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再见,巨星中的巨星
2022-04-06 09:00:20 来源: Sir电影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今天一醒来,Sir就被消息怔了一下——

“演员王羽去世。”

真的吗?

毕竟两年前就有类似乌龙传出。

直到看到王羽女儿发的微博,才敢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王羽。

谁是王羽?

可能是今天许多人的第一反应。

Sir只能说,传奇已经远去,但他留下的余晖早已照耀我们多时。

今天这一篇。

请允许Sir用些许仓促的文字,悼念这位影响过太多人的武侠巨星。

01

“他像爸爸”

2019年,王羽获得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你不认识他,不奇怪。

毕竟连钟孟宏都说“非常非常遥远,只是想象中巨星的影像在我心里面”。

除了因为时间久远,也因为我们对港台电影的认知有着“断代”。

比如提起《新龙门客栈》。

马上就能想起妖娆风尘的金镶玉,狡猾无比的周淮安。

既然是“新龙门客栈”,那当然是先有“龙门客栈”。

我们是从录像带、VCD起看着徐克的电影过来的。

那徐克看谁的电影呢?

胡金铨。

王羽也类似。

周星驰的《功夫》谁都看过。

但我们都不太了解,《功夫》致敬的老功夫片有哪些。

是的,这其中至为重要的情怀,就是周星驰的童年偶像王羽。

2008年,周星驰执导《长江七号》并做客“康熙”。

面对蔡康永的一再追问,他道出了不广为人知的实情。

自己最喜欢的武打明星其实有两个:李小龙与王羽。

前者自然是偶像。

周星驰在N多电影里都有过致敬。

而后者呢?

像“爸爸”。

这话他不仅对蔡康永、小S说,对观众说,还对自己的妈妈说过。

谁分量更重,自然不言而喻。

某种程度上,“像爸爸”不仅解释了周星驰为何喜欢王羽。

还解释了王羽的地位——

港台第一代武打巨星,“独臂刀王”

经他直接、间接培养,或受到影响的著名电影人不计其数。

比如《赌圣》的投资人吴思远曾经这样说周星驰:

这个戏拍完了,你会变成超级明星。

《赌圣》上映后,香港票房4132W,不仅是年度冠军,还打破了香港票房纪录,盗版影碟更是不计其数(说不定你或你爸就有)。

而吴思远,在邵氏公司跟着王羽当过许多年的副导演。

两人合作的最著名的一部,是1970年的《龙虎斗》——

王羽自编自导自演的香港首部“拳脚类武侠片”。

在此之前,武侠片也有。

但全是刀光剑影、盘肠大战,并不注重拳脚。

没两年,这种武侠片就被李小龙发扬光大。

△ 李小龙只差一“争”的《龙争虎斗》

哦,对了。

李小龙跟王羽还是好朋友。

Sir猜,两人有过许多趣事。

或许某天夜里,两人家中喝酒,王羽喝多了就搂着李小龙的肩膀说:

小龙,你看哈,你你你,你这么能打是不是,不多拍两部片子太可惜了,那特么得是多少影迷的损失……

真事也有。

王羽曾经很傲娇地说过,“李小龙掰手腕不是我的对手”。

02

“铁铮铮的侠客作风”

王羽是上海人,曾就读于上海体育学院,直到17岁才跟着父亲去香港。

彼时,香港最流行的是黄梅调电影。

最出彩的是女演员,片酬最高的也是女演员。

△ 凌波反串张生

观众口味变化的契机,发生在武侠上。

梁羽生、金庸在《大公报》上创作的武侠小说在华语地区全面爆火,甚至有人从新加坡赶来买报。

后来金庸干脆自立门户创建《明报》,在上面连载《射雕英雄传》的续作《神雕侠侣》,《碧血剑》《鸳鸯刀》等小说也被搬上银幕。

△ 谢霆锋老爸谢贤主演的60版《神雕侠侣》

这股风潮越吹越猛。

邵氏在九龙清水湾大埔仔建立了占地超100万平方英尺的影城,跟张彻、胡金铨等导演开启了“阳刚电影”和“彩色新武侠”的世代。

王羽便是第一代武打巨星。

两届游泳冠军的他,在一千多人中脱颖而出,被选为邵氏电影《虎侠歼仇》的男主角。

这是王羽的处女作,张彻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片。但对邵氏而言,只是试水作。

在《回忆录》中,张彻表示:

第四部《虎侠歼仇》(1966),只是邵氏给我作试验作,条件极差,彩色片当时已流行,而《虎》片仍是黑白。

好在王羽苦练武艺,成片效果不错,观众也买账。

△ 就问王羽这腹肌,哪位观众能不买账

自此,王羽红了。

《江湖奇侠》《鸳鸯剑侠》《边城三侠》……

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大IP+大男主的片子,他是一部接一部。

1967年,张彻执导王羽主演的《独臂刀》上映。

在票价只有一两块的情况下,票房过了百万。

从那之后,香港电影开启了“盘肠大战”“血肉横飞”的时代。

主角身中数刀不死都是常事,肠子乱飞装回去也能继续打,身受重伤直接刮骨疗毒。

被刀枪砍中后,血能喷射而出。

露肌肉的情况就更多了,毕竟导演张彻要阳不要阴。

△ 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港片其实是《金鹰》,但经常被误传为《独臂刀》

残缺的右臂,有没有想起点什么?

