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一国宣布大麻合法化!这种“软毒品”可不是闹着玩的
2022-03-23 16:37:12 来源: 科普中国

它被称为“软毒品”,在一些地方被明令禁止,而一些国家则将其合法化,它的使用一直饱受争议。今天要说的就是大麻。

据媒体报道,近期泰国宣布将大麻从毒品管制名单中移除,意味着大麻在该国迎来“合法化”,因此泰国也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大麻合法化的国家。

新闻截图

那么大麻到底是不是毒品?它对人体会造成什么伤害?往下看。

大麻是什么?

大麻,是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最早被归入荨麻科,后归入桑科。现代大麻更多指的是大麻植物的提取物,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类植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烯、碳氢化合物、非环形大苯酚、生物碱,柠檬酸银和环形大麻酚等。

由于大麻高产且种子营养丰富,花序和叶片能分泌气味浓郁的树脂,韧皮部经过简单地处理即可获取高质量纤维,大麻成为了早期人类主动栽培的物种之一。

我国传统的大麻分类依据THC(四氢大麻酚)含量和用途,将大麻分为工业大麻和医用大麻两类。

工业大麻,即要求THC<0.3%,一般CBD(大麻二酚)含量偏低,纤秆长分枝少,主要关注其纤维质量的一类大麻品种。主要用途为纺织品、肥料、饲料、工业原料等。

医用大麻为THC>0.3%,植株形态上一般较矮小,花叶产量大,一般是看作毒品大麻或麻醉品,在我国严禁私自生产和使用。

软毒品毒性就“软”吗?

大麻虽被称为“软毒品”,但其毒品的属性是确定的,且对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认知行为影响尤为严重:除烦躁不安、焦虑、恐慌、偏执等症状外,还会造成短期记忆和注意力、判断力、运动协调能力异常,有些还会诱发精神疾病的阳性症状,如幻听、被害妄想等。18岁之前若长期吸食大麻,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智力、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即使以后停止吸食也不会有所改善。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大麻的长期使用者往往也伴有其它物质的滥用情况,如烟草、酒精等,这也常常使得大麻的使用者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当中——吸食大麻的种种影响干扰了正常生活,而生活的不如意又会诱导再次吸食。长期接触大麻的人甚至可能会吸食海洛因和可卡因。因此,大麻也被称为诱导性毒品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大麻滥用问题,《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将大麻列入了管制名单,禁止大麻的种植及产销等活动,大麻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严禁的毒品对象。

世界各国对于大麻的态度分为合法、非罪刑、非法三种模式。目前对于大麻非法的态度依旧是主流,因此被绝大多数国家认定为毒品,并被严厉打击。

同时,大麻的黑色产业也在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毒品大麻中THC浓度已增加两倍,还出现了一些含有更高THC浓度的加强版,在增加毒品威力的同时,不良反应与诱导精神疾病发作的风险也成倍增加。

美国科罗拉多州在2010年引入医用大麻后,儿童误食、毒驾事件、跨区域贩毒等相关事件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

我国目前也有在工业大麻,即THC<0.3%的法律标准下,划分新的一类的“药用大麻”的呼声,主要是看重CBD在抗癫痫、治疗精神紊乱、缓解失眠焦虑、抗炎、镇痛等方面的药用价值。但也有质疑认为这些研究结果缺少有力证据且一些功效并不缺少安全的替代药物,再者,其长期安全性没有得到验证,因此药用大麻依旧处于争议之中。

大麻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大麻提取物作为精神活性物质,在一定量时能在短期内加快心跳、降低血压、增加食欲,令人置身于极度兴奋中,变得开心和健谈。但短暂的快乐也会付出代价——大麻致幻成瘾的主要成分THC会渗透进中枢神经,损害和记忆、协调、疼痛感相关的脑部区域。且大麻与其他毒品一样具有抗药性,吸食者只有不断增加摄入量才能保持之前的效果,不可避免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也会逐渐加重。

当大麻的长期、大量吸食者想要戒除毒瘾时,心理和生理上都会饱受煎熬,产生一系列戒断反应,包括对大麻的渴求、烦躁不安、极端情绪、食欲不振、体重骤减、睡眠困难,还可能出现大汗、颤抖、腹泻等不良反应。

在我国,大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包括:

吸食大麻;

非法种植大麻原植物;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大麻;

非法持有大麻;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大麻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

容留他人吸食大麻;

介绍买卖大麻;

强迫、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大麻;

向他人提供大麻;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大麻和大麻树脂与大麻浸膏和酊、精神药品四氢大麻酚;

违反国家规定,致使大麻或者大麻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大麻的犯罪分子;

窝藏、转移、隐瞒大麻或犯罪所得财物。

此外,涉及大麻的洗钱、传授犯罪方法、通风报信、阻碍检查等一般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也包括在内。外出旅游购买当地产品时,要注意看清是否含有THC、CBD相关的成分和添加剂,避免在不经意间触犯法律,带毒入境。

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提醒大家

远离毒品

本文专家:

胡厚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谭欣,川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zN_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