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抛砖引玉,飞行记录的一点点数据挖掘
2022-03-23 13:58:17 来源: 风火山林和馒头

昨日的东航737-900事故直接引爆热搜,后续也披露了至少2处关键数据,其一是飞行高度与时间的记录,其二是下坠的最后视频。现就飞行高度和时间记录做一番简单的分析。

首列是时间,次列为飞行高度,可见时间以5秒为一个记录单元,简单做图如下:

咋一眼看,高度-时间趋势波动明显,机组同志们必然开展了争分夺秒的挽救措施,但数据解释到这份上还不够。如上图,红色线弯弯曲曲,缺了速度信息。于是,我分隔了时间段,进行分布线性做图,结果如下:

根据简单的速率计算方法,线性拟合(y=kx+b)中的斜率也即是K值,便是各个时间段的速率,R2越接近1,表明线性拟合越可靠。(需要严格声明:1. 线性拟合即假设飞机升降速,处于匀速状态,不一定符合实情。且绝不是飞行的绝对速度。2. 部分时间段的拟合点仅3个,存在较大误差。)

总之,先写初步结论吧:

A:飞机自第5秒(14:21:10)开始下坠,降速率为-253s/m,持续到第15秒;而后降速率下降至-98s/m(即每秒下降98米),持续到第45秒(14:21:50)。

B:  从第50秒开始,飞机上升,5秒后达到匀速上升的稳定状态,此时升速率为42.6m/s(即每秒爬升42米)

C:可好景不长,飞机在第70和75秒范围,仅维持了5秒左右时间,再次出现下降(第80s开始,14:22:25),降速率达到-129m/s,但低于首次的-253m/s,高于第二阶段的98m/s。最终在982m高空终止了高度信号(可能数据未披露,或未接收到最后信号)

D: 982m以下,飞机是否进一步加速,目前未知,本次分析的全部数据来源是首张截图,截图有误,那么本文的数据自然也有重大偏差。

E: 一点点思考。个人推断,机组同志们的措施,在第15~20秒便开始(14:21:20~14:21:25)否则无法解释速率为啥凭空减了一半多。而此时距离异常发生,也仅有10秒多时间,机组同志们的反应无可厚非。中间居然能将飞机拉升至接近50m/s的升速率。说机组人为因素的货色们可以闭嘴了吧?

F: 一点点思考-2。再次下降的降速率没有首次那么大,是否表明引发下坠的因素出现了变动?如本数据有点点可靠的话,目前至少出现了3次各不一样的降速率,除了机组同志们的措施,每个阶段还发生了什么,这可能是未来调查的重点之一吧?

以上便是一些粗浅的分析。我的信息获取有限,数理水平不高,航空知识更是小白,本文的唯一目睹仅供大伙讨论并抛砖引玉。

​相比于90年代,种花家早已今非昔比。作为五常之一的独立主权国家,我深刻相信此事故必将迎来真相大白的一天,这也是最好的,告慰失事飞机上的乘客同志,英勇的机组同志们——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zN_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