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32家半导体企业“二年级”过关 总市值超1万亿元
2021-07-26 08:27:43 来源: 华夏时报

半导体企业风华正茂。在2019年7月22日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中,有6家半导体公司,在两年后的7月22日,科创板已有32家半导体企业,总市值超1万亿元。

作为A股注册制的试验田,科创板正成为国内半导体企业的上市板块首选,渐渐的,科创板也被很多人称为“芯片板”或者“半导体板”。两年内,约95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跑向科创板,约占总IPO数目的14%,其涵盖了包括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还有IP、EDA、IDM等在内各个环节领域。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正是行业和板块备受关注,资本市场给与的估值溢价也比较高。在科创板上市,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促成了半导体企业在科创板的聚集。

总市值超1万亿元

首批上市的25家科创板企业中,半导体企业占6席,包括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安集科技、睿创微纳、乐鑫科技、华兴源创。两年之后,科创板已有32家半导体企业,总流通市值超1万亿元。

截至7月23日收盘,中微公司、华润微、中芯国际、沪硅产业等四家半导体公司位居科创板市值前十席位,合计市值占总市值的10%左右。

而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韦尔股份、卓胜微、北方华创、闻泰科技、兆易创新、中环股份、华润微、紫光国微、中微公司是眼下A股为数不多的千亿市值半导体企业,而身初科创板的中芯国际、华润微、中微公司就占了其中三个位置。

业界看来,科创板当初设立的初衷之一,就是让一些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性高的高科技行业能够提前接触资本市场,而半导体企业大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融资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科创板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上市环境和更便捷的退出机制,许多半导体企业选择登陆科创板。

两年过去,科创板半导体阵营持续不断扩容,越来越多半导体企业正在谋划IPO登陆科创板。其中,在业内表现突出的企业已启动上市计划,譬如拓荆科技、概伦科技等等。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约有95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包括终止审核的企业)启动IPO,约占科创板总IPO数的14%。

在享受科创板所带来红利的企业中,刚摘去“U”(未盈利)标识的中芯国际成为一个范本。2020年,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上市募集金额超过532亿元,成为当年A股最大IPO项目,上市首日,该公司开盘价涨幅超过245%,市值超过6000亿元。上市时,中芯国际是亏损状态,眼下已经扭亏为盈。截至今年7月21日收盘,中芯国际总市值4155.98亿元,位居科创板企业市值第一名。

眼下,科创板龙头公司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在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投资的包括芯朋微、金宏气体、芯碁微装、力芯微、沪硅产业在内等13家半导体(涵盖芯片概念)企业已经实现科创板上市。

聚集之后,半导体企业股价涨幅明显也成为共识。不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看来,半导体属于价值投资的板块,要用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产业发展,不能因为股价的涨涨跌跌,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逻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据《华夏时报》记者此前报道,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科创板流动性并不足,半导体企业也是如此。除了少数几个明星公司之外,其他大部分公司日均交易量有限。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八成左右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公司,上市至今的日均成交量为100万至700万,仅一成达到1000万股以上,呈现出成交低迷的特征。

针对上述情况,清晖智库(筹)创始人宋清辉告诉本报记者:“半导体企业股性并不活跃,要想得到有效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建议从改革股票交易制度着手,提升半导体企业股性的活跃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创板推出的两年多来,运行良好,或已具备试行取消个股涨跌幅限制、T+0等条件,未来具有推出的必要性。T+0股票交易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未来科创板发展的必然趋势。”

“芯片行业很有分量”

科创板在成立之初就一直强调科创属性。科技创新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有50家公司在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核心产业”,包括了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光峰科技、龙腾光电等。根据智慧芽分析数据显示,这50家公司专利申请量为37031件,有效专利量为20845件,授权发明专利量为16092件,分别占科创板总量的36%、39%和55%。由此看出,科创板公司中,芯片行业很有分量。

帮助中国半导体产业持续完善融资渠道,是科创板的重要性所在。从结果来看,半导体企业由于行业景气度提升,驱动业绩高速增长。

记者注意到,芯源微预计2021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100万元到4000万元,同比增加398.59%到543.35%左右;而华润微指出,当前市场景气上行,供需紧张的局面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从公司在手订单和客户库存水位来看,公司对2021年全年保持乐观的态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浑水摸鱼的企业参杂其中。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业界已有声音认为,有“骗子”半导体公司正在试图登陆科创板,应该要有所鉴别与提防。

步日欣告诉本报记者:“只要有利益,就存在浑水摸鱼的企业。在科创板扶持高科技企业的大背景下,肯定会有部分科技属性没那么强的企业企图趁势上市,但这也不一定完全是坏事情,因为资金总会通过上市的企业,找到产业发展的落地,或者并购,或者战略调整,或者新业务培育等,对于产业发展都会存在一定的正面效应。”

宋清辉则指出,浑水摸鱼的半导体企业参杂其中,亟需提高监管识别能力和保持警惕,这就需要监管层对可疑对象刨根问底,持续提问是否符合创业板上市定位或科创板科创属性基本要求,使其“现出原形”。但是,防范一些劣质企业趁机“捞钱”,则有赖于健全和完善科创板相应制度,例如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强调“硬科技”等等。

此外,业界认为半导体行业存在过热的情况,尤其在当下的“芯片荒”加持下。此前深度科技张孝荣就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需要理性,技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有钱就能砸出来的。市场期望过高,导致有些半导体企业估值大大超过了其核心能力,反而不利于产业发展。

上交所在《2020年科创板经营业绩概览》中指出:“科创板将继续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功能,深入推进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并持续推动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不少券商认为,从中长期看,科创板上市公司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的特征将进一步显现,叠加关键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整体上会继续保持较强的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记者 林坚 陈锋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