒弟」没那么容易偷师,「师傅」的技术也并非不成长,这种合作更像是「凭技术吃饭」。
放眼国内新势力,零跑可能比小鹏更急需这种技术输出的合作。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零跑都给自己贴了一个大大的标签——「自研」。比如,当各家打出「全栈自研」时,零跑提出「全域自研」,软件硬件都要自己一手抓;当各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卷工艺时,零跑是新势力里第一个自己卷电池工艺,搞起了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在 C01 上市时,据零跑透露目前整车自研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70%……
而且零跑搞自研,既不是为了在高端市场卷智能化,也不是因为背靠自主品牌的大树好乘凉,零跑搞自研的目的很单纯:「用自研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力。」这个效果在今年的降价潮中格外明显。
年初特斯拉带起的这波降价潮,最先波及的就是零跑这类主打「性价比」路线的品牌。原本起售价 18.58 万、19.38 万的 C11 和 C01,打得就是价格不到 20 万、C 级车配置的高性价比错位战,对手们一降价,「错位」没了,销量开始下滑。
今年一季度,零跑只交付了 1.05 万辆车。零跑马上做出了价格调整:零跑 C11 增程版成了第一款 15 万以下的中大型增程式 C 级车,当然相应地也减少了电吸门之类的配置。无论是价格下调,还是灵活地调整配置,依靠的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全域自研。
(就在8月1日,零跑官方再次宣布C系列价格下调)
随着价格调整,7 月零跑销量 14335 辆,其中 C 系列 12000 辆,占了 83%以上。曾经依靠 T03 十万级小车闯进「新势力五虎」的零跑,终于完成转身,把主力区间锁定在了 15~20 万。
但是对于「全域自研」的投入来说,如今销量的回暖还远远不够。2019~2022 年,零跑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 3.58 亿元、2.89 亿元、7.4 亿元、14.11 亿元。今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 4.12 亿,归母净利润继续亏损 11.33 亿元,平均到每辆车上亏损 10.79 万元。
如果从研发投入来看,零跑在新势力车企中不算最高的,但由于单车价格并不高,这对于零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朱江明曾经坦言,「销量规模达到 20 万辆以上,才能覆盖全域自研所有的研发成本。」截至 7 月,零跑在今年 1~7 月销量 58837 辆,20 万辆的目标还有不短的距离。
因此,对于零跑来说,用全域自研技术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力,只完成了一部分任务;要想让全域自研「物超所值」,只能依靠「技术输出」来实现了。
当然,技术输出的前提,是有一套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对零跑来说就是这套全新的「四叶草」架构。
最后
对于零跑来说,今年上半年度过了一段艰难的至暗时刻,随着四叶草架构的面世,新的篇章也开始了。
四叶草架构不仅作为新技术,通过平台化优势打造新车型;同时也帮助零跑开拓了新的业务线,通过四叶草架构的技术输出创造新营收,把全域自研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最优化。
面对未来的前景,朱江明这样回答:「(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合作企业)最终肯定还是要看你真正的产品有没有竞争力。」
据透露,下半年慕尼黑车展上,零跑将亮相第一款四叶草架构车型,代号 B11。零跑与其他车企的合作,也会逐步尘埃落定。竞争力如何,到时就能见分晓。
-
中甲:辽宁沈阳城市主场1:1战平苏州东吴图为辽宁沈阳城市队(红)刘鑫宇在比赛中。于海洋摄 8月5日晚,在沈
-
江苏启动金融赋能制造强省系列活动 两大基地揭牌全国股转系统、北交所在江苏建设的两大基地揭牌,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与金
-
民生证券给予中宠股份推荐评级民生证券08月05日发布研报称,给予中宠股份(002891 SZ,最新价:25 54
-
“种草”风潮降温后,小家电市场该如何发力?图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小家电在过去几年间一度掀起一股“种草”风潮。不
-
【见·闻】日企跑步加入EV竞争圈近来日本汽车业界身体力行地列出目标进度表、真金白银加大投入、积极革
-
中甲:辽宁沈阳城市主场1:1战平苏州东吴
2023-08-06 11:23:18
-
江苏启动金融赋能制造强省系列活动 两大基地揭牌
2023-08-06 10:51:13
-
民生证券给予中宠股份推荐评级
2023-08-06 10:43:05
-
“种草”风潮降温后,小家电市场该如何发力?
2023-08-06 10:00:24
-
【见·闻】日企跑步加入EV竞争圈
2023-08-06 09: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