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共同探讨数字技术赋能背景下农业生产的职业化
2022-04-19 09:42:09 来源: 央广网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央广网访谈节目《做客央广网》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党总支书记王萌萌,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秘书长左臣明,共同探讨数字技术赋能背景下农业生产的职业化,以及如何吸引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李成贵表示,过去农业是一个不太需要学的产业,而现在随着高科技的融合,以及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农业也逐渐职业化,在职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现代化。

“比如北京谷打造的农业中关村,预计到2022年底,将在全区逐步打造30至50个博士农场。这就是现代科技与农业的融合使农业成为一种职业。”李成贵指出。

事实上,当前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双轮驱动正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秘书长左臣明表示,农村电商产业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例如被网友称为‘宇宙中心’的山东曹县,从做农村电商起步,在当地一个淘宝村,老百姓从在网上卖演出服开始,后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

左臣明表示,目前,特别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培育更多的电商人才。在销售端,需要电商人才让当地好的产品能够卖出去。在供给端,当地好的产品很可能因为供应链的不完备,使得到消费者手里的商品质量难以保证,这就需要供应链的完善。“当前,阿里巴巴派出了24个乡村特派员深入县乡,和当地政府一起,通过这种数字科技和技术来帮助当地电商企业和产业发展。”

聚焦人才返乡问题,王萌萌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鼓励青年回乡、能人下乡、人才兴乡就业的建议。

王萌萌指出,虽然如今回到农村的人越来越多,但人才回乡的速度较慢。同时,随着农业新业态、新领域的发展,农村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虽然返乡人才越来越多,但人才返乡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一些年轻人想回来,但没有途径;一些年轻人回来后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还有一些高知人才,比如博士、硕士研究生支持农村建设,难以找到认同感和归宿感。”她说道。

对此,王萌萌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分阶段推进“人才兴乡”战略的实施。短期内,鼓励大学生、在外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乡贤返乡就业、创业,通过返聘方式支持退休专家返乡。中期内,整合本村在外务工的优秀青年,为其提供教育、培训机会,鼓励其返乡就业、创业。长期来看,仍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规划,注重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发展,定向培养农村科技型人才。

二是出台相关政策,为不同人群提供发展台。对于愿意支持农村发展的高学历人才,可以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的模式,面向全国引进人才。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机制,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对于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可通过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业产业园等,吸引他们返乡就业。为不同返乡人群提供不同的台,让他们在助力农村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是为能人下乡、人才兴乡打造爱才留才的生态。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以“软环境”提升“硬实力”。一方面,实行技能培训与机制保障并行机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人才成长需求,分类分层举办专题培训班,强化区域人才交流互动,拓展人才的思路和眼界,不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拿出真金白银,落实人才奖补政策、加大生活保障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满足返乡人才的民生需求。在政治待遇上还要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吸纳,积极推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人作为各级的“两代表一委员”人选,深入挖掘优秀人才典型,不断提高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