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高校维护导师的自主选择权,读研人数越来越多,高分被刷现象会越来越常见
2022-04-01 16:10:48 来源: rightpower

【本文来自《研究生复试331分逆袭390分?北京协和医学院回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初试分数参考意义不大。原因在于里面有一科到两科的专业课是由学校自命题。自命题的科目会大量出现往年原题的修改版(比如修改已知参数或计算结果)。

因此考得高也可能是背题的结果,考试本身是实质上的"合格制",就像四六级考过425即可。初试的目的只是提供一张进入复试的门票。

其次,研究生考试与其说是读书,更像是一种工作,导师招学生读研,主要是让研究生坐在"球场的替补席上"和博士一起完成课题和项目,并毕业或者"转为首发博士"。

因此学院应该充分考虑导师的意愿,在复试名单中,导师想选谁读研就应该让导师选谁。这里面的逻辑在于,是导师申请课题、项目和基金,然后从国家企业或者社会拿到"钱",用这些"钱"去搞研究。

学院只是提供研究生日常生活服务和每个月国家"实质上支持导师","间接发到学生手里"的600块钱。很显然导师是自然而然的工作核心,一切都应该以导师为中心,毕竟"钱"是他申请的,"研究"最终是他结题的。

接下来就不可避免要引入所谓公平正义问题。一部分人很容易想到"一个学生分高一个学生分低,不招分高的却要分低的,这不公平!这里面一定有猫腻,一定有特权!"

另一部分人会指出"但问题在于,这"研究项目"是导师申请的,这"研究经费"是国家批给导师做研究的。那为什么导师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合伙人呢?这对千辛万苦申请下来"钱"的导师公平吗?如果导师没有权利自由选择合伙人,这是正义吗?如果导师选一个人读研只是因为ta用起来顺手,难道这个理由就不充分吗?难道用起来顺手,三观契合就不是选择合伙人的合理要求吗?"

上述两种观点都属于煽动性很强的说法。前者矛头直至公平正义,很容易引起大众共鸣。后者则说现实摆道理,讲得似乎也头头是道。基本上改革的理想方向是按前者说得来,但现实一定会维护后者的利益诉求。

因为搞研究是烧钱的,而是要烧很多的钱,并且通常研究成果的直接经济价值都是0,都是不能直接变现的产物。这种情况下能申请到"钱"的导师就已经很疲惫了,高校如果还不维护他们的利益,请问让导师们怎么活。

未来的改革方向一可以是进行更加学科统一的全国性研究生考试,国家要逐步收回专业课的自命题权。然后增加考试的区分度,逐步实现由"合格型考试"向"选拔型考试"的转变。

改革方向二可以是逐步强化课题组的标识,逐步淡化高校的标识。事实上研究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题组内活动,迫于科研任务的繁重,真心做研究的人可能连同一个学院内其他课题组的人都没见过,也通常不参加高校的日常活动。

因此可以逐步把考研现行的报考高校制改成报考课题组制,毕业时也不再发高校毕业证,而是改为课题组工作经历+工作成果。这样失去了所谓名校光环后,考研人数就会逐年减少,留下来的就是善于做科学研究的人而不是只想考进名校然后混毕业证将来转行做其他工作或者考公的人。

另一方面,研究生毕业不发高校毕业证只有课题组工作经历和工作成果后,读研的人会大幅度减少,就会自动淘汰一大批浑水摸鱼骗经费的水课题组;活下来的课题组进行拆分集合重整,跨学科的复杂系统研究就进入正在进行时了。中国的科研生态也会有所好转。

如果国家不愿意进行这样的改革。那就等于默认现行的研究生模式。高校继续维护导师的自主选择权。读研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质量越来越差,初试高分越来越多,高分被刷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这类新闻会一而再被曝光,大众再而三地痛斥不公平不正义,国家迫于压力再次外行管内行,强行给高校施压扩大招生规模,高校再出台政策增加课题组数量,越来越多的导师挣扎在申请经费的漩涡当中。

这种现象有点像"自宫当太监"效应。由于东汉曾经在一日之内连续给五个宦官封侯,并允许他们收养义子继承爵位,因此在民间形成了崇拜效应,导致人们明知宦官会断子绝孙,仍然有大批人"自宫"进宫当太监。

现在人们明知自己根本不适合搞科研,根本不可能做出研究成果来,但因为研究生毕业证与本科生毕业证同等效力,因此仍然有大批人选择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在民间形成"崇拜效应"的恶劣影响。

责任编辑:zN_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