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主流学界存在对国情的两大误判----我为什么强调我是工科生(之二)
2022-03-31 21:42:05 来源: 京华视讯

最近有主流学者担心90及00后的“盲目自大”会阻碍“民族复兴”,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学术界对“盲目自大”的担忧近些年似乎一直存在。但问题归根到底来说,还是取决于对国情的基本判断。说到底属于“基本概念”问题。在现实中,很多人往往看不起“基本概念”,认为它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人都懂的东西。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记得上大三时有一门《电磁学》比较难学,期末复习时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不要去做难题偏题,考试就考基本概念,只要基本概念理解透了,肯定能考出好成绩”。但当时显然没一个学生听进去,结果成绩大面积下滑,全班甚至历史性地出现了多达十几人的挂科。一个考试都可以说明基本概念其实是很重要的,当年就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基本概念很简单,怎么会不懂基本概念?

而基本概念其实与开头提到的“基本国情”一样,它是判断“对”与“错”的前提。而很多人遇事往往不从最基本的前提去想,而是想当然地用一个“最流行的结论”做为出发点。上面提到的对90及00后的担心,其实也是从某些“流行的”观念为前提得出的结论。这些观念如果不假思索看起来似乎很正确,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当前经济学术界最流行的观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如果再具体一点,“差距”主要体现在一个“硬指标”和一个“软指标”,硬指标就是“GDP”(特别是人均GDP),认为前30年虽然增长率很高,但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增长越来越“乏力”;软指标主要指“贫富差距”,认为我们的贫富差距比西方尤其是北欧要大很多。当然,对中国前景不乐观还有其他的指标,但目前看,最重要或最根本的是这两个。

这两个指标如果判断“负面”,推论很自然就是:除了GDP很难追上西方,贫富差距又比人家大,那么很自然就会质疑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于是问题就是,如果这个判断正确,“盲目自大”就站得住脚。反之肯定就站不住脚。这样看来,当年大学时代被我们看不起的“基本概念”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先来说说GDP问题。实际情况是:中国GDP仍然在高速增长,而发达国家增长在萎缩。

即便不考虑发达国家GDP虚高的问题,对中国GDP增长的担忧也是多余的。为了说明这一点,先看下面的图表,这是从世界银行下载下来的1998-2018这二十年中美俄GDP的对比情况。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是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显现的,所以我们以2008年为界划分出金融危机前后两个10年,分别考察中美两国的GDP增长情况:

危机前10年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考虑到美元期间平均通胀率为2.2%):

中国前10年GDP总增量3565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4%;

美国前10年GDP总增量565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2.8%;

俄国前10年GDP总增量1389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7.7%;

危机后10年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考虑到美元期间平均通胀率为1.6%):

中国后10年GDP总增量9300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0.1%;

美国后10年GDP总增量5899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8%;

俄国后10年GDP总增量-3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6%;

二十年中国平均增长率(考虑到美元期间平均通胀率为1.9%)为12%;

二十年美国平均增长率(考虑到美元期间平均通胀率为1.9%)为2.3%;

二十年俄国平均增长率(考虑到美元期间平均通胀率为1.9%)为7.6%;

可以看出,危机后尽管GDP增速一路下滑,中国的GDP增长量反而由年均3565亿美元放大到年均9300亿美元,增长了近两倍,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增长量也在一倍以上。而美国的增速下滑的幅度大于中国,扣除通胀后,增长量实际是萎缩的。因此,增长动力不仅仅与增长率有关,还与基数有关。顺带也说一句,GDP增长率随着总量基数的不断增加,都会下降。美国的长期增长率今后只会低于前期的1.8%,所以去年美国5.7%的高增长率是不可能持续的。

综上所述,中国在金融危机后GDP“增长乏力”的主流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金融危机后中国依然在“高速增长”。如果再看2018年后这三年,GDP净增长达到38320亿美元,年平均12800亿美元,高于危机后十年的年平均增长量9300亿美元,仍然在“高速增长”!顺带说一下俄罗斯,危机前十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增长率比中国还高,但危机后基本停滞反而略有下降。但以二十年计算,增长率仍然高达7%以上,增速并不低。因此,不仅对俄罗斯前景过于悲观是错误的,对中国前景悲观就更是错误的。

再来说贫富差距。现在主流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说中国贫富差距很大(起码比发达国家要大)。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现在大家都知道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但具体细节好像并不太清楚。现在公布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收入”统计的,所谓“收入”大都指现金收入,比如工资、奖金等。这样算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大约是0.46,与美国接近比香港略低,但比欧洲的0.2到0.3高很多,这恐怕就是所谓“中国贫富差距大”的依据。但这里有两点误读很多人(包括学者)没有搞清楚。一个是税前还是税后问题,更重要的是第二个,衡量贫富差距是“收入”还是“财富”的问题。

关于税前还是税后的问题,有曾在政府统计部门工作的人讲,欧洲国家的基尼系数是按照税后收入计算的,而中国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不同,没有可比性。欧洲税后收入计算的结果显然要低很多。举北欧的芬兰为例,按税前计算的基尼系数高达0.512,而按税后就变成0.238。可见,国内主流学术界认为欧洲贫富差距小,而特别崇尚北欧贫富差距小,显然依据不足。

第二个更大的误读是,贫富差距主要应该是财富差距,而不是收入差距。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因《21世纪的资本论》走红,其贫富差距的就是以财富来衡量的。因为真正的富豪基本没有什么“收入”,他们的财富主要在资产上(企业股权、股票、房产等)。巴菲特的工资“收入”可能比他秘书还低,但你显然不能认为巴菲特是“低收入者”。巴菲特当然可以把每年的股票盈利上百亿美元都取出来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但他显然不会这么做。一来要上很高的所得税,二来他也花不完这么多钱,他不卖股票的结果是股票还会复利增长,一年比一年挣得多。如果按照“收入”计算基尼系数,这些“富人”反而会被视作“中低收入者”,基尼系数就不会高。但如果用财富来计算基尼系数就会很高。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公布财富基尼系数的机构。现在网上能找到的,只有瑞士信贷集团提供的世界财富报告,财富基尼系数的大致情况是,世界平均为0.89,美国0.84,欧洲0.81,印度0.82,中国0.7。当然,中国最低并不是说贫富差距不大,但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大。

综上所述,虽然对国情的误判还不止以上这些,但这两项无疑会对国情的判断产生重大影响。回过头来说开始提到的问题。“盲目自大”与否取决于对国情客观的判断。尽管90后00后的观念可能凭的是主观感受,未必了解真实的国情。但如果对国情重要数据的判断是错误的,那么无疑对“自大”与“理性”的判断自然也是错误的。

责任编辑:zN_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