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票房暴跌64%,影院人“绝地求生”
2022-04-02 20:19:11 来源: 娱刺儿

丸子 | 文     直三 | 编辑

在清明节期间开启点映的《边缘行者》,是最早敢“提档”到清明的国产电影。

3月29日,@电影边缘行者发布微博宣布,《边缘行者》即将在4月2号进行大规模点映。尽管影片4月15号才正式上映,但也相当于提档到几近“人去楼空”的清明档期。

图源:新浪微博@电影边缘行者

在经历了“集体大撤档”后,2022清明档新片只剩下了《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密室逃生2》两部进口片和一部国产动画片《草原大作战》。

3月28号,@头条新闻主导发布#中国观众为什么不爱看好莱坞大片了#微博话题,随即登上微博热搜榜第四位。

部分网友认为这一观点“以偏概全”:“不引进就代表不喜欢看了吗?”而一部分网友则认为:“确实有这种感受,好莱坞特效一直没毛病,但是讲‘好故事’的片子也越来越少了。”

实际上,进口片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2022年情人节过后,没有卖座的国产片出现,票房收入最高的国产片是动画片《我们的冬奥》,总票房六千多万;另一方面,被寄予“救市”期望的《神秘海域》《新蝙蝠侠》等进口大片,票房表现也持续低迷,均未超过两亿元大关。

根据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2021年档期与非档期产能进一步分化。观众向档期和头部电影高度集中,总计31天的假日票房贡献全年三分之一以上的票房,观众的观影动机逐渐从“内容拉动”向“档期拉动”机械性转变。

图源:猫眼研究院《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

在国产片“拥挤”于节假日档期的当下,进口片一直是平衡内地电影市场的“砝码”。

然而2022年3月份,进口片踽踽独行,票房表现也未达预期。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3月份内地总票房仅有9.12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暴跌64%,与2012年3月份内地8.33亿元的总票房几乎持平,直接倒退了十年。

全球电影产能下降,进口片引进数量减少,观众的观影习惯被疫情消磨殆尽,进口片这层保护非档期的“盔甲”也变得越来越薄弱。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4月1号,全国影院营业率仍未超过50%,从3月1日到4月1日,全国影院营业率已经下降了超40%,上海、吉林、黑龙江等地疫情依然严峻。

国产片纷纷撤档之后,《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密室逃生2》等“幸存”的进口片,会不会是挽救清明档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之下的影院,又如何捱过2022年的春天?

“撤档又挤档”

3月25号,《人生大事》《神探大战》《一周的朋友》等国产片集体“下线”清明节。

截至4月1号下午五点,清明档仅存的《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密室逃生2》《草原大作战》内地点映及预售总票房分别为138.2万、86.3万和80.6万,“提档”点映的《边缘行者》《诺亚方舟漂流记2》该数据分别为109.8万、2.3万,纪录片《人间世》点映总票房为1万。

从点映和预售票房来看,今年清明档形势并不乐观。

作为票房预测主播的温特,曾在微博直播中透露到,电影《一周的朋友》本想再“挣扎”一下,因为25号上午还上了“专资”,马上就可以预售,但最后还是抵不过全国只有不到半数的影院营业率,不得不“临阵脱逃”。

除了疫情因素,制作不够完备、同档竞争压力大、影片不过审、演员丑闻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国产片无法如期上映。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档,开心麻花影业出品的《超能一家人》在上映之前就把观众期待值拉满,映前一个月想看人数就已达40万人。但最终于2022年1月5号发布微博称“无法按期完成所有制作工作”而撤档。

电影《我心飞扬》在上映之前因“演员问题”饱受争议,悄悄撤出春节档后,又空降2月25号的日常档期,截至4月1号仅获得629万票房。

图源:微博@电影超能一家人

温特告诉娱刺儿:“今年《被害人》《最后的真相》两部电影虽然在各大电影APP上显示会“登陆”清明节档期,实际上两部悬疑片均未过审,但停留在APP上页面上也是一种‘宣传’。”同时温特也预测,热度最高的《人生大事》《神探大战》《一周的朋友》等影片,定档非档期的几率不大,大概率也会选择在节假日档期上映。

电影市场近年来愈发迷信“档期论”,已经消磨掉宣发优势的“撤档片”也要拼命挤进节假日档期。

2021年,原定于8月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五个扑水的少年》《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三部影片因疫情原因集体撤出暑期档,调至国庆档上映。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长津湖》夺得2021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档期票房获得32.05亿元。而《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五个扑水的少年》的档期票房分别为4186.8万与3548.5万。

据艺恩数据发布的《2021中国电影市场报告》显示,我国从2016年至2020年假日档期票房总体增幅不大,在全年总票房的占比稳定在20%左右,而2021年假日档期票房占比猛增至36.1%,非假日档期票房较2019年大幅下降了57.2%。

