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腾笼换鸟” 发挥有限资源最大效益
2019-09-06 16:57:05 来源: 新华网

面多众多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未来医保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近日召开的2019价值医疗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医改的目标是在有限的卫生资源下发挥最大效应,“价值医疗”可作为有效手段之一,实现医保目录的“腾笼换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认为,医保应充分考量患者需求,扩大创新药品惠及面,让其就医得到更多价值与获得感。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发言

医保基金“腾笼换鸟” 发挥有限资源最大效益

8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常规准入部分的药品名单。此次药品目录调整,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148个品种,并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这些药品主要是用于治疗癌症、罕见病、丙肝、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等救急救命药物和慢性病常用药,部分产品是近几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药和重大创新药品,体现了医保目录以价值为导向优化药品结构,提高用药保障质量和水平。

金春林认为,医保资金使用的核心涉及百姓健康福利,除了把医保资金“盘子”控制住以外,如何在有限的基金里继续扩大百姓福利,才是“腾笼换鸟”的关键:“一方面医保需要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腾出来空间也要应用于一些切实产生疗效的项目上去。”

冷家骅认为,要解决“有药但用不上”的问题,未来医保目录在调整上应更加充分考虑患者诉求,增加高价值创新药物的准入,为患者及社会带来切实的临床、经济与社会价值。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发言

从全生命周期考量 扩大创新药惠及面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2018年共计批准48个全新药品上市,以抗癌药居多,丰富了癌症治疗的选择。作为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重点领域之一的创新抗癌药,如何提高其用药可及性也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谈及创新药是否能够纳入医保,金春林认为,对创新药价值的评估需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和效果考量。“药物的成本不仅仅在于价格,应当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来看,是否节省了患者治疗成本、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例如,患者用药后住院天数缩短且无需其他相关的检查、维持性治疗,此类药物能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更高的价值。”

日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指导并参与的中国首个免疫肿瘤药物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所证实,相较于传统化疗,以纳武利尤单抗为代表的免疫肿瘤创新药物的价值,不仅限于临床,还体现在患者、经济及社会等多个维度。冷家骅认为,恶性肿瘤在治疗时间、费用等方面与其他疾病有较大的差异,在考量其价值上,也应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肿瘤领域,除了生存时间等临床指标,对于创新药物价值的也应充分核定长线的投入与生活质量。”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是医改核心问题

面对目前过度医疗、资源浪费和不足等问题,如何通过价值医疗达到医疗合理性,实现质量、效率、成本三方面的相对平衡,金春林认为,对于医疗机构和药企而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完善的正向激励机制。

“如何让一家企业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明确创新药疗效后,医保体系应该对这些创新药加快审批,并扩大纳入报销的范围,令更多患者受益。”

金春林建议,未来我国在医保目录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推出更多创新激励措施。首先是从治疗效果出发,癌症、慢性病等疾病治疗负担较重,创新药物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加大这类药品的选择和使用;其次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创新,加快创新药物投入临床实用;最后在医保准入方面,医疗机构也要充分考量在医保考核指标及药占比限制下如何完善创新药物准入制度,推动创新药物可及。

冷家骅认为,医保基金正向激励机制同样重要:“让医生用更好的医疗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治疗,一方面医保费用节省,另一方面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安全。鼓励临床使用创新药物,并强调适应证管理,实现合理用药,通过合理管理产生价值是未来政策发展的方向。”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价值为导向的医改举措。国家医疗保障局自去年5月挂牌以来,在打击骗保、扩大异地就业结算范围、药品零差率等方面开展行动,将部分辅助用药、营养性用药等非治疗性用药从医保目录中移出,纳入更多恶性肿瘤、罕见病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等治疗性用药。

冷家骅说,提升药品可及性并不是简单的“广撒网”,应同步考虑医疗技术的提升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助力创新药物打通应用上的“最后一公里”。(肖寒)

责任编辑:zN_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