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巴掌拍不响”,英文为何这样翻译?
2022-03-22 23:06:17 来源: 外宣微记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中美元首3月18日视频通话,谈及乌克兰局势,中方用了一句老话:一个巴掌拍不响。(参见新华社报道)

这句老话受到中外媒体广泛关注。

“一个巴掌拍不响”也是一句经典隐喻,喻“矛盾非单方面引起”。《红楼梦》第58回,袭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小的也太可恶些。” 袭人的意思是,老的小的都有错。

《红楼梦》两个经典英译本在这句话的处理上分别采取了两个策略:

You can"t clap with one hand. The old one"s too unfair and the young one"s too tiresome. (杨宪益/戴乃迭合译本)

It takes two to make an argument. The older one shouldn"t be so unjust and the younger one shouldn"t be so unpleasant. (大卫·霍克斯译本)

杨/戴译法选择保留原文的image,也保留原文的一丝朦胧。霍克斯译法舍弃原文的image,戳破那层薄薄的面纱,点破原文内涵。

英文中有句俗语与中国这句老话非常接近:It takes two to tango.

参见英文词典释义:

both parties involved in a situation or argument are responsible for it.

从翻译角度看,“tango”与“拍巴掌”画面相去甚远,没有必要直接借用。试想,中国古典小说里的袭人嘴里冒出一句“tango”,多少有点画面失调。(当然,在不受翻译羁绊的英文写作中,完全可以拿这句英文表达“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意思。)

在《红楼梦》语境里,杨/戴译法与霍克斯译法之别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袭人紧接着就把话挑明了,“老的也太不公,小的也太可恶些”,让原本的“隐”喻无处躲藏。

但是,在中美元首对话这种严肃的时政文本中,“一个巴掌拍不响”讲得比较朦胧,这是外交话语的收敛。因此,官方译文的策略与杨/戴译法一致:It takes two hands to clap.

国与国相交,毕竟不同于《红楼梦》里的老少相争,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作为官方译者,也不能像袭人那样,擅自“补刀”。

然而,考虑到中国的立场以及目前的舆论格局,美国政界和新闻界还是能听懂“弦外音”:这是在委婉地批评美国和北约(It was veiled criticism of the US and NATO)。 

美国保守派媒体Washington Examiner引用中国官方译文并提醒英文读者:It echoed Chinese efforts to blame the West for the war in Ukraine.

美国《大西洋月刊》亦早有犀利评论: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主流声音,表面上是pro-Moscow,本质上还是对西方的不满。

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zN_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