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这波疫情防控与以往相比有了新变化
2022-03-28 10:50:28 来源: 鸵鸟果冻

上海的这波疫情防控与以往相比有了新变化

前几天进大门,保安说咱们院小区的防疫管控好,现在还能自由出入。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一次核酸大排查过后,转眼间群里面发布了通知说小区要封闭两天。第二天,院里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进行核酸检测。没想到刚上楼,群里就又来了一份通知。院里防控从两天封闭,变为2+12天的封闭了。

周六,和家人一起上街闲逛,回来时发现院门口来了不少民警和一些穿防护服的大白,一打听,原来紧急接到通知,我们的家园封闭了。

此时,我们在外边的居民有第二个住处的早已调头离开了,我们没有选择,最终还是要回到赖以安身立命的家。

在这之前,我们就象战前紧急会议一样,一致决定,在进院之前,先到超市准备好这几天的生活物资。决定后我们就趋车去了附近两家超市,有些奶制品,食品已经脱销,但我们还是买回了肉蛋米面食品水果蔬菜饮料,计八百多元。超市的售货员说,我们这些货马上就能补齐,放心买,不会断货的。

满载而归后,不知道为什么,却在院外徘徊,又驱车绕了很久,很珍惜和留恋最后这点点的时光。前天刚做核酸我们均为阴性,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把握。

回到院门口时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院门口的执勤人员少了很多,执勤的民警还很体贴,你们要进去吗?进去就不能出来了。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要进去是出不来了,但还是说,进。随之车标抬起,这时什么是家,这个概念在此时显得不彰自明。我们义无反顾地驶进了小区大门。

后来我们假设过,我们可不可以去酒店。回答是:不可以。酒店的检查更严格。

我们可不可以住在车里,不可以!车里能呆得住吗?吃喝拉撒睡,,想到这些就已经想不下去了。回家是最理想最美好的选择。

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我们快速地为自己做了热气腾腾的肉丁面。汤汤水水,不必奢华,吃起来格外香,这就是家的味道。

管我们这片的组长潘大姐,到了12点多钟,还在挨家挨户地登记,因为楼里有几户白天不在家,所以她晚上又来我们这栋搂为我们楼里几家白天不在的邻居们登了记才离开,忙得很。

我们还添加了一个疫情防控群,群里有事一招呼,我们这些邻居就知晓。

第二天,院里中心地带两个空地搭起了临时蓝色帐篷检测站。有人高声喊,大家快出来排队,准备核酸检测,人们听到通知后,纷纷出门前去排好了长队等待检测。

我们做完了核酸,在院里自由地溜哒,发现原来三个门封闭了两个,唯一出入的东门,已经被一个蓝帐篷堵住了,这里已经改成临时快递叮咚取菜的取货点。

东门被用做临时取货点

唯一的东门出口确实插翅难飞出去了,不过院里好像并没有像之前网上说的那种居家隔离不可迈出家门一步的样子。

我们继续走着,看着,真的发现院里的有密接者居住的楼栋是不可随便出入的,不仅有蓝色帐篷还有在大门放置了桌子和拦住出口的绳子。不过有两只可爱的猫喵伴在这里,它们好像很懂事的样子,看到我们走过也不跑,好像深知陪伴的意义。

旁边有志愿者守候。

来到院里的儿童乐园,此时那里不仅有儿童也有大人,看到游乐的人们你并没感觉到院里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在尽兴的玩着。我突然感觉,这种相对封闭,给人们的心理压力并不大,正常的生活秩序并未完全打破。这对居民来说有很大的疏解和宽容和安慰,大环境封闭了,小环境还很自由快乐,将来孩子们长大了还能记得当年我们院子里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有一位母亲带着小朋友出来玩,没想到,草地上还有他们的一位家庭成员在吃着草,哦,别误会,那是他们饲养了不到一年的黑兔子。

瞧见那条系在它脖子上的绳了吗?兔子从一个拳头大小开始养,但仍然会一不留神就会跑的,他们也要把这个小宠物看好。

走到西门那里,这就是院子里第二个采集点。这里的志愿者有很多都是年轻人,同时也有一些中年人。那位用手示意正在说着什么的大白,就是这个小区居委会主任周丽菊,实际上我不认识这位主任,只因为,所有的大白身上都写上了他们的名字,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他们的尊姓大名。

说起居委会和这些志愿者,真的很感慨。对于居委会来说,这是他们的工作,对自愿者们来讲,这又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一份奉献。

但对居民来说,有了这些志愿者,才有了这些百姓的有效安排和良好的生活秩序。

不过有时组织得稍微脱节百姓也会有意见,居委会和志愿者他们承受了不少埋怨和委屈。

就拿前几天没封闭前在院外免费检查那次来说吧,当天下着雨,居民头一天被通知第二天8点排队检测核酸,大家就早早的来排队了,没想到,等了几个小时也没见到医生来,有些老人家就不耐烦了,对着居委会的周大姐就是一顿牢骚。当时眼见着周大姐眼圈红红的,是睡觉没睡好还是受到委屈,或许二者都有吧,但他们没有怨言只有安抚着大家,焦急的打手机,到处联络。

实际情况是,临港这里真的比较远,请的上海东方医院来这里检测。

虽然头几天居委会就接到通知已经把任务落实布置下去了,但临到昨天医生们在另外一镇检测做到快半夜12点才休息,今天一早赶到临港时,设备却还没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生来了也是束手无策,直到设备到了,医生们才坐着一辆大巴赶到现场,看到那位周大姐富态的身影,很有活力地去车上接待那些医生们,并帮助搬设备的身影,感觉,理解他们吧,他们又为了谁?他们也不容易,医生也不容易,还有临港的民警们,他们连内勤的年轻的女同志都来到这里维持秩序,咱们老百姓除了感谢外,还有什么可埋怨的。

理解万岁。

说起核心问题就是,上海的疫情防控任务紧迫,政府为防控疫情做出了精细的决策,上海既不能封城,也不能任由疫情蔓延下去,阶梯性防控措施已经大大改善了以往那种全封城模式,从绝对封闭到相对各区域封闭,既在严控之中,又有相对自由度,全方位保障疫情在可控之内。

一个千户小区封闭起来有多难,又有多少人员为这个小区的日常管理操着心,我只是从表面上把看到的体会到的写点心得,没有具体的去采访和打搅那些忙碌的人们,但个中辛苦还有必要多说吗?他们休息的时间很少,任务很艰巨,咱们百姓就少给人家添麻烦吧。他们也是有妻儿老小的我们中间的一员,只是使命在身,奔波在抗疫第一线。咱们的居民也最通情达理,想到这些,只有对这些基层的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道一声“辛苦了,谢谢你们的付出。”

上海的疫情比较紧迫,但我特别相信这波疫情一定会很快过去,因为这里的人们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疫情一定会过去的。

另外,我们几位邻居闲及无聊的聊天,你说为什么大家都打了疫苗还会有那么多的感染者,那些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是打过疫苗在某些人体呈现出无症状的表现呢?要是这些无症状者能排除掉又在合理区间产生了抗体,就能去掉一大部分的防控成本,如果梦想成真的话,岂不给医院省了大量医疗资源吗?

大家聊天之时,有人看到群里有人发了一段打油诗:

浦东决战愚人节

浦西大战清明节

终极对决劳动节

再见可能儿童节

上海在疫情的压力下,真按打油诗里的时间计算说来也不算长,果真如此那倒好了,如此调侃一下,搏人一乐而已。真心希望今天的阴霾能早日过去,明天醒来迎接我们的是一道绚烂的曙光。

责任编辑:zN_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