而假日档期竞争激烈的同时,头部影片的优势逐渐放大,非头部影片却难以出头。

以撤档后又一头扎入国庆档的电影《五个扑水的少年》为例,该影片作为一部小体量的青春剧情片,豆瓣评分7.2分。

上映当天,#五个扑水的少年导演连麦被拒九次#登上微博热搜。令人心酸的同时,也有网友在话题里感叹:“怎么会选择国庆档,选别的时间也不至于这点排片。”也有网友说:“影片如果放在日常档期,凭借口碑逆袭的机会或许会更大。”

图源:新浪微博@电影五个扑水的少年

对于这种现象,温特觉得片方看似自信,实则也是怕在冷门档期“翻车”,失去“档期竞争压力大”这一“背锅”的借口。

诚然,假日档期,成为国产片兵家必争之地,而假日档期之外,进口片又得挑起大梁。

引入进口片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平衡电影市场收入,但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口片引进数量大幅下跌,“据我所知,2021年分账片配额都没有用完。”温特说。

根据《2021中国电影市场报告》显示,我国2021年进口片数量仅67部,票房产出71.9亿,较2019年疫情前的230亿大幅下降68.7%。2021年全年票房仍由国产片撑起,国产片贡献票房占全年票房的84.8%。

图源:艺恩数据《2021中国电影市场报告》

进口片的缺失,“靠档期拉动票房”的电影市场,也让五线城市影院负责人沈栋“苦不堪言”。

沈栋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进口片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甚至比2020年影院全部关停背负的压力更大。2020年影院停摆,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差距就没有伤害。而如今关停影院甚至更为“划算”。

“关停影院,至少人力、水电成本等都是能够调整的。淡季一天顾客可能就三五十个人。按五十个人来算,就算一张电影票五十块钱,影院也就分到一千多块钱。两个影院经理工资每天工资至少要拿一百块,十个员工就算一天800块钱,一天1000多块钱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更别说还有租金水电费这些了。”沈栋分析说。

观众对优质影片的欣然向往催生了电影档期。而如今,影片则开始主动“追赶”起了档期。

进口片“失灵”

作为“票房灵药”,进口大片似乎开始失灵。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作为电影市场的“调和剂”,3月上映的《神秘海域》《新蝙蝠侠》《月球陨落》等进口大片,尽管同比2021年票房占比稳定在40%左右,但总票房未达5亿元。而2021年3月份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重映的《阿凡达》等进口片,3月份内地总票房超过了八亿元。

事实上,在近两年来,好莱坞爆款片也一直处于“难产”状态。

2019年4月份上映的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是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进口片,总票房达42.5亿元,排名第二的是《速度与激情8》,收获26.7亿元票房,但这也已经是2017年的成绩。

除去2020年,2021年进口片票房冠军是《速度与激情9》,总票房为13.92亿元,只有《速度与激情8》的一半。

2022年,《速度与激情9》上映首日,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总票房将超过二十一亿元,然而实际票房比预测票房低了近七亿元。无独有偶,2022年DC回归新作《新蝙蝠侠》上映首日,猫眼专业版给出的票房预测为2.14亿元,而截至4月1号,《新蝙蝠侠》内地总票房仅有1.2亿元。

图源:猫眼专业版截图 

影视策划卢冰认为,国内对于进口片引进数量的下降,票房不佳等情况,仅是“结果”的呈现,其背后也可能与全球文化萎缩有关。

2022年3月27日,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举办。除了威尔·史密斯的“一巴掌”惊艳众人之后,其获奖名单令影迷大失所望。获得最佳影片奖项的《健听女孩》以及揽获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五项技术奖的《沙丘》,都是翻拍作品。《健听女孩》也是首部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体作品。

“今年奥斯卡的片子,只有《健听女孩》在豆瓣在8分以上,其它影片全在8分以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到国外整个原创力是在下降的。”卢冰分析道。

图源:新浪微博@看电影

除此之外,卢冰认为国内观众对院线电影的消费粘合度一直不高,在疫情袭扰的状况下,原本喜欢看进口片的受众也可能渐渐流失。

根据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2021年我国仍有近半数的观众一年只在影院看一部电影,并且这部分人群中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只选择在春节档看电影。

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中国电影观众在迭代,00后观众即将成为电影市场未来五年的人群红利。

然而,“ 00后观众占比TOP10”的电影以《我的青春有个你》《盛夏未来》等国产青春剧情片为主。70前、70后以及90后人群会选择观看《人之怒》《速度与激情9》等国外进口片,而这部分群体在总观影人数中的占比正逐年下降。

图源:猫眼研究院《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

九五后的瞳瞳是一直是“超英电影”的影迷,2018年她还会跟朋友们凌晨去看《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首映。但近几年,瞳瞳觉得能够吸引她的“超英电影”在变少,她也观察到这类影片很少再能掀起“全民狂欢”状态了。

