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呼之欲出 注册资本111.5亿元
2021-08-23 11:30:15 来源: 华夏时报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拟设立国民养老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的公告。根据筹建方案,国民养老注册资本111.5亿元,注册地在北京西城区。

国民养老一旦获批,将成为国内第10家专业养老保险机构,该公司资本金不仅远超过其他9家养老险公司,在90余家人身险公司中排名亦靠前,位列第12位。

目前,国内现有的9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分别为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人保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长江养老,以及首家合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而这9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在2亿-50亿元不等。

从股权结构来看,国民养老的发起股东多达17家。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占据十席,是此次筹建国民养老的“主力军”。

这10家参与筹建国民养老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中,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各投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中邮理财投资6.5亿元,持股5.83%;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各投资5亿元,持股比例均为4.48%;华夏理财投资3亿元,持股2.69%。

另外7家参与筹建国民养老的公司中,中信证券出资3亿元,持股2.69%;泰康人寿投资2亿元,持股1.79%;民银金投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持股4.48%;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持股8.97%;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持股4.48%;国新资本出资10亿元,持股8.97%;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持股1.79%。

对于国民养老的股权结构因何是以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认为,中国人的储蓄向来占比较高,而且多是短期储蓄,如何把短期储蓄转化成长期养老资产,是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目前面临非常大的一个任务,而银行在这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朱俊生表示,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发展已近十年,市场规模已逾千亿元。截至2020年底,24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可依托母行资源,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银行具有客户资源、账户管理、渠道布局、品牌信誉等优势,将银行业纳入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不仅有利于满足第三支柱账户持有人不同的风险偏好,实现产品配置的互补,而且有助于加速整合统一账户平台的进程,迅速推广普及第三支柱。

从业务范围来看,国民养老主要经营包含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团体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团体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个人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保险兼业代理等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较此前设立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国民养老保险的业务范围新增两项内容,即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和保险兼业代理。前者的具体内涵尚待公司未来更详细的信息披露才能明确,后者则与商业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渠道一脉相承,国民养老保险未来或也可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渠道。

那么,国民养老的设立是否会对现有9家专业养老保险机构造成冲击?朱俊生直言,现有养老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聚焦在第二支柱,同时参与国家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但对第三支柱介入仍有限,所以国民养老并不会对其造成明显影响。

他指出,国民养老将更多地与同样参与第三支柱的寿险公司形成竞争,但从股东背景也可看出,国民养老未来可能更多着力于银行渠道,开发银行既有客户,把短期储蓄转向养老资产。这与保险业参与第三支柱的方式差别较大,未来两者可各有侧重,共同挖掘巨大的、增量的养老金市场。

此前,中信证券曾发布研报称,“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但生育政策调整中短期难以起到改善人口结构的效果,需在以下三个层面主动适应。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或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在社会体系方面,或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在金融体系方面,或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

中信证券在7月25日的公告中表明了该公司拟设立的目的,是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相关部署,并表示对于该集团长远布局并持续服务于中国养老保险市场、惠及广大投资人具有比较好的社会效应。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zN_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