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
2022-04-18 16:49:47 来源: 科技日报

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的,总规划面积600公顷。

为什么把国家植物园建在北京?国家植物园的功能是什么?国家植物园未来将开展哪些工作?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有三大优势

国家植物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看来,国家植物园代表一个国家植物多样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最高水,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的重要标志。

我国地理跨度极大,地貌和气候多样,植被类型丰富,是全球植物多样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高等植物3.7万种。

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凝聚了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是植物学家的热切期盼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

早在195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0位青年科学家向毛主席写信,提出建设国家级的北京植物园。195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北京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园林局共同管理。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植物园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植物园的设立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植物园设在北京,整合了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的优势资源,具备了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地保护水。”汪小全说,中科院植物所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植物科学研究机构,百年来,一直引领中国植物科学的发展,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台和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

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贺然认为,将国家植物园设在北京,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国家植物园建设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二是创新院地合作模式为国家植物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成立理事会,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模式,为稳妥有序推进国家植物园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提供坚实基础。三是北京现有资源为设立国家植物园提供了保障与支撑。”贺然解释道。

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根本特色

目前,国家植物园已收集各类植物1.5万余种,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千种;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和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拥有国内顶尖的植物科学研究队伍和台。

“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国家植物园要具备国际一流的科研与科普水,尤其是在宏观植物学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汪小全强调。

汪小全进一步解释说,如果脱离了科研研究,他们就不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生存状态、遗传多样,就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迁地保护就会盲目;科学研究也是科学普及的源头活水,脱离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就成了无源之水。

汪小全表示,在现有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家植物园将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对标世界顶级植物园,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并收藏五大洲代表植物标本,共规划收集活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藏五大洲代表植物标本500万份,覆盖中国100%的科、95%的属。将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系统进化植物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把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我国及世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植物收集和展示水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

同时,国家林草局表示,此次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草局将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本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总思路,“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