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中国可能技术不先进,但我们仍然可以直接喝自来水
2022-03-29 15:18:35 来源: 12秒

【本文来自《托卡马克之冠:这是一个“国设”崩塌的时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水!

中国

我小的时候,那时是八十年代初期,经常直接喝自来水,特别是和小伙伴玩累的时候,甚至还比赛谁能一口气喝下满满一水勺(大,怎么也得2升多吧)凉水(当然是自来水不烧开直接喝)。

有朋友提到电热水壶,想想我们那个时候,哪有那个东西?都是暖瓶,而即使是暖瓶,每家平时能烧几暖瓶水在那里备用?凉白开没了,等不及,大人们也不少直接喝的。

再有朋友提到现在普遍存在的桶装水,那么这些朋友怎么就不问问,有多少仍然将桶装水烧开喝的?

就是个习惯而已。

水的来源有多大区别吗?我想基本没有。

净化程度有多大区别吗?我不知道,应该区别比较大吧?可问题不是桶装水比自来水净化多好,问题是自来水是否达到直接饮用标准,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小时候中国可能技术不先进,但我们仍然可以直接喝自来水。

西方

很多人都提到美国自来水可以直接喝的梗,可问题是仅仅只有美国吗?我小时候,那个时候看外国电影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东欧来的电影,怎么那里的人也能直接喝自来水呢?不是他们也没有美国发达吗?其实不也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吗?

脑!

像这种梗,或者什么油纸包等等,还有一直有朋友提到的《读者》类杂志,等等这些,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

水的问题我刚才分析过了。

油纸包,多简单点事啊,可能是我太孤陋寡闻,太狭隘了,我怎么记得这个传闻里,好像也就提到了有限的几个,合着,德国人当时只做了那么一点点工程?再也可能是我太孤陋寡闻,太狭隘了?我怎么就没听说德国本土有大量这种传闻出现,也没听说德国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有这类传闻?德国人就仅仅对那个地方偏爱?

而对于《读者》,我是非常喜欢看的,到现在也喜欢,虽然不看了,那是因为选择多了,没必要了。

很多小故事确实很好,全世界都有感人的小故事,当然也允许西方有。

很多生活水准和生活方式确实也是我们追求达到的。

关键还是那句话,你自己怎么看。

有不少文章,确实就是夸张编造,就像上面提到的那2个梗,但这些常识逻辑分析就可以了,有人偏要用有色眼镜分析,那是他自己的问题。

就好像看武侠小说,大部分人当做是消遣娱乐,可偏偏有人当真去寻求飞檐走壁铁掌水上漂,那就只能怪他自己了。

而至于那些因此就盲目崇拜跪舔西方的,这些人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负面思维的人,因为我们平时的生活里类似《读者》报道的那些西方的小故事就很多很多(其实全世界都很多),而他们是不会看到的,他们的平时的生活无论在哪里都只会看负面挑毛病。我看《读者》属于猎奇类,因为自己的生活太熟悉。而他们看《读者》是因为他们平时不能够享受生活。

而对于生活方式而言,那中国人的享受生活的程度和方式可是世界所有其他地方都不能比的。同样是各种规矩,同样是小确幸,我就不相信,喝咖啡的讲究能与“茶道”相比。

所以,很多东西,不在于物质表面,或者说传言表面是什么样的,

根本的在于自己怎么用自己的脑袋的。

责任编辑:zN_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