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透过亲情观察真人秀的“家长里短” 解锁曾深感困惑的“家庭关系学”
2019-07-09 14:48:04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这个夏天,观众掉进了亲情观察真人秀的“家长里短”。一边是参与者在日常生活空间里的自然叙事,另一边则是摄影棚里嘉宾的实时观看和解读。

《我们长大了》《我家那小子》等聚焦家庭亲情主题的节目,凸显出“观察”的意义所在。观察者,有的是身处“家长里短”的局中人,跳脱出来,“围观”自以为熟悉的孩子;有的则是拥有相似成长底色的局外人,在解读其他家庭故事之际,审视私人记忆深处的忧与爱。

不少观众在看亲情观察真人秀时,发出类似的感慨:“要是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美好的哥哥、可爱的妹妹该多好!”“如果那时候我妈不那么做……换一个方式和我说话该多好。”时光不可逆,但看客难免带着几分遗憾和好奇,去回望童年,去幻想从未发生过的那种“更好的结果”。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对于每个孩子而言,长大不该是一个人的孤独旅程,而是一个家的陪伴同行。

那么,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是什么样的体验?

作为国内首部二孩观察真人秀,《我们长大了》记录了4组兄弟姐妹互相陪伴的成长过程。节目将观察视角聚焦普通素人家庭的孩子,注重对家庭关系框架下“情感陪伴”的诠释。与此同时,明星观察员华少、马天宇姐弟、魏大勋、傅菁姐妹进入“成长观察室”,对这4组兄弟姐妹进行无干预观察,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们长大了》从兄弟姐妹天然关系切入,展现兄弟姐妹间的相处日常。哈尔滨的“庄家姐妹”性格迥异,独自尝试买东西时经历了不少波折,但姐妹情深战胜了小分歧;来自深圳的中法混血姐弟由于家庭文化差异,个性相对独立,开朗活泼的姐姐表面上对弟弟不管不顾,但内心始终牵挂着弟弟,在弟弟走丢时崩溃大哭。沈家小兄妹是“吐槽你千万遍,也爱你永不变”的相处模式;来自北京的宠妹狂魔刘涵禹,则实力演绎了如何把妹妹刘芊伊宠成让观众羡慕不已的“小公举”。

通过不同的情景模式,孩子们的自然表现与可贵品质逐渐被勾勒成型。平时生活中,他们难免会为了一个玩具的归属、一句话不合而争吵打闹;但在哭泣与赌气过后,更多情况下他们会迅速和好。

除了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是青年颇为关心的另一大议题。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指出,亲情观察真人秀节目的火热,与我们社会传统分不开:“中国式父母和孩子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但是他们知道我们的秘密却是最少的。”

亲情观察真人秀《我家那小子》,让妈妈观看自家孩子独居生活的视频,感受一下“亲妈都不知道的儿子”。

第一季节目中武艺在床上吃外卖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买了一个床上用的小桌子,只要外卖一到,武艺就立马支起小桌,摆上热乎乎的外卖,然后坐上床,双腿塞到桌子下,悠然享用食物。

在最近的分享会上,武艺谈到这一习惯时也会感到难为情,表示以前宅床上吃外卖在他看来很正常,但后来会意识到这种方式不够阳光。“现在学会炒菜了,有时候也会做菜给家人尝尝”。

在武艺妈妈看来,儿子曾是腼腆内向、不爱出门的孩子,但在第二季节目中,武艺在面对新的异性朋友时能很快和对方熟络起来,一天的相处也给朋友留下极好的印象。

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情感学硕士郭幽圻看到《我家那小子》中“于小彤妈妈不允许孩子35岁前结婚”的视频时,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替代性焦虑”的体现,即于妈妈真正在意的是于小彤的事业,但因为不想直面痛点,于是顾左右而言他。

郭幽圻猜测:“如果于小彤的事业真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果于妈妈能对他事业有一定的信心,其实她可以改变想法。”郭幽圻觉得,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要学会透过表象找准焦虑的核心,通过实际行动软化它。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曾作为飞行情感观察员参与节目录制,他认为节目是对当代青年现状的真实写照。通过让老一辈去观看、讨论年轻一辈日常生活,直接暴露出两代人观念的差异,比如“于小彤妈妈不同意儿子35岁前结婚”在家长席中引发争论,“papi酱的人生排序”则遭到家长反对。

喻国明表示,这些讨论很好触及了目前社会核心议题之一,代际关系。要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最重要的一步是沟通——彼此不了解的情况下是无法真正相互影响的。“这样的节目,要解决的是社会的交流和沟通问题。”

透过亲情观察真人秀的“家长里短”,参与者体味和“治愈”自己小家的亲密关系场,而观察者们,亦能在一次次对照和回望中,解锁曾深感困惑的“家庭关系学”。

责任编辑:zN_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