瞳瞳告诉娱刺儿,最初喜欢上“超英电影”,除了特效,“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也会让更加年少时的自己感觉到振奋、鼓舞。

“我很喜欢《美国队长》,我甚至觉得它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一种积极的指引。但这几年,可能也跟疫情很少出门,以及自己心态上的变化有关,再看‘超英电影’这种感觉减弱了不少。”瞳瞳说道。

影院负责人沈栋也认为,进口片的受众群确实有局限。就他所经营的影院来看,四、五线城市的人更喜欢看喜剧片,对进口片普遍都不“感冒”,进口片始终没有打入“下沉市场”。

“疫情期间,影院对于进口片的预估与期待肯定也要大打折扣。我认为进口片对‘市场’的调控作用不会消失,但在票房上,在它们上映之前也很难再去判断能破多少亿了。”沈栋说。

影院人“绝地求生”

温特之前做过八年的影院发行工作,也是@电影票房的创建者,是微博上元老级的大V。

后来由于他影院发行人的身份,有网友质疑他所发布的票房数据的真实性,随后温特将这一账号转由他人打理,又重新开通了@电影温特这一微博号。

而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影院全部关闭,温特丢掉了影院发行的工作。影院复工后,他发现网上很多人对于电影行业的发展仍然很悲观,为了鼓励影迷以及影院工作者,温特开始在微博上直播,每天跟大家分享票房以及预测数据。很多影院工作者也会加入到温特的直播间跟他聊一聊,缓解内心的负面情绪。

看似乐观的背后,温特也告诉娱刺儿,其实失业之后他也失落过、哭过,但是出于对这一行业的热爱,他必须得以轻松的姿态来跟影迷以及同行们交流。

“我不能传递负能量啊,毕竟直播间里有很多影院负责人以及电影公司老板等等,万一我一句话让人家心灰意冷,倒闭不做了怎么办。”温特笑着说道。

疫情来临的的这两年,温特身边很多影院同行,都把自己经营的影院转让或者改行了。温特的一位好友,把影院卖了很久之后温特才知晓这件事,因为朋友觉得卖影院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

“这件事不用问,就像电影撤档一样,问了都觉得尴尬。”

在温特看来,虽然他已经不在“业内”,但他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行业信息,与电影行业的同好“抱团取暖”的同时,也向影迷、粉丝们传达积极信号,为困境中的中国电影市场尽一份力。

沈栋也是经常“光顾”温特直播间的粉丝。他所经营的影院在吉林省的一个五线城市,到目前已经关停了半个月。

沈栋告诉娱刺儿,在通知影院关闭的那一刻,他甚至更放心了。今年春节档之后电影市场持续低迷,影院每天都在赔本,关掉甚至能省掉一笔开销。

虽然全国影院基本都在亏本,但像万达、大地这样的大影城,会有更强的承担风险的资本。而沈栋所经营的小影城,面对疫情更显得不堪一击。

“大影城资金链比较充足,还能负担他们日常经营的周转问题。另一个很明显的,就是影院的临期食品处理问题。如果卖不出去,大的影城可以跟食品供应商协调退换货,而我们只能放在那里,眼看着这些东西过期然后扔掉。”沈栋无奈地说。

图源:新浪微博@长春万达影城

从2006年到现在,沈栋已经在这个行业待了十五年,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在疫情开始后,沈栋也曾想过转行。一开始他觉得,如果不能经营影院,至少可以“为影院服务”。

但后来他发现,疫情影响的不仅是电影院本身,影院上游的器材、食品等供应商都受到了连锁打击,与影院相关的整个行业都难再有容身之地了。

为了减少损失,沈栋也学习做过“社区超市”,把社区用户拉到微信群里,卖积压的爆米花、可乐等食品。“但是我们影院的食品不是必需品,而且大型的仓储超市,我们卖的东西基本他们都有,所以说效果也不会特别好。”

观众与影院的联结越来越浅,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过去,观影券还会经常在影迷群体中流动,很多人会为了不让券过期,赶紧去挑一部自己想看的片子。随着私人影院的增多,逛街购物顺便看电影的观众也越来越少。如何提高观众的对影院的忠实度,是影院未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与同行们“拼老本”的同时,沈栋对当下的低迷在尽力抱有一丝乐观的心态,疫情虽然是天灾,但也是重塑影院市场格局的机会。

疫情之前,长春、吉林等二、三线城市影院数量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甚至会为了抢客故意拉低票价,影院营业利润一再被挤压。

“疫情来了之后,一些不正规的影院会被淘汰掉,留下的都是有经济实力,或者观众喜欢的影城。对于提高影院的正规性以及保障观众观影体验来说,一定程度上也是好事吧。”

(文中,卢冰、瞳瞳、沈栋均为化名,温特为网名。)

阅读【娱刺儿】原文

责任编辑:zN_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