——是的,《独臂刀》的情节设计来自于《神雕侠侣》。

王羽饰演的男主角方刚几乎就是翻版杨过。

被人收养寄人篱下,跟一众师兄弟争宠,被师父的女儿追求,拒绝后右臂被砍断,后靠左手神刀成为盖世大侠,报仇雪恨后归隐江湖……

当年的香港电影跟风现象同样严重。一部《独臂刀》火了,紧接着就是《独臂拳王》《独臂刀王》《独臂双雄》……

演员事业到达顶峰后,他又转行导演。开始了自编自导自演的全能之路(《龙虎斗》《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等)。

在王羽的魅力加成后,《独臂刀》系列成了许多外国人的童年回忆。

比如“中日合拍”的《独臂刀大战盲侠》,王羽对战日本巨星胜新太郎(黑泽明御用男主)。

还开发了“特供片”——

在香港和日本,这场战斗最终的获胜者并不相同。当然每个地方的人,都想看自己赢。

受到王羽影响的还有泰森。

王羽式武者的魅力,就是他出演《叶问3》的重要原因。

王羽是我第一次看到的

中国专业武星在中国人们可能称他为独臂侠但在美国我们就称他为专业的武者

昆汀都吹:

作为导演,王羽是武侠片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创新精神的电影人之一。

传播上,他还影响了徐克、陈可辛、张学友、周星驰等大批电影人,也解释了徐克对“刀”如此痴迷的原因。

年事已高后,王羽一度息影17年。

直到2011年。他因为“欣赏”陈可辛,参演了他执导的一个并不“武侠”的武侠片。

最初的剧本叫《同谋者》。改成《武侠》不能否认有商业因素。但实际陈可辛也不知道《武侠》到底该叫什么片名好。就好像美国《西部》,日本《武士》。

“武侠”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元素。

也是王羽的个人注脚。他总是以“侠客”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武侠》也不例外。

就像港台媒报道时,仍然用的是他“独臂刀王”的名号。

这种形象,不仅在银幕里。银幕外也是。Sir很认同王馨平所说的,王羽是“铁铮铮的侠客作风”。

03

银幕外的浪子

戏内侠客。

戏外的王羽也不断增添着刀光剑影的传说。

现在明星的“干仗”,最多不过吸烟、飙车。王羽干的仗架势大多了。比如潜入邵氏,偷了上百名演员的合同出来烧光,为此跟邵氏打了多年官司。

还有更著名的“三大血案”。

他是不是台湾“竹联帮骨干”,Sir并不清楚。

但经常干仗倒是真的。比如76年的“杏花阁血案”,王羽与好友在喝酒时因某姑娘与“四海帮”进行火拼,不止动刀,还动了枪。

81年的“天厨血案”,王羽在天厨餐厅被四海帮成员追砍,身中数刀。

再多的往事,都已经远去,也无从细究,只留下杂志报纸上的一块块篇幅。

但是王羽的电影,他给后辈的启发,却会一直流传。

Sir想起《神雕侠侣》结尾,杨过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曾经,我们靠着录像带、影碟机、电影院,与王羽、张彻、楚原、吴宇森、徐克等大批香港影人的电影进行“良唔”。看着荧屏银幕上一位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哪个孩童能不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大侠。

可以与三五好友杯酒言欢,诉说往昔。

也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锄强扶弱。

但杨过说完这句话,就跟小龙女和雕兄下了华山,小郭襄的眼泪,也忍不住决堤。

她明白,江湖从此,将再没有他的事迹流传在风陵渡,只有他的传说在说书人口中传颂。神雕大侠杨过是如此。于2月21日逝世的楚原,于今日逝世的王羽,又何尝不是如此。

就像在王羽获得终身成就奖的颁奖礼上,李安所说的“颁奖词”。

我想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武侠世界,因为武侠世界可以为我们塑造一个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在国片里面,王羽先生永远是一位武侠巨星,武侠中的武侠……

他演的第一部电影《虎侠歼仇》,就揭开了新式武侠片的序幕。我还记得小时看这部片子受到深深影响。他1967年的《独臂刀》,不仅奠定他在国内首席小生的地位,更带动武侠片的风潮……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金马奖颁发第56届终身成就奖,给这位我们心目中永远的大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责任编辑:zN_2354