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资讯!从“模糊语言”到“数字语言”:一条中药产线的智能升级
2023-05-13 15:33:20 来源: 新华社

新华财经天津5月13日电 位于天津市北辰区的天士力滴丸生产车间里,中药提取物液体通过高频振动技术,像一条条细线匀速滴入冷媒中——这是天士力自主研发的第五代超高速滴丸机。

“每分钟可以生产7万粒大小一致、重量相同的滴丸,比上一代滴丸机快了10多倍,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难以置信的。”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滴丸车间生产经理吴眚说。


(资料图)

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天士力生产一线工作的吴眚,见证了这条产线的智能蝶变。

创建于1994年的天士力,是一家医药健康高科技企业。1995年,天士力研发了第一代滴丸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经过20余年自主创新,4次技术升级,才有了现在的第五代超高速滴丸机。

“如今,每批次滴丸的生产背后,都有约25万大数据的支撑。”吴眚说。

天士力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车间一角。(受访者供图)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然而,一剂中药方往往包含十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材,其中原理不为人所知。如何打开中医药神秘“黑匣子”?

“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正创新,把数字智能化技术运用到中药研发、制造及临床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把传统中药的‘模糊语言’,变成清晰的‘数字语言’,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凯境说。

以质量数字化为核心,天士力开始探索智能科技与传统中医药的融合: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用数据解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设计中药质量量化表征指标群;完成智能装备研制;开发过程建模技术以及生产数字化管控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我们的产线拥有像人一样智慧的大脑,能够自动分析、优化反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总监熊皓舒说。

“设备设计好了,要想落地产业化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技术突破点。”吴眚回忆道。对此,她带队成立了技术攻关组,经过200多次试验,60多次验证,最终确定了每一项参数。

“每一批次滴丸的生产过程中,都有2100个数据采集点,通过大数据分析,不断优化参数设置,才能实现智能化生产。”吴眚说。

天士力滴丸包装生产线一角。(受访者供图)

生产出来的每一粒滴丸,还要经历一趟智能包装之旅。一盒盒自动包装好的滴丸,经过装箱、打印批号、拍照比对,整齐码垛后,AGV机器人将其运输回库房……仅仅几个人就能操作这样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依靠智能科技,天士力建成了中药提取、固体制剂、冻干粉针3个智能车间,实现了6个中药大品种制造技术升级,年度药材处理量提升390%,万元产值能耗降低51%。

从曾经的依靠经验传承,到如今实现数字智造,天士力走出了一条高标准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不仅是中医药,在数字化浪潮下,智能科技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为加快智造赋能,天津出台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安排智能制造专项资金近百亿元,累计支持项目近3000个,打造了200余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我们的成长壮大得益于创新,未来发展同样依靠创新。”闫凯境说,天士力将坚持向创新创造型、智慧服务型企业转型,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