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线上揽收15.45亿占比超八成 自有品牌收入18.54亿增长46%
2021-08-26 09:38:34 来源: 长江商报

加大新品培育力度,珀莱雅(603605.SH)直营品牌的线上渠道收入颇丰。

今年上半年,珀莱雅实现营业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38.53%;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6.48%。其中,线上渠道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75.8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80.82%。

除了核心护肤品牌“珀莱雅”之外,公司加大对“彩棠”等彩妆新品牌的推广力度。上半年,公司除“珀莱雅”品牌之外的其他自有品牌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69.3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9.17%。

这也离不开珀莱雅高额的销售费用投放。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8.07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长76.47%,销售费用率首次突破40%,达到42.09%,上年同期为33.04%,短期内超高的费用投放使得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公司形象宣传推广费费率为33.95%,而2018年这一指标仅为21.19%。

自有品牌收入18.54亿增长46%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珀莱雅实现营业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38.53%;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6.4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上市以来,珀莱雅业绩持续提升,但相较于上市初期而言,近两年公司的业绩增速有所放缓。

2017年至2020年,珀莱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83亿元、23.61亿元、31.24亿元、37.52亿元,同比提升9.83%、32.43%、32.28%、20.13%;净利润2.01亿元、2.87亿元、3.93亿元、4.76亿元,同比增长30.7%、43.03%、36.73%、21.22%。

近两年,珀莱雅推进“大单品策略”,其打造出的双抗精华和红宝石精华都成为国货护肤品市场的爆款。

据珀莱雅介绍,其自有品牌已覆盖大众精致护肤、彩妆、高功效护肤等美妆领域。但从收入占比来看,公司的主要收入目前依旧来自于自有品牌“珀莱雅”。

上半年,珀莱雅的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实现收入18.54亿元、0.58亿元,同比增长46.24%、-49.68%。公司自有品牌中,“珀莱雅”品牌实现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1.4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77.81%。

其他自有品牌亦增长强劲,上半年实现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69.3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9.17%,而2018年至2020年这一占比分别为11.23%、10.18%、14.82%。

资料显示,珀莱雅的“珀莱雅”和“悦芙媞”品牌定位于大众精致护肤品牌,其彩妆品牌则包括“彩棠”、“INSBAHA”,“CORRECTORS”则为高功效护肤品牌。

按照品类划分,今年上半年,珀莱雅的护肤类产品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3.9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85.27%。美容彩妆类产品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97.45%,占比14.17%。

近34%营收用于形象宣传推广

除了核心“珀莱雅”品牌为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之外,珀莱雅培育的其他品牌都主要在线上销售。提高品牌投放加大营销,成为珀莱雅新品牌销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从渠道上来看,上半年,珀莱雅线上和线下分别取得收入15.45亿元、3.67亿元,同比增长75.85%、-27.2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82%、19.18%。其中,线下渠道收入占比逐年收窄,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56.43%、46.91%、29.99%。

长江商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珀莱雅新培育的品牌“彩棠”、“INSBAHA”、“CORRECTORS”等均在线上渠道销售。由于新增品牌,线上销售增加的同时,珀莱雅的销售费用大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珀莱雅销售费用8.07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长76.47%,远超过当期营收增速,销售费用率则为42.09%,上年同期为33.04%。

这也是近年来珀莱雅首次销售费用率超过40%。2018年至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7.52%、39.16%、39.9%。

形象宣传推广为公司销售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形象宣传推广费费率分别为21.19%、26.86%、32.68%、33.95%。

较高的销售费用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珀莱雅业绩增速。不过,有机构表示该费用仅为暂时性增加。如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主要为新品牌投放超预期以及跨境代理品牌业务影响,下半年公司将予以控制、促全年收入和利润均衡增长。

而相较于销售费用而言,珀莱雅的研发费用率有所降低。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7%、2.39%、1.92%、1.64%。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珀莱雅正在推进7.52亿元规模的可转债发行,公司计划使用募集资金分别投入到湖州扩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龙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长江商报记者蔡嘉

责任编辑:zN_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